殘更漏出自哪里(更漏已殘時)
很多朋友對于殘更漏出自哪里和更漏已殘時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含有錦衾寒 古詩詞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出自:《更漏子》 年代:唐 作者: 李煜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欄干,想君思我錦衾寒。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唯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出自:《浣溪沙》 年代:唐 作者: 韋莊
梅藥觸人意,繞枝三四旋。玄冥與之笑,青帝不爭權。簾晚壽陽醉,云深姑射眠。愁蛾英半落,嬌靨菡初圓。短簿吹羌笛,諸郎宴洞天。官棲仇覽棘,才拍翰林肩。風力能冰酒,霜威欲折綿。錦衾寒有恨,花信遠難傳。飲罷鐘催曉,詩成律換年。余香勤管領,莫厭屢中賢。------出自:《次韻和魏主簿》 年代:宋 作者: 黃庭堅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花露月明殘,錦衾知曉寒------------- 出自:《菩薩蠻》 年代:唐 作者: 溫庭筠
“挨不明的更漏”是什么意思?
出自紅樓夢“ 展不開的眉頭,挨不明的更漏”
古代用滴漏方法計時的器具,即漏壺:以更漏計時。
夜晚:夜殘更漏|更漏時分。
是說怎么熬也熬不到天明,長夜難眠,難消夜永的意思。
李煜《更漏子》
更漏子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等,李王景第六子,史稱南唐后主。李煜政治上無能,文藝上卻經史詩文俱通,擅長書畫,精于監賞,妙解音律,尤工于詞。早期詞以反映自己帝王、宮廷生活為主,雖技巧漸臻成熟,但思想意義不大。入宋之后,詞作轉為抒發亡國之痛,對屈辱的囚徒生活極其憤懣、感傷,有動人的藝術力量。他的詞開始突破晚唐、五代的傳統,語言樸素,形象鮮明,意境深沉,對后代頗有影響。后人僅輯得詞數十篇。其詞收入《南唐二主詞》中。
金雀釵,紅粉面,
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
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
還似兩人心意。
珊枕膩,錦衾寒,
覺來更漏殘。
1.金雀釵:釵頭是雀形的金釵.
2.紅粉:婦女化妝時用的胭脂鉛粉.紅粉面指用胭脂花粉勻過的面頰.
3.憐:愛.
4.香作穗:燃燒著的香生成的煙凝聚不散成穗狀.宋蘇舜欽"香穗縈斜凝畫棟"就是此意。
5.蠟成淚:蠟燭燃燒時流下的蠟油如淚狀.此指蠟已燃盡.
6.還似:別作"還是".還,依舊,仍然.
7.珊枕:別作"山枕".珊枕即珊瑚枕.唐李紳"珊瑚枕上千行淚".膩:滑.此指滑而不能著枕.更漏:古時的計時器。殘:少。
此詞一說溫庭筠作.尊前集中歸為李詞.個人認為與溫詞風格更接近.若是李詞,當屬早期模仿學習階段的作品.花間風格明顯.
上片寫相見:
金雀釵,紅粉面.少女精心打扮去與情郎約會.但是,如此精心的打扮,如此熱烈的期盼見面,換來的只不過是"暫時相見".表現了巨大的反差.也許還有什么力量阻止他們見面,現實的悲劇性就是如此的突出.但愛意是無法阻止的"知我意,感君憐"——少女的口吻,向情郎表達了自己的真切不變的情意,并表示要以天為證:"此情須問天".
下片寫離別:
上片的"暫時相見",為下片的離別作了鋪墊."香作穗,蠟成淚"——別后少女無法入睡,眼看著香殘蠟盡,香與蠟襯托了少女寂寞的心情,正面狀物,側面寫人."還似兩人心意",少女相信情郎與她是心心相印的.珊枕膩,并非珊枕太滑無法著枕,實在是少女苦惱憔悴,無法躺下入睡.錦衾寒,也不是錦緞的被子太薄,而是少女心里孤單凄清,故覺得格外寒冷.與情郎分別后,少女一夜心中孤單寂寞難以入睡,就這么醒著直到更漏也將盡,孤枕難眠的度過了一個晚上,不知不覺天就要亮了.
此詞特點是側面描寫:
"金雀釵,紅粉面"——雖未寫少女的模樣而一個明艷照人的少女形象已呼之欲出."珊枕膩,錦衾寒"表面寫枕滑被寒,實際是人難寐,心孤寒.通篇男主人公未正面描寫,若隱若現,但通過少女精心妝扮熱切地期待著暫時的相見,離別后又徹夜思念難以入睡的描寫,男主人公的氣度風韻也就可想而知.
試問一個皇帝不是擁有三宮六院九妃、佳麗萬千嗎?怎會有那么多的情愁別緒呢?不是忘情或是多情,而是真情!試想婚姻本是那政治的延生物或可說是附屬品,一個皇帝也不能跳出那怪圈的,對于自己衷情的女子,也不是說想娶就能娶回的,因為有時自己衷情的女子可沒有父母所需的那些顯赫的家族背景、高貴的血統,甚至是沒有自己所需的文化修養,但她們是那樣地率真、純潔、具有那原始的未經雕琢的自然美,她們沒有那些所謂的高貴的女子的那些充滿物欲、權欲的思想,假惺惺愛。她們是充滿著滿腔的無私的愛——只求給予,不求回報的,她們知道怎樣地給與自己的愛,給與自己愛的人怡悅、幸福,故而是那樣纏綿那么地令人神往......可又是那么地令人憂愁、痛心!雖說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可那是自古以來就是一種祝愿、一種渴望,畢竟是”此事古難全“呀!!!一個皇帝都是如此,那至于我們凡夫俗子又能是怎樣呢?空悲切,實相憐,理感悟,應暢享,本快樂,無怨無悔!!!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