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元嘉詩歌(元嘉詩人主要包括)
很多朋友對于如何看待元嘉詩歌和元嘉詩人主要包括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建安,正始,太康,永嘉,元嘉,永明,各指哪朝代哪皇帝的年號?
建安:東漢——漢獻帝(劉協),公元196年至公元220年
正始:三國中的魏——齊王(曹芳),公元240年至249年。
太康:西晉——武帝(司馬炎),公元280年至公元290年
永嘉:西晉——懷帝(司馬熾),公元307年至313年
元嘉:南北朝的宋——文帝(劉義隆),公元424年至公元454年
永明:南北朝的齊——武帝(蕭賾),公元483年至公元494年
建安文學:
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年號,公元196—220年。這時期的政治大權完全操縱在曹操手里.時的文學領袖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七位詩人建安七子也大都死於建安年間,故稱這時期為建安文學.
代表作家: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
正始文學:正始是魏廢帝曹芳的年號(240-249),但習慣上所說的“正始文學”,還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晉立國(265)這一段時期的文學創作。
代表作家:正始名士—— 何晏、王弼、夏侯玄
竹林七賢——阮籍、稽康、阮咸、山濤、向秀、王戎、劉伶
太康文學:
太康是西晉文學的繁榮時期,此時時局穩定,文人們有時間和精力用于文學的創作和研究,又因社會小康,文人多忘乎所以,歌功頌德,故形式主義文風亦日趨嚴重,追求文學作品形式的華美,創作成就并不太高,文人自學地追求作品的藝術表現,所以,這一時期的文學大潮是趨于浮艷,詩尚雕琢,文崇駢儷,詞采綺麗成為詩文的普通特色
代表作家:潘岳、陸機、張載、張協、張亢、陸云、潘尼、左思
永嘉文學:
經歷了永嘉之亂后,士族的大量南渡,不僅僅是人口的大遷徙,而且是文化的大遷徙,它客觀上推動了中原文化的傳播,促進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同時也改變了中國文學發展的空間格局,對中國文學的布局、流派、題材和風格等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故而形成了“永嘉文學”
代表作家:劉琨、盧諶
元嘉文學:
元嘉詩人尚言辭華麗,但也繼承了以前古典詩歌注重情志的傳統,尤其對建安詩人的特點頗有解會。相對于漢代之前的詩而言,元嘉體詩表現出更多的自覺進行藝術構思的成份,和更多的錘煉功夫;詩歌由不自覺的文學作品到自覺的文學作品的轉化,始于建安而大成于元嘉。這時期的文學被稱為“元嘉文學”
代表作家:顏延之、謝靈運、鮑照
永明文學:
永明文學主要為南齊和梁代的詩歌?!坝烂黧w’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強調詩歌的聲律。當時的音韻學家周提出了“平上去入”四聲之分,沈約把它運用到詩文的格律方面,倡為“四聲八病”之論。這種聲律說的提出,為唐代律詩的格律,奠定了理論基礎。
代表作家:謝朓、沈約、王融、范云、丘遲
元嘉詩風的變化表現在什么方面?
元嘉詩風的變化是以情思代替玄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來。改變了東晉多數詩人平典無味的玄言詩風,注意描繪山水,講究對偶,形成了注重辭藻、講究對仗的共同趨向。 從義熙元年實已開始的元嘉詩歌至泰始二年結束,其間風行了詩壇達六十余年之久,并以元嘉十年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在"情思縈回"的共同價值取向中,前后兩個時期皆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藝術追求,"縟色"、"聲韻"兩派最終很好地融于重藝術形式的永明詩歌之中. 元嘉詩風的主要變化就是以情思代替玄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來。在藝術表現上也由淡乎寡味,變為注意對詩歌藝術形式技巧的探討。 原因:劉宋時代玄學在思想領域中已不占主要地位,在政權領域儒學已占主流。
何為“詩運轉關”?與元嘉時期又有怎樣的關系?
元嘉詩變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山水詩取代了玄言詩,是“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這一代替是五言古體詩向近體詩轉變的先兆,代表著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重要轉型。所以清代沈德潛說:“詩至于宋,性情漸隱,聲色大開,詩運一轉關也”。
元嘉詩風的變化主要表現為?
元嘉詩風的變化是以情思代替玄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來。改變了東晉多數詩人平典無味的玄言詩風,注意描繪山水,講究對偶,形成了注重辭藻、講究對仗的共同趨向。
元嘉(424年—453年)是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共計29年余。由于宋文帝的兒子劉劭弒父自立改元太初,通常的帝系表將其后繼位改元孝建的宋孝武帝當作繼承者;所以以兩個前任繼任框表達。
元嘉期間
宋文帝在繼承和延續宋武帝劉裕生前推行的多項改革政策的基礎上開創的一個盛世,因其政治較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榮經濟文化的各項政策,從而出現了短期內經濟終于有所恢復,人民生活較為安定的政治局面。
然而,因為宋文帝軍事上志大才疏,元嘉北伐遭遇失敗,并被拓跋燾攻擊,劉宋遭受重創,所以元嘉后期國力削弱。
袁家詩風的變化主要表現為什么
元嘉詩風的變化是以情思代替玄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來。在藝術表現上也由淡乎寡味,變為注意對詩歌藝術形式技巧的探討。山水題材進入詩歌創作。哲理化變為抒情化,抒發個性化的人生感慨。
山水題材大量進入詩歌創作,并且改變了東晉詩歌以山水作為玄思載體的傾向,把山水作為審美的對象,非常寫實地模山范水,正式奠定了中國山水文學的根基。
詩歌創作由東晉的哲理化改變為重抒情,抒發了強烈的感慨。元嘉詩歌的新變還表現為對詩歌形式的有意探討,不但有各種體式的詩體創作,如:樂府、四言、五言、七言、雜言,而且注意對仗,出現大量對句甚至全改變了東晉多數詩人平典無味的玄言詩風,注意描繪山水,講究對偶,形成了注重辭藻、講究對仗的共同趨向。
元嘉詩歌的時間斷限是
.元嘉詩歌
識記:元嘉詩歌的時間斷限。
簡單運用:
①元嘉詩風新變及其原因。
元嘉詩風的主要變化就是以情思代替玄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來。在藝術表現上也由淡乎寡味,變為注意對詩歌藝術形式技巧的探討。
原因:一是劉宋時代玄學在思想領域中已不占主要地位,在政權領域儒學已占主流。士人從玄虛思索回到現實中來。二是劉宋皇室出身寒微,即位后用寒門掌機要權柄。素族文人進入政權的同時也進入文壇,重抒情代替重玄思的文學思潮便逐步發展起來了。三是朝野上下普遍愛好欣賞自然山水。
②元嘉詩歌創作新特點。
一、山水題材大量進入詩歌創作,并且改變了東晉詩歌以山水作為玄思載體的傾向,把山水作為審美的對象,正式奠定了中國山水文學的根基。
二、詩歌創作由東晉的哲理化改變為重抒情,抒發了強烈的感慨。
三、元嘉詩歌出現了對不同創作個性的追求。
四。對詩歌形式的有意探討。不但有各種體式的創作,而且注意對仗,格外追求用典使事。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