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多少ci(白居易有多少稱呼)
很多朋友對于白居易有多少ci和白居易有多少稱呼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白居易應舉了幾次?他與關盼盼的死有何關系?
白居易應舉次數很多,但是具體沒有記載,據說關盼盼的死是因為白居易的詩。白居易其實當時家境比較好,而且又是年少成名,按理說如果白居易想當官應該是很簡單的,但事實上在當官一路上是充滿了坎坷。白居易在十多歲的時候就去參加了第一次應試,由于當時朝廷黨爭比較嚴重,而且白居易的祖父剛好又是其中一方的大佬人物,而當年那屆的考官又是他祖父死對頭的學生。所以盡管當時白居易文章寫得再好,都被那名考官以狗屁不通給刷下來了。
但是白居易為國為民的心一直還在,所以他并沒有放棄。于是在他祖父辭官之后他參加了第二次應試,這次考試大家都以為他會成功,出了考場之后便與幾名同窗一起去酒樓慶祝一番。當時興起于是做了詩,恰巧的是碰上了微服私訪的皇帝,那首詩寫的有些曖昧,皇帝猜疑心比較重,一位白居易是造反的心思,于是第二天放榜白居易有落榜了。雖然應舉之路坎坷,但是白居易從未放棄,后來終于高中了,還深受皇帝的重用。
關盼盼是當時有名的才女歌妓。據說當時關盼盼長得漂亮,身材婀娜多姿,并且還非常有才華,她能一口氣唱完白居易的長恨歌。主要是關盼盼非常喜愛白居易的作品,后來關盼盼嫁給了徐州太守張愔 ,張愔這人非常喜歡關盼盼,所以兩人感情倒是不錯。并且兩人都喜歡白居易,所以有一次白居易經過徐州,兩人盛情款待。直到后來張愔死了,張愔死后關盼盼就為他守寡十年。由于白居易跟他們也不是很熟就沒多關注。后來有人就跟白居易說了這個事,還把關盼盼寫的詩給他看,詩中盡是悲傷之詞。
白居易覺得她既然這么傷心,為什么不追隨張愔而去呢。于是他也寫了幾首詩。這些詩后來被關盼盼看到后,關盼盼就絕食而亡了。
白居易經過幾次升遷貶謫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從此“換盡舊心腸”,成為白個人際遇和生活的轉折點,從所謂“兼濟天下”到了所謂“獨善其身”。
這次被貶,白居易自以為天涯淪落,牢騷滿腹,顧影自憐,很是寫了幾首好詩。江州司馬青衫濕哪,所以后世同情白的大有人在,認為白的被貶是當時唐政府的不是
。其實,事情不是這樣簡單的。就這次貶謫,于白而言,純屬活該。這是對白一貫喜歡出風露頭的合理懲罰。
白之遭貶事出宰相武元衡被刺殺案。元和十年(815年)6月3日,淄青節度史李師道派中岳寺僧人刺殺了主持平定藩鎮叛亂的宰相武元衡,武當場死亡,當時武正主持進攻吳元濟(就是后來李朔雪夜入蔡州生擒活捉的那位)。刑部侍郎裴度亦被刺成重傷(傷在頭部),幸賴隨從拼死相救,才搶回一命。一時朝野震驚!明擺著,敢同時刺殺宰相和刑部侍郎的后臺老板,毫無疑問是和中央政府對著干的藩鎮。這是藩鎮對中央政府的公然挑戰。
憲宗皇帝(文治武略均應為中唐首指)龍顏大怒,下詔捕賊。并于刺殺案發三天后,下詔任命尚在重傷之中的裴度接任宰相,以顯示平定藩鎮之叛和懲兇的決心。
追捕刺客的工作激烈緊張地進行著,但一時頭緒紛繁,偵查工作難度不小。幾天下來,進展不大。所以兵部侍郎許孟容上言,自古未有宰相橫尸街頭,而刺客不被抓獲者。故而憲宗又于6月8日(離刺殺之日僅隔5天)下詔天下大搜,明令誰敢窩藏
刺客,誅滅他的九族。6月11日,案情取得進展,捕得張晏等八人,按問具服罪。
6月28日,殺了張晏等5人,復殺其黨羽14人。唯不及元兇淄青節度史李師道。之所以此時不動李師道,前面說了,是因為唐政府這時正在攻擊吳元濟。若貿然去動李師道,則李師道必然舉兵反,則唐政府就有兩面受敵的危險,大大地不利了。所以
唐置李不問的策略是對了,此后不久就消滅了吳元濟。元和十四年(819年),消滅了李師道。
從追捕兇手的過程來看,可見唐政府反映迅速,憲宗之雷厲風行,辦案官員也是很負其責,盡心盡力的。
而這個白居易呢,當時任左贊善大夫,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會說話似的,急匆匆地上書要“急請捕賊,以雪國恥”,言下之意,責怪辦案官僚辦事不力。人家群策群力辛辛苦苦在那里緊張偵察追捕,他一個“官非諫職”的閑人,跑出來怪這怪那還指手畫腳地干嘛?瞎嚷嚷什么呀? 純粹是站著說話腰不疼。于是觸怒了執政群僚,于是貶亂說亂動的白居易為江州刺史。
白居易在任江州刺史道上,當時的中書舍人王涯又上疏追論白居易平時言行之過,認為白“所犯狀跡,不宜治郡”,(白居易那神經失常的母親墜井而死,似與白居易兄弟有關,這事比較復雜,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以后再提),于是又追貶白為江
州司馬。(后來,甘露事變,王涯被殺,白居易聽聞后,非常開心,到東都香山寺游玩,寫下了“禍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的詩句,其幸災樂禍之情溢于言表。)
從整個事件來看,白居易實際上是咎由自取,純屬活該。當然,白并不覺得是自己的過錯,他很牢騷,很憤懣,見看花就流淚,看見鳥就傷心,還真寫了不少好詩。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琵琶行》.
白居易在被貶為江州司馬期間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其中的《琵琶行》是代表作。而詩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和篇末的“坐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等名句令人讀后生出許多感慨。從白居易自己的仕途而言,被貶為江州司馬也許是他的政治生活落入了低谷是不幸的;但是,從我們讀者而言,正是他的被貶,才使得他有機會了解、接觸社會底層并創作出了偉大的令人百讀不厭的《琵琶行》等詩歌,從這一點上說,他又是幸運的。
那么,白居易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從京城的左贊善大夫被貶為江州司馬了呢?
據史書記載,在白居易擔任左贊善大夫期間,當朝右丞相武元衡被人當街殘殺,整個京城為此震動。而當時,由于這是一樁明顯的政治謀殺案,百官迫于當時的情勢,噤若寒蟬,竟沒有一個人敢于出來上書朝廷。而白居易雖然深處低位,卻出于正義和忠誠,在事發的當天中午就寫了一封奏章,要求朝廷迅速徹查此事,嚴懲殺人兇手。這當然觸動了當時的宰相張弘靖等人。于是,張就以白居易越權奏事為名,將他貶為了江州司馬。
且看白居易在他寫給好友楊虞卿的信中是怎么說的:“貶官的詔旨已經下達,我明天就要出京東行。心中滿是不平,所以寫這封信想把委屈向閣下傾訴。去年六月,強盜在大街上殺害了右丞相武元衡。那是我親眼所見,震撼之大,無以言表。當時武丞相滿身血漿,頭發和肉體全砸爛了。我實在不忍心再說下去。滿朝文武震驚不已,都不知如何是好。據我所知,有史以來朝中高官都未曾遭此厄運,真實太令人憤怒了。無論是誰看到右丞相的慘狀,即使是田夫奴仆也不該閉口不言,更何況我還是朝廷大臣呢?已故右丞相黎明時分咽得氣,我的奏章中午就呈上了朝廷。兩天之內,全城皆知。那些不高興我這樣做的人,有的
白居易共有幾首詩并說出他們的名字?
白居易一生留下近3000篇詩作。他把詩歌比作果樹,提出了“根情、苗言、花聲、實義”(《與元九書》)的著名論點。白居易生前,曾對自己的詩文進行過幾次編集,初名《白氏長慶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詩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寫5部。唐末動亂,抄本散亂,又經輾轉刻寫,已非原貌。現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刻本,僅71卷,收詩文3600多篇。
1,《大林寺桃花》-唐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2,《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
《憶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4,《琵琶行》-唐-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盡事。
輕攏慢拈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弟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空守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廬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5,《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