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園小梅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山園小梅的作者字)
很多朋友對于山園小梅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和山園小梅的作者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蔡啟認為《山園小梅》僅有“疏影”“橫斜”兩句寫得好。這句話對嗎?
不對,林和靖這首詩是千古詠梅佳作,把梅花的高格,寫得傳神脫俗、讀來口齒生香,不由讓人擊節贊嘆。有意思的是,最有名的兩句,其實是化用前人詩句而來,化用的是五代時南唐江為有的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江的詩寫的是竹子和桂花,而林逋的只改了兩個字,變成了詠梅名句,千百年來廣受傳誦。
《山園小梅》翻譯和賞析分別是?
【《山園小梅》全文翻譯】:
其一
百花落盡后只有梅花綻放得那么美麗、明艷,成為小園中最美麗的風景,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黃昏中浮動飄散。冬天的鳥要停落在梅枝上先偷偷觀看,夏日的蝴蝶如果知道這梅花的美麗應該大概會喜愛至銷魂。幸好可以吟詩與梅花親近,既不需要拍檀板歌唱,也不用金樽飲酒助興。
其二
像剪碎的絲綢點綴著酥酪般的枝干,要畫出那姿態和布局確實為難。盡情享受著日落春晚,影單應當怯怕霜重夜寒。澄潔鮮艷只與相鄰的高僧共惜,冷落孤傲猶嫌被俗人一看。想起舊時在江南的旅途上,香魂飄落于酒旗下行吟的馬鞍。
【《山園小梅》賞析】:
林逋種梅養鶴成癖,終身不娶,世稱“梅妻鶴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
第一首詩一開端就突寫作者對梅花的喜愛與贊頌之情:“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它是在百花凋零的嚴冬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麗動人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了。一個“獨”字、一個“盡”字,充分表現了梅花獨特的生活環境、不同凡響的性格和那引人入勝的風韻。作者雖是詠梅,實則是他“弗趨榮利”、“趣向博遠”思想性格的真實寫照。蘇軾曾在《書林逋詩后》說;“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塵俗。”其詩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頷聯是最為世人稱道的,它為人們送上了一幅優美的山園小梅圖。這一聯簡直把梅花的氣質風姿寫盡絕了,它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上句輕筆勾勒出梅之骨,下句濃墨描摹出梅之韻,“疏影”、“暗香”二詞用得極好,它既寫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藥的獨特形成;又寫出了它異于桃李濃郁的獨有芬芳。極真實地表現詩人在朦朧月色下對梅花清幽香氣的感受,更何況是在黃昏月下的清澈水邊漫步,那靜謐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縷縷的清香,使之陶醉?!皺M斜”傳其嫵媚,迎風而歌;“浮動”言其款款而來,飄然而逝,頗有仙風道骨?!八鍦\”顯其澄澈,靈動溫潤?!鞍迪恪睂懫錈o形而香,隨風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樣富有情趣;“月黃昏”采其美妙背景,從時間上把人們帶到一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動人時刻,從空間上把人們引進一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首聯極目聘懷,頷聯凝眉結思。林逋這兩句詩也并非是臆想出來的,他除了有生活實感外,還借鑒了前人的詩句。
五代南唐江為有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边@兩句既寫竹,又寫桂。不但未寫出竹影的特點,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無題,又沒有完整的詩篇,未能構成了一個統一和諧的主題、意境,感觸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兩字,將“竹”改成“疏”,將“桂”改成“暗”,這“點睛”之筆,使梅花形神活現,可見林逋點化詩句的才華。
上二聯皆實寫,下二聯虛寫。
作者寫盡梅花姿質后,掉轉筆頭,從客觀上著意瀉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前句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來賞梅,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先偷眼”三字寫得很是傳神,作者對現實事物的觀察是非常細致的。后句則變換手法,用設想之詞,來寫假托之物,意味深邃。而“合斷魂”一詞更是下得凄苦凝重,因愛梅而至銷魂,這就把蝴蝶對梅的喜愛夸張到了頂端。通過頸聯的擬人化手法,從而更進一步襯托出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和幽居之樂。聯中那不為人經意的“霜”、“粉”二字,也實是經詩人精心擇取,用來表現他高潔情操和淡遠的趣味。
以上三聯,作者是把梅當作主體,詩人的感情是通過議論、敘述、擬人等手法隱曲地體現在詠梅之中。至尾聯主體的梅花轉化為客體,成為被欣賞的對象。而作者則從客體變為主體,他的感情由隱至顯,從借物抒懷變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蔽猜摗拔⒁鳌睂嵵v“口中梅”也,“微”言其淡泊雅致,如此咀嚼,雖不果腹,然可暖心、潔品、動情、鑄魂,表達出詩人愿與梅化而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至此詩人對梅的觀賞進入了馮友蘭所說的“天地境界”,人們看到的則是和“霜禽”“粉蝶”一樣迫不及待和如癡如醉的詩人——一個梅化的詩人。在賞梅中低聲吟詩,使幽居生活平添幾分雅興,在恬靜的山林里自得其樂,真是別具風情,根本不須音樂、飲宴那些熱鬧的俗情來湊趣。這就把詩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盤托出,使詠物與抒情達到水乳交融的進步。
全詩之妙在于脫略花之形跡,著意寫意傳神,因而用側面烘托的筆法,從各個角度渲染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這種神韻其實就是詩人幽獨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寫照。
【作品原文】:
山園小梅二首
林逋?〔宋代〕
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其二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只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詞句注釋】:
暄(xuān)妍:景物明媚鮮麗,這里是形容梅花。
疏影橫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橫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疏影,指梅枝的形態。
暗香浮動:梅花散發的清幽香味在飄動。黃昏:指月色朦朧,與上句“清淺”相對應,有雙關義。
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鳥。根據林逋“梅妻鶴子”的趣稱,理解為“白鶴”更佳。偷眼:偷偷地窺看。
合:應該。斷魂:形容神往,猶指銷魂。
狎(xiá):玩賞,親近。
檀(tán)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樂時用以打拍子。這里泛指樂器。金樽(zūn):豪華的酒杯,此處指飲酒。
綃(xiāo):生絲綢。酥:酥酪一般的。乾(gān):枝干。
向背:面向和背對的姿態。稀稠:疏疏密密的布局。
日?。喝章?。從:任從。甘:甘心。
澄鮮:清新。
吟鞍:指吟詩者所騎的馬鞍。
【作者簡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創作背景】:
這組詩具體創作年代已無法考證。林逋是宋代著名隱士,年輕時漫游江淮,四十余歲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喜梅與鶴,自謂以梅為妻鶴為子,一生寫了不少詠梅詩篇,這組詩即是其中最有名的兩首。
【表達主題】:
《山園小梅二首》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七言律詩組詩作品。這首組詩突出地寫出梅花特有的姿態美和高潔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作者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與梅花的關系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
第一首詩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頷聯從姿態和香氣上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淡雅和嫻靜。頸聯從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側面加強前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最后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須要酒宴歌舞這樣的豪華。
第二首詩首聯寫梅花像是剪碎的絲織品,自然且畫不出來。頷聯寫梅花享受春晚日落而受不住寒冷霜夜,表達出詩人對梅花的無比深情。頸聯把“鄰僧”和“俗客”對舉,用以贊美梅花孤高絕俗的品性。尾聯描寫落下的梅花打著走在江南路上吟詩者的馬鞍,以此作結,饒有情趣。
這組詩著意寫意傳神,采用側面烘托的方法,渲染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極富神韻。
【名家點評】:
宋·歐陽修《歸田錄》:林逋“《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評詩者謂:‘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p>
宋·司馬光《溫公續詩話》:“人稱其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曲盡梅之體態?!?/p>
宋·陳輔《陳輔之詩話》:“林和靖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近似野薔薇也?!?/p>
宋·蔡啟《蔡寬夫詩話》:“林和靖梅花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警絕;然其下聯乃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則與上聯氣格全不相類,若出兩人。乃知詩全篇佳者誠難得。”
宋·王直方《王直方詩話》:“歐陽文忠公最愛林和靖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谷以為不若‘雪后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嘁詾槠渌鶒壅弑闶莾灹右??!?/p>
宋·許顗《彥周詩話》:“林和靖梅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鬄闅W陽文忠公稱賞。大凡《和靖集》中,梅詩最好,梅花詩中此兩句尤奇麗?!?/p>
宋·周紫芝《竹坡詩話》:“林和靖賦梅花詩,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語,膾炙天下殆二百年?!?/p>
宋·黃徹《鞏溪詩話》:“西湖‘橫斜’、‘浮動’之句,屢為前輩擊節,嘗恨未見其全篇。及得其集,觀之……其卓絕不可及專在十四字耳。”
宋·吳沆《環溪詩話》:“詠物詩,本非初學可及,而莫難于梅、竹、雪。詠梅,無如林和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p>
王安石的梅花第二句中哪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
王安石的梅花第二句中香字用得最好
“暗香”,即梅花淡淡的隱隱約約的幽香時斷時續地飄散開來。“暗香”一詞在前人的詠梅之作中時有出現,在王安石之前同一朝代的詩人林逋在他的《山園小梅》中就曾有過“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佳句,但由于表現的是其出世的自命清高的思想情懷,這與王安石是截然不同的。王安石雖然借用了其詩句之“暗香”一詞,但其目的在于贊美梅在“香”這方面勝雪一籌的特點和梅花不畏嚴寒、不屈服于惡劣環境的高貴品格。
梅 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墻角里生長著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在開放。
遠望就知道那不是白雪,因為有陣陣幽香飄過來。
《山園小梅》翻譯和賞析是什么?
山園小梅·其一
【作者】林逋?【朝代】宋
譯文對照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擴展資料:
這組詩具體創作年代已無法考證。林逋是宋代著名隱士,年輕時漫游江淮,四十余歲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喜梅與鶴,自謂以梅為妻鶴為子,一生寫了不少詠梅詩篇,這組詩即是其中最有名的兩首。
詩一開端就突寫作者對梅花的喜愛與贊頌之情:“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它是在百花凋零的嚴冬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麗動人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了。一個“獨”字、一個“盡”字,充分表現了梅花獨特的生活環境、不同凡響的性格和那引人入勝的風韻。
山園小梅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山園小梅的作者字、山園小梅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