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璣一共寫了多少首詩(徐璣一共寫了多少首詩歌)
很多朋友對于徐璣一共寫了多少首詩和徐璣一共寫了多少首詩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月下乘涼的詩句
1.描寫關于乘涼的詩句有哪些
1、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夏夜追涼》宋代: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釋義:
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么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并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2、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
《點絳唇·小院新涼》清代:納蘭性德
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西風惡,夕陽吹角,一陣槐花落。
釋義:
天色已晚,小院里忽然添了幾分寒意,便覺得此時衣裳有些單薄了。一個人獨飲悶酒,對著自己的影子對飲長歌。
我懷念在蕭寺中惺惺相惜的友人是否衣縷單薄,不抵風寒呢。西風勁吹夕陽,隨著晚風,天氣轉寒,自是那槐花也承受不起這寒風,蕭蕭索索,落了一陣。
3、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鄂州南樓書事》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釋義:
站在南樓上靠著欄桿向四周遠望,只見山色和水色連接在一起,遼闊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飄來陣陣香氣。清風明月沒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風從南面吹來,使人感到一片涼爽和愜意。
4、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出自元代白樸的《天凈沙·夏》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釋義:
云銷雨霽,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瀾,遠處高樓顯得比平時更高了,水讓人感覺到比平時更涼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顯得比平時更甜了,綠樹的樹陰一直遮到屋檐。紗帳中的藤席上,芳齡女孩身著輕絹夏衣,手執羅扇,靜靜地享受著宜人的夏日時光。
5、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
《新涼》宋代:徐璣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
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
釋義:
一望無際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齊的稻子如刀削一般。清晨的陽光穿過樹葉,投影在地上,晨霧在樹間繚繞。黃鶯也喜歡早晨的清涼時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歡快的啼鳴。
2.關于“夏日乘涼”與“酒”的古詩有哪些
關于“夏日乘涼”與“酒”的古詩只有一首。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1、《月下獨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
2、這四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意表明,詩人心中愁悶,遂以月為友,對酒當歌,及時行樂。組詩運用豐富的想象,表達出詩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復雜感情。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有無限的凄涼。全詩筆觸細膩,構思奇特,體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豪放個性。
3、白話譯文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
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
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
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
醒時一起歡樂,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3.關于月亮的古詩10首
1、唐·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唐·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傾斜了,南斗星也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里來了。
3、唐·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4、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5、唐·李商隱《霜月》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譯文: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6、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譯文:長安城內一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何時才能平息邊境戰爭,讓我丈夫結束遠征。
7、宋·蘇軾《陽關曲·中秋月》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譯文:夜幕降臨,云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8、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
9、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譯文: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一夜間征人個個眺望故鄉。
10、唐·張泌《寄人》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譯文:別夢中隱約來到了謝家,徘徊在小回廊欄桿底下。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還為離人照著庭院落花。
擴展資料:
展開浩如煙海的詩卷,詠月詩詞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繪其綽約嫵媚的姿影,或抒發相思和離別之情,或感傷身世和流離之苦,或傾訴曠達瀟灑之胸襟,或寄托濟世報國之壯志,或是借以抒發對宇宙、社會人生的思考。
4.描寫月光凄清的詩句,跪求
6.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7.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9.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10.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灑還獨傾――白居易〈琵琶行〉 13.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16.今宵灑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17.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9.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姜夔《揚州慢》 20.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
5.描寫夏景的古詩
、《初夏》【宋】朱淑真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2、《初夏絕句》【宋】陸游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5、《初夏即事》【宋】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西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6、《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7、《小池》【宋】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8、《山亭夏日》【唐】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9、《三衢道中》【宋】曾幾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10、《初夏睡起》【宋】楊萬里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11、《夏晝偶作》【唐】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13、《首夏》【唐】鮑溶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雖留有馀態,脈脈防憂煎。幽人惜時節,對此感流年。
14、《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唐】杜牧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開鎖洞門遠,卷簾官舍涼。
欄圍紅藥盛,架引綠蘿長。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鄉。
15、《夏日登鶴巖偶成》【唐】戴叔倫天風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愿借老僧雙白鶴,碧云深處共翱翔。
16、《夏日游暉上人房》【唐】陳子昂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
對戶池光亂,交軒巖翠連。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17、《三月晦日偶題》【宋】秦觀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18、《客中初夏》【宋】司馬光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19、《初夏淮安道中》【元】薩都剌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滿樹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過準時。
20、《夏日雜詩》【清】陳文述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21、《夏日》【唐】白居易東窗晚無熱,北戶涼有風。盡日坐復臥,不離一室中。
中心本無系,亦與出門同。22、《夏雨后題青荷蘭若》【唐】施肩吾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優游千卷書”出自哪一首詩詞
“優游千卷書”出自徐璣寫的《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隱居山中作》,全詩如下:
《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隱居山中作》
年代: 宋 作者: 徐璣
翁侯兩兄弟,志尚等高獨。
閑心沒江鷗,逸興狎山鹿。
難兄早登第,高風動喬木。
湘南花滿汀,百里正膏沐。
歸作山水游,詞源傾百斛。
令弟小謝徒,深沉郁林麓。
優游千卷書,平生幾竿竹。
能琴弦不理,少飲巾未漉。
史倡復弟酬,音調諧擊筑。
晝臥小窗南,煩暑在荷屋。
涼風從何來,池花動輕蔌。
顧□傅新章,爽氣滫炎伏。
如臨古潤旁,泓澄碧環復。
如倚青林下,松風對心讀。
善詩如善韻,警響間圓熟。
但令契人心,勿令駭人目。
我愛二君子,芳馨襲蘭菊。
迎秋月色新,佳香滿晴宿。
安得扁舟去,□□蔭溪谷。
論詩暮繼明,吟思俱毣毣。
徐璣簡介
徐璣(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淵,號靈淵,浙江溫州永嘉松臺里人。祖籍福建晉江安海徐狀元巷人,唐狀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為溫州永嘉人”。福建晉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職,浮沉州縣, 為官清正,守法不阿,為民辦過有益之事。建安主簿任內,安撫麻溪峒民,“罪止三人”;監造貢茶,拒絕額外之取,移永州司理,兵官大執平民為賦,徐璣—一查明,予以釋放。為龍溪縣丞,鄉里豪富強占坡塘,他經過調查,恢復舊觀,后調武當今,擬去官從葉適游,未及而牢。“詩與徐照如出一手,蓋四靈同一機軸,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紀昀《四庫全書總目錄》)有《二激亭詩集》。 亦喜書法,“無一食去紙筆;暮年,書稍近《蘭亭》”(葉適《徐文淵墓志銘》)后改長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夏日避暑納涼的詩句
1. 關于避暑納涼的詩句
關于避暑納涼的詩句 1.關于“避暑”的詩句
1、松岡避暑,茅檐避雨,閑去閑來幾度?——《鵲橋仙·己酉山行書所見》辛棄疾
釋義:在松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風雨,如此來來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2、晴云輕漾,熏風無浪,開樽避暑爭相向。——《西湖雜詠·夏》薛昂夫
釋義:西湖的夏日天空白云萬里,微風輕輕的吹拂,是人們喝酒避暑爭著去的好地方
3、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消暑詩》白居易
釋義:獨坐院中,平心靜氣,涼意頓生,迎著臨窗的習習清風而怡然自得。
4、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夏日山中》李白
釋義:酷暑逼人,我懶得搖扇,干脆脫了衣服和帽子,一絲不掛地在山林中。
5、槿花開畏日長,時搖輕扇倚繩床。——《避暑納涼》錢起
釋義:夏日的園中,花香襲人,躺在繩床上一邊閉目遐思,一邊輕輕搖著蒲扇,日子因悠閑而變得清涼自在。
6、避暑臨溪坐,何妨直釣魚。——《避暑二首》徐凝
釋義:坐在溪邊,溪水潺潺,一邊避暑一邊釣魚真舒服。
7、避暑長林下,寒蟬又有聲。——《避暑二首》徐凝
釋義:坐在茂密的樹木下避暑,愜意地聽著知了的叫聲。
8、幽曠無煩暑,恬和不可量。——《僧房避暑》嚴維
釋義:幽靜的野曠沒有讓人心煩的暑氣,帶給人的安靜平和是沒有辦法估量的。
9、寺涼高樹合,臥石綠陰中。——《同崔峒補闕慈恩寺避暑》盧綸
釋義:慈恩寺隱藏在群林高樹之下,在炎熱的夏天,散發出誘人的清涼,我在此正舒適的躺在綠蔭覆蓋的石條上,逍遙自在。
10、愿尋五百仙人去,一世清涼住雪山。——《文殊院避暑》李群玉
釋義:我愿意去找五百年前的仙人,跟著他們住在世代清涼的雪山里。
2.描寫關于乘涼的詩句有哪些
1、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夏夜追涼》宋代: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釋義:
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么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并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2、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
《點絳唇·小院新涼》清代:納蘭性德
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西風惡,夕陽吹角,一陣槐花落。
釋義:
天色已晚,小院里忽然添了幾分寒意,便覺得此時衣裳有些單薄了。一個人獨飲悶酒,對著自己的影子對飲長歌。
我懷念在蕭寺中惺惺相惜的友人是否衣縷單薄,不抵風寒呢。西風勁吹夕陽,隨著晚風,天氣轉寒,自是那槐花也承受不起這寒風,蕭蕭索索,落了一陣。
3、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鄂州南樓書事》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釋義:
站在南樓上靠著欄桿向四周遠望,只見山色和水色連接在一起,遼闊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飄來陣陣香氣。清風明月沒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風從南面吹來,使人感到一片涼爽和愜意。
4、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出自元代白樸的《天凈沙·夏》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釋義:
云銷雨霽,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瀾,遠處高樓顯得比平時更高了,水讓人感覺到比平時更涼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顯得比平時更甜了,綠樹的樹陰一直遮到屋檐。紗帳中的藤席上,芳齡女孩身著輕絹夏衣,手執羅扇,靜靜地享受著宜人的夏日時光。
5、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
《新涼》宋代:徐璣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
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
釋義:
一望無際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齊的稻子如刀削一般。清晨的陽光穿過樹葉,投影在地上,晨霧在樹間繚繞。黃鶯也喜歡早晨的清涼時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歡快的啼鳴。
3.關于“夏日乘涼”與“酒”的古詩有哪些
關于“夏日乘涼”與“酒”的古詩只有一首。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1、《月下獨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
2、這四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意表明,詩人心中愁悶,遂以月為友,對酒當歌,及時行樂。組詩運用豐富的想象,表達出詩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復雜感情。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有無限的凄涼。全詩筆觸細膩,構思奇特,體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豪放個性。
3、白話譯文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
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
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
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
醒時一起歡樂,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4.寫避暑山莊的詩句
承德避暑山莊72景色詩歌14首
1、
北枕雙峰晚輝笑,南山積雪夕映照.
巔頂依稀幾閑亭,看罷秋風看春曉.
2、
金蓮澄波映日紅,雙湖疊翠夾鏡中.
清風起落拂碧面,蝶舞扁舟渡云空.
3、
長虹橫空飲碧練,青翠石壁吐泉源.
水流無聲云猶在,煙波致爽鶯歌囀.
4、
芝徑云堤萬壑風,水芳巖秀千泉澄.
仙家應悔靈霄殿,不似凡塵一山城.
5、
金蓮映日別樣晴,曲水荷香遠益清.
塘魚無心戲碧葉,覓尋芬芳逐不停.
6、
西嶺晨霞浴喧波,四面云山隱清佛.
遠聞近觸泉聲處,宛似菩提花數朵
5.描寫夏日烈日炎炎的古詩詞有哪些
山亭夏日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楊萬里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初夏》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 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 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 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 中宵勞夢想。
唐代詩人高駢《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宋代詩人王令《暑旱苦熱》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
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宋代詩人秦觀《納涼》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宋代詩人楊萬里《夏夜追涼》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宋代詩人蘇舜欽《夏意》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南宋詩人陸游《幽居初夏》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6.求描寫夏景的詩句
1、《初夏》【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2、《初夏絕句》【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初夏即事》【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西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6、《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7、《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8、《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10、《初夏睡起》【宋】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11、《夏晝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13、《首夏》【唐】鮑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雖留有馀態,
脈脈防憂煎。幽人惜時節,對此感流年。
14、《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開鎖洞門遠,卷簾官舍涼。
欄圍紅藥盛,架引綠蘿長。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鄉。
15、《夏日登鶴巖偶成》【唐】戴叔倫
天風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
愿借老僧雙白鶴,碧云深處共翱翔。
16、《夏日游暉上人房》【唐】陳子昂
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
對戶池光亂,交軒巖翠連。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17、《三月晦日偶題》【宋】秦觀
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18、《客中初夏》【宋】司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19、《初夏淮安道中》【元】薩都剌
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
滿樹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過準時。
20、《夏日雜詩》【清】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21、《夏日》【唐】白居易
東窗晚無熱,北戶涼有風。盡日坐復臥,
不離一室中。中心本無系,亦與出門同。
22、《夏雨后題青荷蘭若》【唐】施肩吾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7.關于夏天熱的詩句
1、暑旱苦熱
宋代: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譯文
清風沒有力量驅趕暑天的炎熱,那西墜的太陽仿佛生了翅膀,飛旋在山頭,不肯下降。人們個個擔心這樣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難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銀河被曬干?高高的昆侖山有常年不化的積雪,遙遠的蓬萊島有永不消失的清涼。
我不能夠攜帶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獨自一個,到那兒去逍遙徜徉?
2、夏夜苦熱登西樓
唐代:柳宗元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
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
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
莫辯亭毒意,仰訴璿與璣。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譯文
譯文
酷熱難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樓乘涼。山澤凝聚著炎炎的暑氣,銀河閃耀著湛盧似的亮光。
驕陽早已曬干了滋潤萬物的露水,曠野寧靜卻沒有涼風送爽。熱浪滾滾汲取井水洗澡,火燒般的燥熱打開門扉納涼。靠著欄桿久久地徘徊傍徨,熱汗淋漓在全身四處流淌。
這么熱難道還談得上什么保養嗎?抬頭見北斗,將疑問訴上蒼。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膚如冰雪的處子,想要以靜勝熱實在是毫無希望。
3、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譯文
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4、夏夜追涼
宋代: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譯文
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么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并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5、夏日嘆
唐代:杜甫
夏日出東北,陵天經中街。
朱光徹厚地,郁蒸何由開。
上蒼久無雷,無乃號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黃埃。
飛鳥苦熱死,池魚涸其泥。
譯文
夏季太陽從東北方升起,中午時太陽正當頭頂,火辣辣的。太陽曬透厚厚的土地,酷熱難熬,能有什么法子釋放這難忍的悶熱?上天久不打雷降雨,莫不是號令反常了?即使降雨也無法滋潤萬物,因為田地都已經干得塵土飛揚了。飛鳥、池魚皆因干旱和酷熱而死了。
請問“紅葉枯梨一兩株,翛然秋思滿山居。詩懷自歡多塵土,不似秋來木葉疏。”什么意思?
紅葉枯梨一兩株,翛然秋思滿山居。詩懷自歡多塵土,不似秋來木葉疏意思:
門前一兩棵梨樹只剩幾片未被風霜摧落的紅葉,秋日無牽無掛而寂寞凄涼的情思充斥我的門庭。
詩人自我感嘆心中竟然有那么多放不下的雜念,比不上深秋的樹木脫去一身負擔保持疏朗通明。
創作背景
作者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南宋時期,當時社會動蕩,內憂外患;但是徐璣很有才華,還有著遠大的人生志向,只是可惜生不逢時,一輩子也是郁郁不得志,只不過是擔任了小小的縣令,但是他為官清正,也是為民為過很多的實事,深得民眾的愛戴,而且他也是非常的有才華,有很多的詩歌流傳了下來,其中的一些經典之作,那也是膾炙人口。
作品原文
秋行二首·其二
徐璣?〔宋代〕
紅葉枯梨一兩株,翛然秋思滿山居。
詩懷自嘆多塵土,不似秋來木葉疏。
注釋
紅葉:指楓樹、黃櫨(lú)、槭(qì)樹等的葉子,在秋天變成紅色時的樣子。
枯梨:干枯的梨樹。
翛(xiāo)然:又作“修然”、“倏(shū)然”,意思是很快,迅疾,突然。也用來形容毫無牽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超脫自在的樣子。
秋思:秋日寂寞凄涼的思緒。
滿:充滿,布滿。
山居:山中的住所。
詩懷:詩思,詩興,這里指詩人心中的胸懷。
多塵土:指多牽掛、混亂。塵土,這里指私心雜念。
不似:不如,比不上。
木葉:樹葉,落葉。
疏:疏朗,這里形容樹木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樣子。
賞析
唐詩對于后世的文人來說,那就是橫亙在眼前的一座高山,始終是難以逾越,所以到了宋朝很多的詩人開始致力于改革,希望可以尋找新的表現形式,這一時期的詩歌也就有著深刻的哲理,這也宋詩的一大特色。宋朝的文人還是比較聰明,他們知道想要超越唐詩,如果按照唐詩的寫作方式的話,那是永遠不可能與之比肩,于是另辟蹊徑,從而融入進了哲理。
宋詩的哲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盡管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宋詩太過于側重哲理,反而讓詩歌變得沒有靈性,其實這也是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對于事物的看法自然也有所不同,應當說《全宋詩》里還是有很多不錯的作品,哲理性也是很強,對于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真正理解了詩歌中的精髓,再把哲理融入進生活中,相信也是能夠從中學會很多的東西,進而明白更多的道理,這也是哲理詩的一大特色。
宋朝詩人徐璣的這首《秋行》,我個人認為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也是寫出了新意,而且通篇表現手法高超,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也是這首詩的一大特色,不乏清新之詞,把原本很普通的風景,也是描寫得充滿了詩情畫意,從而令這首詩有著一種不一樣的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這樣的作品也是最有代入感,讀來仿佛置身其中,能夠感受到詩作中那種不一樣的美。
這首詩其實有杜牧《山行》一詩的意境,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也有著一種獨特的美,所以說這首詩還是比較接近于唐詩,每一句都如詩如畫,這樣的作品在《全宋詩》里也是比較少見;詩人并沒有突出哲理,更多的還是一種情感的渲染,以及對于周圍事物細膩的描寫;其實并沒有什么獨特之處,無非就是普通的風景,但是詩人寫得很細膩,同時也就使得這整首詩有著一種獨特的美,每一句都如詩如畫。
作者簡介
徐璣(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淵,號靈淵,浙江溫州永嘉松臺里人。祖籍福建晉江安海徐狀元巷人,唐狀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為溫州永嘉人”。福建晉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職,浮沉州縣, 為官清正,守法不阿,為民辦過有益之事。“詩與徐照如出一手,蓋四靈同一機軸,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紀昀《四庫全書總目錄》)有《二激亭詩集》。 亦喜書法,“無一食去紙筆;暮年,書稍近《蘭亭》”(葉適《徐文淵墓志銘》)后改長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