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_敗戰(zhàn)計走為上計案例
-
查閱典籍:《三十六計》——「三十六計·敗戰(zhàn)計走為上計」原文
戰(zhàn)場案例 走為上,指敵我力量懸殊的不利形勢下,”其實,中國戰(zhàn)爭史上,早就有“走為上”計運用得十分精彩的例子。 春秋初期,楚國日益強盛,楚將子玉率師攻晉。楚國還脅迫陳、蔡、鄭、許四個小國出兵,配合楚軍作戰(zhàn)。此時晉文公剛攻下依附楚國的曹國,明知晉楚之戰(zhàn)遲早不可避免。子玉率部浩浩蕩蕩向曹國進發(fā),晉文公聞訊,分析了形勢。他對這次戰(zhàn)爭的勝敗沒有把握,楚強晉弱,其勢洶洶,他決定暫時后退,避其鋒芒。對外假意說道:“當年我被迫逃亡,楚國先君對我以禮相待。我曾與他有約定,將來如我返回晉國,愿意兩國修好。如果迫不得已,兩國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現(xiàn)在,子玉伐我,我當實行諾言,先退三舍。(古時一舍為三十里。)” 他撤退九十里,已到晉國邊界城濮,仗著臨黃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敵。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國和齊國求助。 子玉率部追到城濮,晉文公早已嚴陣以待。晉文公已探知楚國左、中、右三軍,以右軍最薄弱,右軍前頭為陳、蔡士兵,他們本是被脅迫而來,并無斗志。子玉命令左右軍先進,中軍繼之。楚右軍直撲晉軍,晉軍忽然又撤退,陳、蔡軍的將官以為晉軍懼怕,又要逃跑,就緊追不舍。忽然晉軍中殺出一支軍隊,駕車的馬都蒙上老虎皮。陳、蔡軍的戰(zhàn)馬以為是真虎,嚇得亂蹦亂跳,轉頭就跑,騎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軍大敗。晉文公派士兵假扮陳、蔡軍士,向子玉報捷:“右?guī)熞褎伲獛涄s快進兵。”子玉登車一望,晉軍后方煙塵蔽天,他大笑道:“晉軍不堪一擊。”其實,這是晉軍誘敵之計,他們在馬后綁上樹枝,來往奔跑,故意弄得煙塵蔽日,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軍并力前進。晉軍上軍故意打著帥旗,往后撤退。楚左軍又陷于晉國伏擊圈,又遭殲滅。等子玉率中軍趕到,晉軍三軍合力,已把子玉團團圍住。子玉這才發(fā)現(xiàn),右軍、左軍都已被殲,自己已陷重圍,急令突圍。雖然他在猛將成大心的護衛(wèi)下,逃得性命,但部隊喪亡慘重,只得悻悻回國。 這個故事中晉文公的幾次撤退,都不是消極逃跑,而是主動退卻,尋找或制造戰(zhàn)機。所以,“走”,是上策。
姜維屯田避禍 當姜維在祁山一帶同魏將鄧艾殊死戰(zhàn)斗時,后主劉禪在成都,聽信宦官黃皓的話,貪戀酒色,不理朝政。朝中大臣因后主荒淫,對國家前途不免憂心忡忡,一時之間,賢人逐漸離去,而小人卻趁虛而入。當時有個名叫閻宇的右將軍,什么功也沒立,只因善于巴結宦官黃皓,居然爬得很高。他聽說姜維在祁山戰(zhàn)斗不利的消息,便求黃皓對后主劉禪說:“姜維一次又一次出兵都毫無建樹,可以讓閻宇代替他。”后主自然聽從,便派出使臣,攜了詔書,召回姜維。姜維正在祁山進攻魏軍的營壘,忽然之間一天連來三道詔書,命他班師。他無可奈何,只好從命。 回到漢中以后,姜維安排好人馬,便同使臣一起到成都去面見后主。可后主一連十天都不上朝。姜維心中十分疑惑。這一天來到了東華門,正好遇見秘書郤正。姜維問他:“天子要我班師,你知道是什么緣故嗎?”郤正笑著回答:“大將軍怎么還不知道,這是黃皓為了讓閻宇立功,請求朝廷,發(fā)出詔書召回將軍。后來又聽說鄧艾善于用兵,估計閻宇不是他的對手,這事才又擱下不提了。”姜維一聽此言,不由大怒說:“我一定要殺掉這個奴才!”郤正制止他說:“大將軍繼承諸葛武侯的事業(yè),責任大,職權重,怎么能那么感情用事?如果鬧得天子都容不下你,那可就不妙了。”姜維很感激地說:“先生的話很有道理。” 第二天,后主與黃皓在皇宮后花園設宴飲酒,姜維領幾個人直接進來。早有人向黃皓通風報信,黃皓慌忙躲到花園的一角。姜維來到亭下,叩拜后主,流著淚說:“臣將鄧艾已圍困在祁山,陛下接連降下三道詔書,召我回朝,不知陛下是什么意思?”后主默默不語。姜維又說:“黃皓奸邪狡猾,專擅朝政,與東漢末年那些禍亂國家的宦官沒什么兩樣。只有早早殺掉此人,朝廷才可以安寧,中原才可以恢復。”后主笑著說:“黃皓不過是一個供使喚的小臣,就算他專權,也不能有什么作為。你又何必把他放在心上?”姜維叩頭說:“陛下今日不除黃皓,災禍很快便會降臨了!”后主說:“愛一個人便愿意他活下去,恨一個人便要他死,你怎么連一個宦官也容不下?”說著便命人到花園一側去找來黃皓,讓他向姜維叩頭請罪。黃皓哭鼻子抹眼淚地說:“我不過是伺候皇上罷了,并不曾干預國政。將軍千萬不要聽信外人的傳言,想要殺我。我這條小命就掌握在將軍的手里,還請將軍可憐可憐我。”說罷,又是叩頭,又是哭號。 姜維憤憤而出,見郤正,將這些情況詳詳細細地告訴了他。郤正說:“將軍將有大禍臨頭了。將軍若有個三長兩短,國家也就完蛋了。”姜維說:“請先生教我保國安身的辦法。”郤正說:“隴西有一個地方,名叫沓中,那里土地十分肥沃。將軍何不仿效諸葛武侯屯田的事,上報天子,前往沓中屯田?這樣,一可以收獲糧食以供軍中之用,二可以奪取隴右大片土地城池,三可以使魏國軍隊不敢對我漢中輕舉妄動,最后,將軍在外握有兵權,誰也不敢算計你,可以避禍。這就是保國安身的辦法,將軍應早早去實行。”姜維大喜,道謝說:“先生的話真是金玉良言。” 第二天,姜維上表后主,要求去沓中屯田,仿效諸葛亮,后主答應了,他便回到漢中。
劉邦鴻門宴巧脫身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聽說沛公劉邦攻取咸陽后欲在關中稱王,十分惱怒。在謀臣范增的建議下,項羽在鴻門設下酒宴,準備在席間尋機刺殺劉邦。劉邦劉邦深知赴鴻門宴兇多吉少,但項羽兵強勢壯,如果不去便會有須臾之禍。于是,劉邦帶著謀士張良、武將樊噲以及衛(wèi)士來到鴻門。入席后,劉邦對項羽說:“我和將軍并力攻秦,將軍轉戰(zhàn)在黃河北,我作戰(zhàn)于黃河南,但自己沒料到先攻進函谷關,打敗秦軍。現(xiàn)有壞人散布流言,使將軍與我發(fā)生了誤會。望將軍三思而后行啊!”這番話說得項羽心軟了。范增見項羽無意殺劉邦,找來項莊舞劍,想伺機刺殺劉邦。張良的好友項伯看出范增的用心,于是也拔劍起舞,不時用身體掩護劉邦,使項莊難以下手。 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張良授意武將樊噲入帳。樊噲仗劍持盾闖進帳中,目視項羽,怒發(fā)沖冠。項羽賜他一碗酒和一條豬腿,樊噲狼吞虎咽地喝了酒吃了肉,然后陳述劉邦的勞苦功高和赤膽忠心,指責項羽聽信流言蜚語。項羽一時無言以對。 劉邦借口上廁所,與張良、樊噲一同出帳。樊噲護送劉邦抄小路即刻脫身。張良估計二人已走遠,才回帳向項羽辭謝道:“沛公不勝酒量,不能親自向大王辭行,特地讓我?guī)戆阻狄浑p、玉斗一雙奉獻給大王和范將軍。”項羽問:“劉邦現(xiàn)在何處?”張良答道:“他聽說大王要責備他,心中恐懼,現(xiàn)已返回霸上了。”范增聽說劉邦偷偷跑了,氣急敗壞地砸碎玉斗,惱恨地說:“將來奪取項王天下的,一定是劉邦了。我們今后都要當他的俘虜了!” 在鴻門宴上,劉邦見項羽猶豫不決,以上廁所為名,借機脫身,確屬明智之舉。
楚軍七次佯敗 楚莊王為了擴張勢力,發(fā)兵攻打庸國。由于庸國奮力抵抗,楚軍一時難以推進。庸國在一次戰(zhàn)斗中還俘虜了楚將楊窗。但由于庸國疏忽,三天后,楊窗竟從庸國逃了回來。楊窗報告了庸國的情況,說道:“庸國人人奮戰(zhàn),如果我們不調集主力大軍,恐怕難以取勝。” 楚將師叔建議用佯裝敗退之計,以驕庸軍。于是師叔帶兵進攻,開戰(zhàn)不久,楚軍佯裝難以招架,敗下陣來,向后撤退。像這樣一連幾次,楚軍節(jié)節(jié)敗退。庸軍七戰(zhàn)七捷,不由得驕傲起來,不把楚軍放在眼里。軍心麻痹,斗志漸漸松懈,戒備漸漸失去了。 這時,楚莊王率領增援部隊趕來,師叔說,“我軍已七次佯裝敗退,庸人已十分驕傲,現(xiàn)在正是發(fā)動總攻的大好時機。”楚莊王下令兵分兩路進攻庸國。庸國將士正陶醉在勝利之中,怎么也不會想到楚軍突然殺回,倉促應戰(zhàn),抵擋不住。楚軍一舉消滅了庸國。師叔七次佯裝敗退,是為了制造戰(zhàn)機,一舉殲敵。
商場案例 保存實力東山再起的日本公司 日本日立公司為了擴大企業(yè)規(guī)模,發(fā)展生產(chǎn),投入了大量資金,購買新建廠房建筑材料,新添置一些設備。這時,正趕上了60年代初整個日本經(jīng)濟蕭條時期,現(xiàn)有產(chǎn)品滯銷,賣不出去,擴大企業(yè)規(guī)模就可想而知了。面對這一嚴峻情況日立公司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條路是繼續(xù)投資;另一條路停止投資施工。日立公司經(jīng)過大家認真討論、分析、研究,最后,果斷決定走后一條路,停止投資實行戰(zhàn)略目標轉移,把資金投放到其他方面,積蓄財力,待機發(fā)展。經(jīng)過實踐證明,日立公司的決策是正確的。從1962年開始,日本三大電器公司中的東芝公司和三菱公司的營業(yè)額都有明顯下降,但是日立則一直到1964年仍在繼續(xù)上升。進入60年代后半期,一個新的經(jīng)營繁榮時期來到了,蓄勢已久的日立不失時機地積極投資,1967年投入了102億日元,1968年上半年就突破了千億大關,達1220億日元。從效益上看,1966至1970年,5年內銷售額提高了1.7倍,利潤提高了1.8倍。 保存實力東山再起的北京服裝廠 北京服裝廠是一個只有百余人的集體企業(yè),產(chǎn)品曾一度滯銷積壓,資金無法周轉,生產(chǎn)幾乎處于癱瘓狀態(tài),怎么辦?廠領導從市場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服裝行業(yè)強手如林,競爭激烈,本廠的生產(chǎn)設備和技術力量薄弱,難以與其抗衡,如繼續(xù)生產(chǎn)服裝,勢必走向絕境,無異于“在一棵樹上吊死”。于是,他們根據(jù)市場情況和本廠條件,轉產(chǎn)以手工操作為主、大企業(yè)不愿意生產(chǎn)的酒心巧克力。產(chǎn)品拿到市場試銷,訂戶蜂擁而至。當月投資生產(chǎn)、當月盈利,企業(yè)起死回生。 作為企業(yè)決策者,當企業(yè)在危難關頭,要有膽有識,看準新的門路,當機立斷,實行戰(zhàn)略轉移,及時轉產(chǎn),調整投資方向,企業(yè)才能渡過難關,轉危為安。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古文典籍
- 「詩經(jīng)」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jīng)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jīng)」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jīng)」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guī)」
- 「金剛經(jīng)」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jīng)」
- 「戰(zhàn)國策」
- 「地藏經(jīng)」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jīng)」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xù)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jīng)」
- 「四十二章經(jīng)」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jīng)」
- 「黃帝四經(jīng)」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nóng)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nóng)
- 聞道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
- 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 吳興才人怨春風,桃花滿陌千里紅
- 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
- 年年歲歲望中秋,歲歲年年霧雨愁
-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