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_敗戰計連環計案例
-
查閱典籍:《三十六計》——「三十六計·敗戰計連環計」原文
戰場形勢復雜多變,對敵作戰時,使用計謀,是每個優秀指揮員的本領。而雙方指揮員都是有經驗的老手,只用一計,往往容易被對方識破。而一計套一計,計計連環,作用就會大得多。
畢再遇連環計 宋代將領畢再遇就曾經運用連環計,打過漂亮的仗。他分析金人強悍,騎兵尤其勇猛,如果對面交戰往往造成重大傷亡。所以他用兵主張抓住敵人的重大弱點,設法鉗制敵人,尋找良好的戰機?! ∫淮斡峙c金兵遭遇,他命令部隊不得與敵正面交鋒,可采取游擊流動戰術。敵人前進,他就令隊伍后撤,等敵人剛剛安頓下來,他又下令出擊,等金兵全力反擊時,他又率隊伍跑得無影無蹤。就這樣,退退進進,打打停停,把金兵搞得疲憊不堪。金兵想打又打不著,想擺又擺不脫?! 〉揭雇?,金軍人困馬乏,正準備回營休息。畢再遇準備了許多用香料煮好的黑豆,偷偷地撒在陣地上。然后,又突然襲擊金軍。金軍無奈,只得盡力反擊。那畢再遇的部隊與金軍戰不幾時,又全部敗退。金軍氣憤至極,乘勝追趕。誰知,金軍戰馬一天來,東跑西追,又餓又渴,聞到地上有香噴噴味道,用嘴一探,知道是可以填飽肚子的糧食。戰馬一口口只顧搶著吃,任你用鞭抽打,也不肯前進一步,金軍調不動戰馬,在黑夜中,一時沒了主意,顯得十分混亂。畢再遇這時調集全部隊伍,從四面包圍過來,殺得金軍人仰馬翻,橫尸遍野。
王允設連環計 東漢末年,太師董卓專權,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正直的大臣們都想除掉他,但又苦于無好計可施。司徒王允,深夜獨自到花園,望著天空一輪明月,心想著國家大事,不覺悄然淚下,他忽然聽見牡丹亭處有人長嘆,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家中十六歲的美麗歌女貂蟬。問她為何長嘆,貂蟬跪道:“我自入府,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不知如何報答才好。最近見大人總是愁眉不展,一定是有難辦的大事,但又不敢問,故而長嘆,如果我能與大人分憂就好了。”王允一聽,猛然醒悟說:“沒想到漢朝天下,竟在一個女子手中啊!”他把貂蟬領到亭內,跪在地上給貂蟬叩頭。貂蟬忙問:“大人,你這是干什么?有用我之處,盡管吩咐?!蓖踉室婖跸s十分堅決,就說:“董卓和呂布都是好色之徒。我收你為義女,先把你許給呂布為妻,然后再獻給董卓為妾,你在他們二人之間周旋,見機行事,挑撥離間。設法讓呂布殺掉董卓,以保住漢朝江山?!滨跸s聽后,滿口答應,并發誓說:“如果我不按大人說的去做,不報大義,我當被亂刀砍死!”這就是王允和貂蟬共同定下的連環計,最后除掉了董卓。
武則天用酷吏除異己 武則天登上皇帝寶座后,受到許多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員的反對。為保住皇位,鏟除異己,武則天想出一個辦法。她詔令天下:無論什么人,都可以直接進京面見皇帝,告發大逆不道的貪官污吏。告發屬實者,授予一定的官職。即使告發不實,也不予以追究?! ≡t令一出,告密者蜂擁而至。被告有貪贓枉法的,有欺壓百姓的,當然還有許多反對武則天當皇帝的。武則天選拔一批狡詐殘忍的人處理這些案件,對那些反對自己的人格殺勿論。武則天用這種辦法很快地鏟除了異己?! ≡谶@里,武則天兩計并用:表面上是肅貪,實則為消滅異己,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自己不出面,任用酷吏處理案件,屬于借刀殺人。
假扮提督奪回愛妾 黃岡縣的汪秀才有一寵妾名叫小蝶。一次,汪秀才領小蝶出游,被一伙彪形大漢搶走。經了解才知是柯陳兄弟搶走了?! ⊥粜悴虐l誓要奪回小蝶。他向好友總兵管借來樓船、哨船,以及傘蓋旌旗、冠服之類。之后召集幾十個家人,穿上借來的冠服,打扮成軍士,自己冒名新任提督,駕樓船和哨船向闔閭江口開去?! ∧强玛愋值苌朴诎徒Y官場上的人,聽說新任提督光臨,早早在江邊迎候。提督很給他們面子,應邀來柯陳家做客。柯陳兄弟好酒好肉款待提督,如此過了三日?! ∵@天,提督回謝柯陳兄弟,請他們到自己的樓船宴飲。席間,提督說:“有一件事對你們很不利。一個叫汪秀才的人告你們搶奪愛妾。那汪秀才是當今名士,他已向皇上奏本,上司命我全權處理此事。我們已是朋友,我先把此事告訴你們。如果你們將那女人秘密交出,我保證你們不吃官司,萬事皆無?!笨玛愋值芟仁菄樀妹嫒缤辽?,后來見提督網開一面,便千恩萬謝,表示愿意交出小蝶。樓船離開江面,返回岸邊,柯陳兄弟親自把小蝶交給提督。他們哪里知道,眼前這位提督是個“冒牌貨”?! ⊥粜悴偶侔缣岫?,瞞天過海,接近柯陳兄弟,又調虎離山,把柯陳兄弟騙到自己的船上,軟硬兼施,使他們沒有了退路。然后,他以假隱真,曉以利害,讓柯陳兄弟親自把小蝶送回。
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行人莫便消魂去,漢渚星橋尚有期
-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
-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 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 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
- 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