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_大體譯文
-
查閱典籍:《韓非子》——「韓非子·大體」原文
古代能夠全面把握事物的整體和根本的人,了望天地的變化,觀察江海的水流,順應山谷的高低,遵循日月照耀、四時運行、云層分布、風向變動的自然法則;不讓智巧煩擾心境,不讓私利拖累自身;把國家的治亂寄托在法術上,把事物的是非寄托在賞罰上,把物體的輕重寄托在權衡上;不違背自然常規(guī),不傷害人的性情;不吹開毛發(fā)來求小疵,不洗去污垢來察隱秘;不拉到準繩的外面,也不推到準繩的里面;對法禁以外的事情不苛刻,對法禁以內(nèi)的事情不寬容;把握恒定的道理,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禍和福產(chǎn)生于是否遵守客觀法則和國家法度,而不是產(chǎn)生于主觀上的喜愛和厭惡;榮譽和恥辱的責任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所以,治理得最好的社會,法制好比早晨的露水那樣純潔質樸而不散漫,人們的心里沒有積聚難解的怨恨,人們的口中沒有憤憤不平的言論。所以,車馬沒有遠途奔跑的勞累,旌旗沒有兵敗大澤的紛亂,民眾不會因為外敵侵犯而喪命,勇士不天折在將軍的戰(zhàn)旗之下;英雄豪杰不把名字記錄在圖書上,不把戰(zhàn)功銘刻在盤盂上,國家編年的史冊無事可記。所以說,沒有比政令清簡的好處更大的了,沒有比天下太平的福遂更久的了。讓匠石長壽千年,拿著鉤子,看著規(guī)矩,彈好墨線,而修整泰山;讓孟賁、夏育帶利劍,去治理民眾;他們盡管能在技巧上用盡力氣,又能特別長壽,但泰山仍然得不到修整,民眾仍然得不到治理。所以說,古代統(tǒng)治天下的人,不讓匠石用盡技巧來毀壞泰山山體,不讓孟賁、夏育用盡威力來傷害萬民情性。依據(jù)普遍法則,全面把握法度,君主就能享受安樂、大奸就會停止作惡。淡泊閑靜,來順應然法則,來把握事物的整體和根本。所以能使人沒有觸犯法令的罪過,能使魚沒有離開水面的禍害。正因如此,所以天下很少有行不通的。
上面如果不是有遼闊的天,就不能覆蓋整個世界;心胸如果沒有大地那樣寬廣,就不能負載萬物。泰山對土石沒有好惡之心,所以能夠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對細流不加選擇,所以能夠形成它的富有。所以君子要像天地那樣遍覆畢載而使萬物齊備,要像山海那樣不立好惡、不擇小助而使國家富強。君主沒有忿怒引起的毒害,臣民沒有因積怨造成的禍患,君主和臣下都歸真返樸,把道作為歸宿。所以長遠的利益積聚了,巨大的功業(yè)建立了,名望樹立于生前,恩德流傳于后世,從而達到治理國家的最高境界。
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云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于法術,托是非于賞罰,屬輕重于權衡;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nèi);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nèi);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心無結怨,口無煩言。故車馬不疲弊于遠路,旌旗不亂乎大澤,萬民不失命于寇戎,雄駿不創(chuàng)壽于旗幢;豪杰不著名于圖書,不錄功于盤盂,記年之牒空虛。故曰:利莫長乎簡,福莫久于安。使匠石以千歲之壽,操鉤,視規(guī)矩,舉繩墨,而正太山;使賁、育帶干將而齊萬民;雖盡力于巧,極盛于壽,太山不正,民不能齊。故曰:古之牧天下者,不使匠石極巧以敗太山之體,不使賁、育盡威以傷萬民之性。因道全法,君子樂而大奸止。澹然閑靜,因天命,持大體。故使人無離法之罪,魚無失水之禍。如此,故天下少不可。
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畢載。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萬物備,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上無忿怒之毒,下無伏怨之患,上下交順,以道為舍。故長利積,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古文典籍
- 「詩經(jīng)」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jīng)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jīng)」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jīng)」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guī)」
- 「金剛經(jīng)」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jīng)」
- 「戰(zhàn)國策」
- 「地藏經(jīng)」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jīng)」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xù)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jīng)」
- 「四十二章經(jīng)」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黃帝四經(jīng)」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nóng)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 且看欲盡花經(jīng)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 多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
- 無數(shù)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