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_周書大誥譯文
-
查閱典籍:《尚書》——「尚書·周書大誥」原文
王這樣說:“喲!遍告你們眾國君主和你們的辦事大臣。不幸啊!上帝給我們國家降下災禍,不稍間斷。我這個幼稚的人繼承了遠大悠久的王業。沒有遇到明哲的人,指導老百姓安定下來,何況說會有能度知天命的人呢?唉!我小子象渡過深淵,我應當前往尋求我渡過去的辦法。大寶龜幫助前人接受天命,至今不能忘記它的大功。在上天降下災難的時刻我不敢把它閉藏著,用文王留給我們的大寶龜,卜問天命。我向大龜禱告說:‘在西方有大災難,西方人也不安靜,現在也蠢動了。殷商的小主竟敢組織他的殘余力量。天帝降下災禍,他們知道我們國家有困難,民不安靜。他們說:我們要復國!反而圖謀我們周國,現在他們動起來飛起來了。這些天有十位賢者來幫助我,我要和他們前往完成文王、武王所謀求的功業。我們將有戰事,會吉利嗎?’我的卜兆全都吉利。
“所以我告訴我的友邦國君和各位大臣說:‘我現在得到了吉卜,打算和你們眾國去討伐殷商那些叛亂的罪人。’你們各位國君和各位大臣沒有不反對說:‘困難很大,老百姓不安寧,也有在王室和邦君室的人。我們這些小子考慮,或許不可征討吧,大王為什么不違背龜卜呢?’
“現在我深深地考慮著艱難,我說:‘唉!確實驚擾了苦難的人民,真痛心啊!我受天命的役使,天帝把艱難的事重托給我,我不暇只為自身憂慮。你們眾位邦君與各位大臣應該安慰我說:‘不要被憂患嚇倒,不可不完成您文王所謀求的功業!’
“唉!我小子不敢廢棄天命。天帝嘉惠文王,振興我們小小的周國,當年文王只使用龜卜,能夠承受這天命。現在天帝幫助老百姓,何況也是使用龜卜呢?啊!天命可畏,你們輔助我們偉大的事業吧!”
王說:“你們是老臣,你們多能遠知往事,你們知道文王是如何勤勞的啊!天帝慎重地告訴我們成功的辦法,我不敢不快速完成文王圖謀的事業。現在我勸導我們友邦的君主:天帝用誠信的話幫助我們,要成全我們的百姓,我們為什么不對前文王圖謀的功業謀求完成呢?天帝也想施加勤苦給我們老百姓,好象有疾病,我們怎敢不對前文王所受的疾病好好攘除呢?”
王說:“象往日討伐紂王一樣,我將要前往,我想說些艱難日子里的想法。好象父親建屋,已經確定了辦法,他的兒子卻不愿意打地基,況且愿意蓋屋嗎?他的父親新開墾了田地,他的兒子卻不愿意播種,況且愿意收獲嗎?這樣,他的父親或許會愿意說,我有后人不會廢棄我的基業嗎?所以我怎敢不在我自己身上完成文王偉大的使命呢?又好比兄長死了,卻有人群起攻擊他的兒子,為民長上的難道能夠相勸不救嗎?”
王說:“啊!努力吧,你們諸位邦君和各位官員。使國家清明要用明智的人,現在也有十個人引導我們知道天命和天帝輔助誠信的道理,你們不能輕視這些!何況現在天帝已經給周國降下了定命呢?那些發動叛亂的大罪人,勾結鄰國,同室操戈。你們也不知天命不可改變嗎?
“我長時間考慮著:天帝要滅亡殷國,好象農夫一樣,我怎敢不完成我的田畝工作呢?天帝也想嘉惠我們先輩文王,我們怎能放棄吉卜呢?怎敢不前去重新巡視文王美好的疆土呢?更何況今天的占卜都是吉兆呢?所以我要大規模地率領你們東征,天命不可不信,卜兆的指示應當遵從呀!”
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將黜殷,作《大誥》。
王若曰:「猷大誥爾多邦越爾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沖人,嗣無疆大歷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
已!予惟小子,若涉淵水,予惟往求朕攸濟。敷賁敷前人受命,茲不忘大功。予不敢于閉。
天降威,用寧王遺我大寶龜,紹天明。即命曰:『有大艱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靜,越茲蠢。殷小腆誕敢紀其敘。天降威,知我國有疵,民不康,曰:予復!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寧、武圖功。我有大事,休?』朕卜并吉。」
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曰:『予得吉卜,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逋播臣。』爾庶邦君越庶士、御事罔不反曰:『艱大,民不靜,亦惟在王宮邦君室。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王害不違卜?』
肆予沖人永思艱,曰:嗚呼!允蠢,鰥寡哀哉!予造天役,遺大投艱于朕身,越予沖人,不卬自恤。義爾邦君越爾多士、尹氏、御事綏予曰:『無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寧考圖功!』
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寧王,興我小邦周,寧王惟卜用,克綏受茲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嗚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
王曰:「爾惟舊人,爾丕克遠省,爾知寧王若勤哉!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極卒寧王圖事。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天棐忱辭,其考我民,予曷其不于前寧人圖功攸終?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畢!」
王曰:「若昔朕其逝,朕言艱日思。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獲?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棄基?肆予曷敢不越卬敉寧王大命?若兄考,乃有友伐厥子,民養其勸弗救?」
王曰:「嗚呼!肆哉爾庶邦君越爾御事。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爾時罔敢易法,矧今天降戾于周邦?惟大艱人誕鄰胥伐于厥室,爾亦不知天命不易?
予永念曰:天惟喪殷,若穡夫,予曷敢不終朕畝?天亦惟休于前寧人,予曷其極卜?敢弗于從率寧人有指疆土?矧今卜并吉?肆朕誕以爾東征。天命不僭,卜陳惟若茲。」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