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_鬼谷子飛箝譯文
-
查閱典籍:《鬼谷子》——「鬼谷子·鬼谷子飛箝」原文
凡是揣度人的智謀和測量人的才干,就是為了吸引遠處的人才和招來近處的人才,造成一種聲勢,進一步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一定要首先考察派別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區別各種不對的和不對的議論,了解對內、外的各種進言,掌握有余和不足的程度,決定事關安危的計謀。確定與誰親近和與誰疏遠的問題。然后權量這些關系,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進行研究,進行探索,使之為我所用。借助用引誘對手說話的言辭,然后通過恭維來鉗信對手。鉤鉗之語是一種游說辭令,其特點是忽同忽異。對于那些以鉤鉗之術仍沒法控制的對手,或者首先對他們威脅利誘,然后再對他們進行反復試探;或者首先對他們進行反復試探,然后再對他們屐攻擊加以催毀。有人認為,反復試探就等于是對對方進行破壞,有人認為對對方的破壞就等于是反復的試探。
想要重用某些人時,或者先賞賜財物、珠寶、玉石、白壁和美麗的東西,以便對他們進行度探;或者通過衡量才能創造態勢,來吸引他們;或者通過尋找漏洞來控制對方,在這個過程中要動用抵之術。
要把“飛鉗”之術向天下推行,必須考核人的權謀和才能,觀察天地的盛衰,掌握地形的寬窄和山川險陰的難易,以及人民財富的多少。在諸候之間的交往方面,必須考察彼此之間的親疏關系,究竟誰與誰疏遠,誰與誰友好,誰與誰相惡。要詳細考察對方的愿望和想法,要了解他們的好惡,然后針對對方所重視的問題進行游說,再用“飛”的方法誘出對方的愛好所在。最后再用“鉗”的方法把對方控制住。
如果把“飛鉗”之術用于他人,就要揣摩對方的智慧和能,度量對方的實力,估計對方的勢氣,然后以此為突破口與對方周旋,進而鄒以“飛鉗”之術達成議和,以友善的態度建立邦交。這就是“飛鉗”的妙用。
如果把“飛鉗”之術用于他人,可用好聽的空話去套出對方的實情,通過這樣連續行動,來考察游說的辭令。這樣就可以實現合縱,也可以實現連橫;可以引而向東,也可以引而向西;可以引而向南,可以引而向北;可以引而返還,也可以引而復去。雖然如此,不是要小心謹慎,不可喪失其節度。
凡度權量能,所以征遠來近。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 ,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數,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后乃權量 之,其有隱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其不可善 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累,而后毀之;或以重累為毀;或 以毀為重累。其用或稱財貨、琦瑋、珠玉、壁帛、采色以事之。或量 能立勢以鉤之,或伺候見澗而箝之,其事用抵戲。
將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權量能,見天時之盛衰,制地形之廣狹、阻險 之難易,人民貨財之多少,諸侯之交孰親孰疏,孰愛孰憎,心意之慮 懷。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就說其所重,以飛箝之辭,鉤其所好, 乃以箝求之。
用之于人,則量智能、權財力、料氣勢,為之樞機,以迎之、隨之, 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飛箝之綴也。用之于人,則空往而實來,綴 而不失,以究其辭,可箝可橫,可引而東,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 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雖覆能復,不失其度。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石澗凍波聲,雞叫清寒晨。
- 到家應是,童稚牽衣,笑我華顛
-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
-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 家童掃蘿徑,昨與故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