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_鬼谷子捭闔譯文
-
查閱典籍:《鬼谷子》——「鬼谷子·鬼谷子捭闔」原文
縱觀古今歷史,可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為眾人的先導。通過觀察陰陽兩類現象的變化來對事物作出判斷,并進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徑。計算和預測事物的發生過程,通曉人們思想變化的關鍵,揭示事物變化的征作兆,從而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終是一樣的。事物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歸宿;或者屬陰,或者歸陽;或者柔弱,或者剛強;或者開放,或者封閉;或者松馳,或者緊張。
所以,圣人要始終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度量對方的智謀,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技巧方面的長處和短處。至于賢良和不肖,智慧和愚蠢,通用性和怯懦,都是有區別的。所有這些,可以開放,也可以封閉;可能進升,也可以辭退;可以輕視,也可以敬重,要靠無為來掌握這些??疾焖麄兊挠袩o與虛實,通過對他們嗜好和欲望的分析來揭示他們的志向和意愿。適當貶抑對方所說的話,當他們開放以后再反復考察,以便探察實情,切實把握對方言行的宗旨,讓對方先封閉而后開放,以便抓住有利時機?;蛘唛_放,使之顯現;或者封閉,使之隱藏。開放使其顯現,是困為情趣相同;封閉使之隱藏,是因為誠意不一樣。要區分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計謀研究明白,計謀有與自己不相同的和相同的,必須有主見,并區別對待,也要注意跟蹤對方的思想活動。
如果要開放,最重要的是考慮周詳;如果要封閉,最重要的是嚴寒機密。由此可見周全與保密的重要,應當謹慎地遵循這些規律。讓對方一放,是為了偵察他的真情;讓對方封閉,是為了堅定他的誠心。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使對方的實力和計謀全部暴露出來,以便探測出對方的程度和數量。圣人會因此而心思索,假如不能探測出對方的程度和數量,圣人會為此而自謂封閉,或者是通過封閉來自我約束;或者是通過封閉使別人被迫離開。開放和封閉是世界上各種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開放和封閉都是為了使事物內部對立的各方面發生變化,通過一年四季的開始和結束使萬物發展變化。不論是縱橫,還是離開、歸復、反抗,都必須通過開放或封閉來實現。
開放和封閉是萬物運行規律的一種體現,是游說活動的一種形態。人們必須首先慎重地考察這睦變化,事物的吉兇,人們的命運都系于此??谑切撵`的門面和窗戶,心靈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謀都要由這個門窗出入。因此,用開放和封閉來的把守這個關口,以控制出入。所謂“捭之”,就是開放、發言、公開;所謂“闔之”,就是封閉、緘默、隱匿。陰陽兩方相諧調,開放與封閉才以有節度,才能善始善終。所以說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嗜好、財貨、得意、情欲等,屬于“陽”的一類事物,叫做“開始”。而死亡、憂患、貧賤、羞辱、毀棄、損傷、失意、災害、刑戳、誅罰等,屬于“陰”的一類事物,叫作“終止”。凡是那些遵循“陽道”的一派,都可以稱為“新生派”,他們以談論“善”來開始游說;凡是那此遵循“陰道”的一派,都可以稱為“沒落派”,他們以談論“惡”來終止施展計謀。
關于開放和封閉的規律都要從有陽兩方面來試驗。因此,給從陽的方面來游說的人以崇高的待遇,而給從陰的方面來游說的人以卑下的待遇。用卑下的來求索微小,以崇高來求索博大。由此看來,沒有什么不能出去,沒有什么不能進來,沒有什么辦不成的。用這個道理,可以說服人,可以說服家,可以說服國,可以說服天下。要做小事的時候沒有“內”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時候沒有“外”有疆界。所有的損害和補益,離去和接近,背叛和歸附等等行為,都是運用陰、陽的變化來實行的。陽的方面,運動前進;陰的方面,靜止、隱藏。陽的方面,活動顯出;陰的方面,隨行潛入。陽的方面,環行于綹和開端;陰的方面,到了極點顯就反歸為陽。凡是憑陽氣行動的人,道德就與之相生;凡是憑陰氣而靜止的人,開拓熱就與之相成。用陽氣來追求陰氣,要靠道德來包容;用陽氣來結納陽氣,要用外來約束。陰陽之氣相追求,是依據并啟和關閉的原則,這是天地陰陽之道理,又是說服人的方法,是各種事物的先異,是天地的門戶。
粵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 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 司其門戶。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后,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 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
審定有無,與其虛實,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 求其實,貴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 。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膳c不可,審明 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志。即欲捭之,貴周;即欲 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 數,圣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圣人因而自為之慮。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內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 。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 縱橫反出,反復反忤,必由此矣。
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吉兇大命□焉??谡?,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 門戶出入。故關之矣捭闔,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 ,終始其義。
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 」、「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
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 」、「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 』。
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 曰『終』;言惡以終其謀。
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 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
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御其事。
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隱而入;陽遠終陰,陰極反陽。
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 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 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
-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