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_敵戰計隔岸觀火現代案例
-
查閱典籍:《三十六計》——「三十六計·敵戰計隔岸觀火」原文
坐收漁利 一架豪華客機徐徐降落在東南亞某國首都機場。從機上走下的乘客中,有一位個子不高、戴著金絲眼鏡、身著黑色西裝的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只見他表情莊重,步伐穩健,一副虛懷若谷、若有所思的樣子,眉宇間透露出他的精明與干練,一看便知此人非等閑之輩,是商界的老手。不錯,他確實是個商人,而且是來自經濟發達國家日本國的商人,他是日本富士現代辦公用品公司駐該國的業務代理藤野先生。 此次前來,他肩負著一項重大的歷史使命,即與該國的泰恒公司簽訂一個有關進口日本某型復印機的合同。復印機在這個經濟剛剛起飛的國家,還完全是個新事物,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占領這一市場對公司的前景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藤野先生就是帶著公司“只許成功,不準失敗”的指令來的。 走出機場,藤野先生卻驚奇地發現,泰恒公司并沒有如約派人來接他,心里不由地犯起了嘀咕:難道對方工作疏忽,記錯了日子,可兩公司簽約這么大的事怎么能忘記呢?不可能的,那是車子在路上拋了錨?那到底是因為什么呢?一種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藤野先生以自己多年在商海中摸爬滾打積累起的經驗,憑直覺敏銳地覺察到事情有變,他來不及細細思考下去,迅即叫了出租車趕往泰恒公司,以弄個水落石出,找到問題的答案。 果然,泰恒公司的老板見到他只是冷冰冰地拋過來一句話:“對不起,藤野先生,我公司已有新的打算,不準備簽訂這項合同了,很遺憾。”說完,一攤手走開了,面對這迎面而來的打擊,藤野先生黯然神傷。想到臨行前公司的囑托,藤野先生果斷決定,不能再沮喪、報怨下去,唯有冷靜頭腦,振奮精神,查清事實真相才能解決這個大問題。 在他看來,泰恒公司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復印機這個大生意不做,無緣無故松開牽著財神爺的手,那他們現在拒絕簽合同,又該做何解釋呢?難道又有了新主顧?對,很有這個可能。哪兒的呢?其他國家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就目前國際市場上的復印機來說,只有日本產品才是一流的,泰恒公司絕對不會見利忘義,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及信譽著想不會貪圖便宜買進現已淘汰的產品。那么,與泰恒公司做生意的肯定也是一家日本公司。他們是以什么樣的優惠條件吸引泰恒公司更張易轍,舍此適彼的呢?所有這些問題都要一一搞清楚。 藤野先生理清思路,謀劃好了行動方案,他首先向國內公司匯報了有關情況,并請公司協助查清事情原委。不久,公司有了回音,證明國內確實有一家公司在從中作祟,暗中與泰恒公司取得聯系,要為其提供價格更低、性能更先進的某型復印機,致使泰恒公司改變初衷并拒絕簽合同。 目前,要戰勝競爭對手,需立即著手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趕在對方前面盡快拿到與泰恒公司的簽約;二是立刻與廠家聯系,無論如何都要取得某型復印機在該國的經銷權。作戰計劃已定,公司便兵分兩路,仍由藤野先生負責與泰恒公司簽訂合同。公司另派人馬去廠家聯系進貨業務。 當藤野先生第二次出現在泰恒公司老板面前時,還未等對方開口,他便開門見山地說:“總裁先生,別來無恙,我未約而至,您不會介意吧?我這次來是與您專門洽談關于某型復印機的進口問題,想您一定是感興趣的吧?不錯,此打印機確實比其他機子優越,所以,我們決定在這方面與貴公司合作,而且我還要高興地告訴你,我們提供給貴公司的產品比貴公司前些天聯系的那一家價格要低3成。” 聽罷此言,泰恒公司老板好生奇怪,“怎么只短短的3天,這個日本人就什么都知道了?不過,這與自己又有何關系呢?只要有利可圖和誰做生意還不一樣,既然富士公司價格比那家公司優惠得多,我又何樂而不為呢?”他馬上笑容滿面地上前與藤野先生握手成交,并隨即簽訂了進口1500臺此機的合同。 待合同一到手,藤野又馬上飛回日本,找到復印機生產廠家。其實廠家早已從近日富士通公司不同尋常的舉動中發現了問題,經過調查才知道他們是在與另一家公司爭奪復印機客戶及東南亞的獨營權。廠家暗自高興,看來自己發大財的機會來了,他們明明知道富士公司急于促成此項生意,為從中漁利,便對來者不慌不忙地解釋:因與其他公司達成協議,授予其在該國的經銷權,為了自己的信譽,表示不能再與富士公司簽約或干脆枉顧左右而他。藤野先生當然知道其用意,便告知對方:富士公司已拿到合同,搶先占領了該國市場,請廠家把復印機及輔助材料與設備的經銷權授給富士,富士愿意把其進價全部再加一成。 又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復印機生產廠家認為近來一段時間的“坐山觀虎斗”這場好戲該收場了,現在對方出價已足夠高了,超過了自己的預期目標,若不趁勢取利,“時不再來”。于是,便爽快地答應與富士公司簽了約。 當然,精明的富士商人也不會吃虧,他高買低賣復印機倒賠的幾百美元也最終從隨后的高價賣出的輔助材料與設備中得到了補償。 回顧整個過程,復印機廠家之所以能以較高的價格與富士公司成交,就在于他巧妙地運用了“隔岸觀火”的談判技巧。先是坐山觀虎斗,富士公司與另一家公司競相抬高價格;既而又煽風點火,以種種借口迫使買方提價,最后看準時機已到,趁勢坐取漁人之利。
兩敗俱傷 1986年,珠海光纖公司在引進光導纖維成套設備中,為掌握國際市場行情,先后同幾家國外公司進行摸底性談判。在對價格、利益做了一番認真比較的基礎上,最后選定與美國ITT公司進行實質性談判。 ITT代表團的業務能力相當高明,特別是其主談判手莫爾,談判幾乎不用語言,全用數字,所有計算無一差錯,看來在談判前是做了大量充分準備的。再看我方代表,并未被對方的盛氣凌人所嚇倒,沒有表現出任何被動,為以最優惠的價格條件達成協議,他們計勝一籌,欲巧妙地利用競爭者之間的矛盾來突破對方的叫價。 珠海光纖公司在前一階段調查摸底中發現,想同中國做光纖生意的外商很多,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競爭,在短時間內完全是買方市場。于是他們決定利用這種競爭來壓價,以實現自己的談判初衷。 在確定與ITT公司談判之后,還同時拉了英國的STC公司談判。這兩家是兄弟公司,其中STC是從ITT分離出去的,但為了各自的利益,手足相煎,形同水火。在一次談判后,英國人故意把兩頁文件遺忘在現場,這是有意留給美國人的,因為兩家公司一直在同一場所與中方談判,英國人在文件上把價格壓得很低,意在使美國人看后知難而退。美國人不知是計,拾到文件后如獲至寶,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最大限度地在價格上做出了讓步,并很快與中方達成協議。1986年7月25日,珠海特區光纖公司與美國ITT公司正式在一份合同上簽了字。根據這份合同,光纖公司引進的ITT型光纖成套設備及其購買的技術專利都達到了世界80年代先進水平,更為引人注目的是中方把美方的報價壓下了186萬美元,為國家節約了一大筆外匯開支,同時也降低了設備購進成本,為企業早日盈利納稅創造了前提條件。 珠海光纖公司關于引進光纖成套設備進行商談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源在于其較好地、適時地運用了“隔岸觀火”之技巧,使美ITT公司與英國STC公司手足相煎,競相壓價,為我方低價買進提供了可乘之機,最終得以坐收漁利。 事實上,在我國外貿體制不完善的條件下,由于各地區在對外進出口過程中,多頭對外,競相削價,互相拆臺,甚至有的企業為掙得些許外匯,競不惜血本地壓價,而無視全局的利益,給國家和企業造成損失的事例屢見不鮮。 上海有家公司,以每公斤6.8美元的價格向歐共體市場出口糖鈉,由于該產品質量可靠,價格合理,公司守合同、講信譽,該公司出口糖鈉在歐共體已經占有較穩定的市場,為相當部分客戶所認同,為國家掙得不少外匯。 后來天津和江蘇兩家公司見出口糖鈉有利可圖,也想趁機撈一把,于是兩公司使出渾身解數,調動各種關系,爭先恐后地去電致函外商,了解有關貿易信息,洽談有關交易條件。 先是天津某公司報價為每公斤5.4美元,江蘇某公司也不甘示弱,為爭得客戶,不惜血本,進一步將價格壓低到每公斤5.07美元。雙方同室操戈,相互殘殺,使外商們得以悠然自得地“隔岸觀火”,待時機一到,外商很快撇開上海與天津兩家公司,與江蘇某公司達成為數65噸的交易,輕而易舉地從中漁利壓價10萬美元。 事情發展到這時,尚未結束。據歐共體市場反傾銷法規定:如果每公斤糖鈉售價低于6.8美元,將要向賣方征交一定數量的“反傾銷稅”,稅率高得讓人咋舌,為此,江蘇省某公司“偷雞不成蝕把米”,又被迫征了一大筆稅金,教訓慘痛。 本交易還有一個嚴重的后果,那就是使我們的競爭對手美國與韓國“趁火打劫”,占據了有利地位,大有“取而代之”的“英雄氣概”。 這個肥水流入外人田的悲慘教訓告訴我們:同室操戈只能是兩敗俱傷,最終給共同的談判對手提供坐收漁利的機會。兄弟同仁應聯手對外,不能急于相煎,為此各方應及時溝通信息,力求避免相互殘殺。
混戰取勝 “因為缺了我” 1992年春節前后,各地電視臺好戲連臺、異彩紛呈,處于興奮之中的國人將電視頻道轉換得像走馬燈一樣,頻頻找樂。 “編輯部的故事,忒哏兒,別換頻道啦。”幾乎是眾口一詞。 電視連續劇《編輯部的故事》嬉笑怒罵,調侃打趣,以其獨特的風格博得國人的青睞,帶給人們陣陣歡樂。尤其是“冷面笑星”葛優和呂麗萍的精彩演出,更博得陣陣喝彩。可是,每次播出之前,總有一段廣告讓人費解: 屋內靜悄悄的,微暗的光線中,葛優躡手躡腳地溜了進來,他走向桌上的一個筒狀物品,伸手欲拿之時,燈光亮了,呂麗萍前來“抓賊”。于是,二人猜拳,葛優輸了,呂麗萍嫣然一笑,抱起那筒狀物而走,燈光下,筒狀物上“百龍礦泉壺”、“因為缺了我”赫然顯現。 “百龍礦泉壺是什么?”、“為何‘因為缺了我’”?中國人開始竊竊私語。 “一元錢買不了一瓶礦泉水,一分錢可買一杯礦泉壺制作的礦泉水”,廣告宣傳使人們明白了,原來礦泉壺是用于制作礦泉水的。 人工制作礦泉水?這不是天方夜譚嗎?礦泉水來自礦泉,它是地下水在漫長的年月里,在地層深處打“游擊戰”、“地道戰”的產物,由于這些“戰斗”,俘獲了地下巖層的礦物成分,才叫做礦泉水。許多礦泉水對人體有益,這是外國人的發現,洋人喝礦泉水,那是一種時髦。有人言之鑿鑿:國外飲礦泉水每年以10%的高速增長。 “百龍”成功地制造出一種含有多種人體所需微量礦物質的人造礦石忒,將自來水注入,集殺菌、凈化、磁化、礦化于一次完成,人造礦泉水出來了。天然礦石難于用水溶解,大自然礦泉水“修煉”千百年方可得道,人造礦泉水巧奪天工,簡直是瞬間完成。 “因為缺了我”,讓人莫名其妙,是葛優因缺少礦泉壺、未飲礦泉水、智力不濟而輸了那一拳?還是因為他輸掉那一拳而深深遺憾?都不是,它只是百龍礦泉壺主孫寅貴與女兒在生活中蹦出來的一句極普通的對話。用這句話為百龍礦泉壺進行廣告定位,是為了引發人們的好奇,還是暗示缺了此壺人們難與大自然的礦泉水進行有效溝通?或者兼而有之,或者還有它意。1000個人可以有1000種理解,不管怎樣理解,借此“炒”出百龍礦泉壺的知名度,目的便達到了。 《編輯部的故事》影響巨大,“因為缺了我”狂轟濫炸,使百龍礦泉壺的名聲在中國大城市中幾乎是家喻戶曉。標價298元1臺,價格并不算低。然而,在北京,平均每天銷量超過千臺;到天津試試,7天狂轟濫炸,各大商場日均銷量分別達到200臺;進軍上海,生產此壺的百龍綠色科技所一位公關人員當眾將黃浦江之渾水灌入壺中,經礦芯濾出一飲而盡,喝得上海人心跳不已,好事的新聞記者爭相傳說,“百龍”進入上海家庭。 綠色科技,綠色革命,靠攏大自然,回到大自然,“不能缺了我”,礦泉壺成了一把“魔壺”。當初,百龍綠色科技所贊助《編輯部的故事》,出資13.5萬元人民幣,現今,有人要出資1000萬元買下百龍礦泉壺的技術,孫寅貴壺主一口回絕。才剛剛幾個月,“百龍”月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 1992年7月20日,是百龍礦泉壺誕生周年紀念日,孫壺主為答謝萬千用戶,出巨款請10多位文藝大腕載歌載舞,借紀念乘勝再“炒”。與此同時,壺價從每只的298元提到312元。是不是名聲大了,人們不再看中“小錢”,提價反倒促得銷量直線上升,以至于出現了北京及外埠的售壺老板云集百龍綠色科技所,央求多給貨,快給貨。“百龍”所乘機又廣告一把:“由于本所生產能力所限,未能滿足“衣食父母”的需求,特向你們陪罪道歉,不過,本所生產能力正在擴大,不久將滿足要求。” “天磁礦泉,天賜良緣(源)” 礦泉壺生產能力不僅在擴大,而且是在膨脹,不過不是一家。就在《編輯部的故事》播放的同時,天磁公司(當時尚為天津磁性材料總廠)推出了“天磁”礦泉壺。大概有“天磁”杯的影響,此壺竟未能及時與“百龍”“炒”一高低。 事情要追溯到1990年。北京亞運會正在舉行,韓國運動員們的反常之舉引起了國內有關方面的關注:他們不僅不飲用其他各種飲料,連瓶裝正宗自然礦泉水也不屑一顧。他們非本國產礦泉壺中之礦泉水不飲。“天磁”廠廠長林永寧不聲不響地飛往韓國,對當地的礦泉壺與市場做了一番深入研究。 回到公司,經一番研討,礦泉壺攻關小組得出結論:自來水在常溫下營養最充分;冰點以下,水中礦物質沉淀;燒至沸點,營養成分蕩然無存,且鐵銹、水垢懸浮物依然存在。要改變民族飲水習慣,要引導人們的消費。于是經努力攻磁,采用雙重磁化裝置、特殊配制人工礦石的天磁礦泉壺研制出來了。 盡管在大“炒”知名度上,“天磁”壺可能比“百龍”壺慢了節拍,但在“天磁”壺特殊配制人工礦泉水的宣傳上,他們卻獨領風騷:經此壺濾制的自來水中,溶有人體所需要的鋰、鍶、鋅、碘等微量元素。鋰能調節神經活動,幫助血液循環;鍶能防止骨骼老化,保持細胞活力;鋅能幫助兒童長身體,有益于人腦;碘可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抵抗力。 1992年初夏,一場短兵相接的礦泉壺大戰首先在北京、天津地區拉開帷幕。“百龍”控制了北京的主要市場,“天磁”則占據了天津的制高點,各自鞏固根據地的同時,又向對方陣地發動攻堅戰、游擊戰,一時間,家庭、單位紛紛購進礦泉壺,人人言談話語涉及礦泉水。“因為缺了我”、“天磁礦泉、天賜良緣(源)”隨處可見。會場擺設、街頭設攤、招待來賓、饋贈親友……有人驚呼:礦泉壺成了當今最大時尚,喝礦泉水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壺戰”興起 礦泉壺深入人心,“壺作坊”諸侯蜂起:“百龍”、“天磁”利用天時、地利、人和擴大戰果之際,忽啦啦又冒出10多把礦泉壺來:海鷹、大地、警通、晶力維、中南、健雄、雄宇……群雄并起,一起攻堅,累壞了壺主,樂壞了商場,誰的走俏,售誰的壺有利可圖,便進誰的壺。竟相比質量,競相比價格,廣告大戰攪得人眼花繚亂。 畢竟“百龍”、“天磁”實力雄厚,各路諸侯稍遜一籌。就在前者暗自得意,后者一籌莫展時,突然從河北遂化殺出一匹黑馬來,富豪礦泉壺主馬鴻鳴拍出100萬元廣告費殺入北京。卡迪拉克豪華轎車在美國也屬高檔,布什總統乘坐的就是此車。而馬壺主一下子租用了10輛超豪華卡迪拉克轎車,以摩托車開道,浩浩蕩蕩,以迎接國賓規格,向首都人民推出了富豪礦泉壺,車隊載著“富豪”字樣,拉著各大商店的銷售人員,神氣活現地出現在中國第一街——長安街上,然后,又繞到二環路上,有模有樣地轉了幾圈。在北京擺足譜后,車隊又殺出北京,向東北的沈陽等地殺去。 “富豪”借卡迪拉克發動凌厲攻勢,一下子轟動北京,成為北京一大新聞,知名度陡漲,當然占得北京市場一席。“百龍”怠慢不得,急忙又甩出60萬元廣告費來抵擋,各路諸侯哪個敢掉以輕心,紛紛增加資金拼命相爭。礦泉壺大戰,成為首都的猴年佳話,一場大戰下來,20萬只礦泉壺在北京扎根落戶,不僅壺主們獲益,還將礦泉水知識“炒”入了百姓心目之中。 礦泉壺市場潛力巨大,猴年各壺主們總共銷出不過30余萬只,而據專家們預測,僅北京一地,就可開發出80萬只的需求量。猴年之戰,只能算小試,雞年才要全面展開大戰。果然,雞年伊始,“富豪”就在沈陽電視臺花了150萬元,買下廣告權,而“警通”壺則將部隊“承包”下來;“百龍”在全面出擊的同時大搞全面招聘人才的公關活動,以圖增強實力,更壯聲威;“天磁”利用自己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銷售“天磁”杯的原有渠道全方位進攻;“中南”在北京鉆空兒,“海鷹”到各地補位;在天津、濟南、太原、青島……礦泉壺正向大中城市全面出擊。 人們普遍認為,“猴”去“雞”來,礦泉壺戰出三大壺主:“百龍”、“天磁”、“富豪”。1993年2月10日,北京爆出一個冷門新聞:三大壺主握手言歡,組建中國礦泉壺聯合會,在大目標上保衛共同利益、共同覆蓋市場;在營銷開拓上,各自以競爭為首、發展自身;在競爭手段上,要防止不公平競爭。 市場競爭總是不如人意,松散的中國礦泉壺聯合會尚未與各路諸侯達成協議,又一匹黑馬沖入陣營,引發新的壺戰。天津礦泉設備廠生產的“雄宇”礦泉壺借廣告宣傳名聲鵲起,“雄宇雄宇、無與倫比”之聲攪得三大壺主心神不寧。 “雄宇”稱雄之術,真正身手不凡。這把在1992年底才投放市場之壺,打出的旗號是3個“唯一”:地質礦產部河南地質科研所用模擬地層的機理,取得“多微人工飲用礦化水研究”成果,獲得國內此項研究唯一專利,“雄宇”礦泉壺是生產廠家與該科研所合作開發出來的;礦泉水的鑒定應由國家地質礦產部、輕工業部、衛生部3家共同進行,“雄宇”礦泉壺被認為是唯一通過三部評審鑒定高科技產品;在“全國礦泉壺群英聚會的第四屆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上,“雄宇”礦泉壺是同行中唯一奪取金獎的產品。 靠著3個“唯一”,靠著地毯式的廣告轟炸,“雄宇”風靡一時,3個月售出2.5萬臺,它倚托天津、進軍北京、東進沈陽、西指石家莊、南下安陽和衡陽,不僅取得了天津市專利局、技術監督局、地礦局、衛生局及市消費者協會聯合推薦產品的地位,而且名聲迅速與三大壺并駕齊驅,形成了“百龍”、“天磁”、“富豪”、“雄宇”四強爭勢,“亞都”、“中南”緊追不舍的局面。 群雄井起,共分天下 礦泉水用冷水直接制成,可謂“冷飲”。像其他冷飲一樣,氣溫越高,冷飲越“熱”,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礦泉壺廣告戰也在“加熱”: “百龍”擺出財大氣粗、坦蕩無私、弘揚礦泉水文化的姿態,在報刊上刊出出人意料的公關廣告:只要接受飲水新觀念,買任何品牌的礦泉壺,“百龍”都愿意送您20元。真有人拿著“天磁”、“雄宇”壺到指定地點領到了“百龍”的獎錢。當然,更多的消費者不好意思買別家壺去領“百龍”的錢。最終大受益仍是“百龍”;礦泉壺銷售驟然升溫,“百龍”深入人心,博得另一番信任。 “天磁”壺3月份榮獲“1993年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4月份,他們發布新聞:重獎此壺發明人20萬元。5月份,他們選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新聞發布會,和中國發明家協會共同向全國發布這一新聞。新聞一經發布,“天磁”壺銷量直線上升,日均突破1000臺。 見諸廣告宣傳,各家側重宣傳自身,一旦進入商場,可就是短兵相接了。1993年5月11日,天津《今晚報》刊登了一則報道:津門礦泉壺大戰短兵相接令八方欲購者陣前兩眼發蒙。報道說:“連日來,集中在本市銷售的‘百龍’、‘天磁’、‘雄宇’、‘富豪’四大礦泉壺促銷活躍、各不相讓,已經短兵相接;消費者反映聞各家說法如雷貫耳,不知該買誰的好。”報道還說:“記者在華聯商廈、百貨大樓等幾大商場內看到,幾大礦泉壺一字排開,宣傳橫標一個比一個大,凡有購壺者,幾家身佩綬帶的扎伊爾小姐便爭相介紹。各家近日見諸傳媒的廣告已明顯‘撕破’臉皮。” 何謂“撕破”臉皮?首都一些大報的諸多分析報道中引用材料明槍暗箭,實在耐人尋味。 一家大報明確指出:“最早利用模擬地層的機理生產人工礦泉水的思路是由地礦部河南地質研究所及有關單位提出的,并經過6年的潛心研究,終于完成了該科研成果,于1992年2月13日在京召開的有地礦部、輕工部、衛生部14名專家參加的科技成果鑒定會,認為這一成果解決了礦物速溶和規定時間內水質達標難題,并于1992年7月1日獲得中國專利。河南地質科研所又與天津礦產礦泉水設備廠合作開發出‘雄宇’牌新一代礦泉壺,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據了解,現中國獲此專利的僅有河南科研所一家,獲得該所專利使用權的也僅有幾家。” 另一家大報所載文字則暗中敲打:“專利侵權嚴重。獲得河南地礦所‘多微人工飲用水研究’專利技術使用權的單位僅有13家,而其他某些生產企業礦化技術從何而來,耐人尋味。” 還有一家大報的文章是公開指責:“據地礦部的其他人士介紹,按照我國的現行作法,礦泉水的鑒定應由地礦、輕工、衛生三部共同進行。但是目前只有天津的‘雄宇’被認為是唯一通過三部評審鑒定的高科技產品。那么其他產品的‘關’是誰把著,根據又是什么?” 也有的大報為廠家張揚金牌:“‘雄宇’靠3倍的質量奪得第四屆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同行唯一金獎,并獲‘中國旅游購物第一’,一舉奪得國家旅游局等4個部門聯合頒發的天馬獎、金杯獎和最暢銷獎。” “百龍”、“天磁”急了,針對明槍暗箭,他們也放出了暗箭明槍。天津的一家報刊出了《天磁礦泉壺、百龍礦泉壺公開信》,該信稱:“某一項技術專利,不是這一類產品進入市場的唯一依據,我們在自己的礦泉壺上也取得了數項國家專利,但我們并沒有侵害報刊文章中提到的河南某科研所的專利”;“我們的產品推出前已經過地礦部、衛生部、輕工部所屬科研機構的權威技術鑒定,并被定為國內先進水平,還數十次獲國際、國內金銀大獎”;《北京晚報》廣告載:在全國礦泉壺主群英聚會的“第四屆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上”,××礦泉壺榮獲本屆大會同類產品金獎。事實是:該博覽會天磁、百龍兩家中國最大的、多次榮獲國際金獎的礦泉壺企業均未參加。因此“全國礦泉壺主群英聚會”的說法不能成立;“那家礦泉壺廠在印有國家地質礦產部的廣告中稱:該礦泉壺獲92年中國旅游購物節最暢銷獎,質量如何可想而知了”,“我們保留對一些給我們造成巨大名譽、經濟損失的新聞報道起訴的權利。” 明槍暗箭,暗箭明槍,孰是孰非,一時難以斷定。不過,交戰雙方倒是達成一項共識,為“雄宇”叫好的文章倡導實行“人造礦泉生產許可證制度”,“抓緊人造礦泉的全國行業標準制訂工作,并盡快予以公布”;“天磁”、“百龍”的《公開信》呼吁:“盡快成立專門機構,制訂礦泉壺生產、科研、檢測統一標準”,“愿率先接受國家統一標準的檢測制約。”如此看來,礦泉壺大戰未必不是件好事,它打出的不僅是國民的保健意識、飲水新觀念,它還可能打出高質量、高標準的礦泉壺產品。 有人撰文稱:“礦泉壺走俏是公關策劃、廣告宣傳的一個成功范例,是有心人‘炒’出來的。”這話不無道理,確實,礦泉壺市場就是靠廣告大戰開發出來的。但是,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反正有資料表明,經滅菌化、礦化、磁化、凈化“四化”處理之水喂養試驗,受試動物心臟、肝臟、腎臟酶活性普遍提高,體中衰老物質脂褐素明顯受到抑制。有統計數字表明,我國廣大地域的天然水質低下,24%的人口飲用水質不良,若水的“四化”實現,對國人無異是個福音。 改進水質、促進健康、綠色革命,這是導致礦泉壺大戰的深層原因。據了解,目前我國的礦泉壺生產廠家已近60家,年產50萬只以上,還有近百家看好這方廣闊市場,躍躍欲試。有人預測,兩三年內,礦泉壺生產廠家可達200余家,真正的礦泉壺“大戰”還在日后。只有經過“大戰”,礦泉壺才能“飛人尋常百姓家”。
美國崛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英國,法國為首的協約國,和以德國和奧匈帝國為首的同盟國,在歐洲大陸展開了,曠古未有的大廝殺,很長時間,勝負未分. 在這很長時間里,美國隔著大西洋“觀火”他按兵不動,為什么?因為他采取了這樣一種策略,他一直喧稱保持中立政策,既不偏向協約國,也不偏向同盟國,而是抓緊時間和這兩大集團做生意,大發戰爭橫財,按照當時美國總統說:和平而體面的征服外國市場,是美國合理的壯志雄心,他認為這是美國占領歐洲市場的絕佳機會。因為兩大集團忙于廝殺,完全的投入了戰爭,他的整個國家機器,全部是為了戰爭而運轉,這個時候誰都需要美國 的鋼鐵,需要美國的化工原料,需要美國的一切戰爭物資,美國就借這個機會趁機占領了整個歐洲市場,在戰爭開始之前,美國還是一個負債的國家,而戰爭之后,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從自己戰前的外債60億美元,到了戰爭結果的時候他自己發放外債103億美元,當時整個協約國,同盟國都需要從美國買東西,買戰略物資,美國當時國內只有19億美元的黃金儲備,而一站之后美國到達了45億美元的黃金儲備,這個數字是多少呢?是當時世界黃金儲備總量的二分之一,美國可以說是一戰爆富,但是這還不夠,戰爭還在繼續下去,歐洲還在流血,流到最后----到了1917年,美國看看形式差不多了,整個同盟國的首腦國家德國,已經再沒有力量打下去了,美國覺得時機成熟了,隔岸觀火也看夠了,美國決定參加一次大戰,這已經是一次大戰的尾聲,所以說美國向德國,同盟國喧戰,其實這個時候他是在打一只死老虎,隨著美國的喧戰,美國參加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迅速垮臺,一次大戰結束。 這次大戰結束后,美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在戰前,原來顯得比他更強的國家,比如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不管是勝利的一方,還是失敗的一方,全都變成了世界上的二流強國,只有美國這一個國家成為了一流強國。 這個事情過了大約20年的時間,二次大戰爆發,二次大戰爆發之后,美國人采用的還是這個辦法,什么辦法呢?繼續隔岸觀火,而這次他是隔著兩個大洋的岸來觀火,西邊隔著太平洋,東邊隔著大西洋,他隔著這兩岸,看著兩岸的戰火,歐洲的戰火和亞洲的戰火,美國人看夠了,于是等待時機,什么時機呢?日本人偷襲了珍珠港,給了美國參戰的借口,美國正式參戰,然后在這場戰爭后,美國徹底的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強國,所以美國的整個崛起過程就是一個隔岸觀火的過程 美國利用自身的地理優勢與兩次大戰遠隔重洋,避免了戰爭帶來的最大損失,這就是“隔岸”。而在一旁,靜靜的觀看戰爭的變化,尋找最恰當的出手時機,這就是觀火,美國運用了隔岸觀火一計,一步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陽乖序亂,陰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