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盡心章句下第三十七節譯文及注釋
-
查閱典籍:《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三十七節」原文
譯文 萬章問:“孔子在陳國時說:‘為什么不回去呢?我的那些學生弟子狂放不羈然而卻倨傲怠慢,不斷進取卻沒有忘掉根本?!鬃釉陉悋?,怎么會想到在魯國的那些狂士呢?” 孟子說:“孔子認為‘如果不能得到言行不過激也不保守的相從方法,那必然只好狂放不羈或者是拘謹正直?狂放不羈者有進取精神,拘謹正直者有所不為也?!笨鬃与y道不想言行不過激也不保守的相從方法嗎?因為不可以必然得到,所以取其次。” 萬章又問:“冒昧地請問什么樣的人才稱為狂放不羈呢?” 孟子說:“比如琴張、曾皙、牧皮這一類的人,孔子就叫他們是狂放不羈的人。” 萬章又問:“為什么說他們狂放不羈呢?” 孟子說:“他們志向大而自滿,動不動就說‘古代的人怎樣,古代的人怎樣?!贸5揽疾焖麄兊男袨閰s發現他們的言談掩蓋不了他們的行為。真正狂放不羈的行為他們又得不到,想得到那些不屑于不潔之士做朋友,就是拘謹正直,這比狂放不羈又差一等了??鬃诱f:‘路過我家門口而不進我的房中,我并不感到遺憾,這些人只是滿足于鄉鎮里的愿望,是對天地、國家發展規律的傷害?!薄 ∪f章又問:“什么樣的人稱為是滿足于鄉鎮里的愿望的人呢?” 孟子說:“什么是志向大而自滿?就是言談不顧及行為,行為不顧及言論,他們動不動就說:‘古代的人怎樣,古代的人怎樣?!麄冏约旱男袨閰s為什么如此孤獨冷漠呢?生在這個世界上,行為于這個世界上,好好地活著就可以了。曲意逢迎獻媚于世俗的人,就是只有鄉鎮里的愿望的人。” 萬章又問:“全鄉鎮里的人都稱贊有愿望的人,所到之處無人不是有愿望的人,孔子卻認為他們是對天地對國家發展規律的傷害,這是為什么呢?” 孟子說:“想否定他們卻舉不出什么過錯,想諷刺他們卻無法諷刺,他們和同于市俗,融合于污濁的社會,住在那里好象是忠實誠信,行為方式好象是很廉潔,大家都喜歡,自以為是,但卻進入不了堯、舜的人生道路,所以稱他們是‘對天地對國家發展規律的傷害’的人。孔子說:‘我羞恥于似是而非的人,羞恥于莠草,害怕它們混淆了真正的禾苗;羞恥于巧言令色的人,害怕他們混淆了最佳行為方式;羞恥于尖酸刻薄巧言善辯的人,害怕他們混淆了真正的誠信;也羞恥于那鄭國的音樂,害怕攪亂了真正的雅樂。我羞恥于那紫色,害怕它們搶奪了朱紅色的地位。也羞恥于只有鄉鎮里的愿望的人,害怕它們傷害了國家發展的規律?!又灰祷氐街卫淼母旧暇托辛?。治理正確了,那么百姓就會興盛起來,百姓興盛起來,就不會有邪惡的念頭了?!?/p>
注釋1.陳:周代的一個諸侯國,故都在今淮陽縣。2.盍:《左傳·桓公十一年》:“盍請濟師于王?”《左傳·成公六年》:“子盍從眾?”《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子盍詰盜?”《論語·顏淵》:“盍徹乎!”《國語·晉語一》:“盍殺我?”《孟子·梁惠王上》:“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薄队衿罚骸邦?,何不也?!边@里用為“何不”之意。3.黨:《周禮·大司徒》:“五族為黨?!弊ⅲ骸鞍偌冶嬲f得其黨?!薄墩撜Z·里仁》:“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鄉黨》:“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薄抖Y記·仲尼燕居》:“黨正,各掌其黨之政令教治?!薄抖Y記·坊記》:“睦于父母之黨?!薄顿Y治通鑒》:“操當以肅還付鄉黨。”這里用為朋輩之意。指意氣相投的人。4.狂:《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幼而狂?!薄墩撜Z·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薄墩撜Z·泰伯》:“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边@里用來形容志向遠大,狂放不羈的形態。5.簡:《詩"邶風"簡兮》:“簡兮簡兮,方將萬舞?!薄墩撜Z·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薄睹献印るx婁下》:“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薄盾髯印ぷh兵》:“簡禮賤義者,其國亂。”這里用為怠慢、倨傲之意。如:簡侮(輕侮)、簡薄(鄙薄輕視)、簡倨(猶高傲)、簡恣(簡慢放肆)、簡褻(怠慢,失敬不恭)、簡弛(惰慢弛廢)、簡怠(怠慢)等。6.狷:《國語·晉語二》:“小心狷介,不敢行也?!薄秶Z·楚語》:“彼其父為戮于楚,其心又狷而不挈。”《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薄都崱ぞ€韻》:“狷,有所不為也?!边@里用為拘謹、正直之意。7.琴張:疑即子張,子張:姓顓(zhuan)孫,名師,字子張??鬃拥膶W生。春秋末陳國陽城(今河南省淮陽)人。少孔子四十八歲。8.牧皮:人名,事跡不詳,疑是孔子的學生,所以孟子將他們列在一起。9.嘐:(ciao驕)《說文·口部》:“嘐,夸言也?!边@里用為自滿,大言不慚之意。10.夷:《易·明夷·辭》:“明夷,利,艱貞。”《詩·小雅·節南山》:“式夷式已,無小人殆。”《詩·大雅·瞻卬》:“蟊賊蟊疾,靡有夷屆?!泵珎鳎骸耙模R病!编嵭{:“天下騷擾……於民如蟊賊之害禾稼然,為之無常,亦無止息?!薄独献印な恼隆罚骸耙曋灰娒灰?,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王弼注:“無狀無象無聲,故能無所不通,無所不往,不得而知。”《逸周書·武穆》:“昭天之道,熙帝之載,揆民之任,夷德之用。”孔晁注:“夷,常?!薄恶R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德經》作:“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薄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罚骸巴鯓O之傳言,是夷是訓,于帝其順?!边@里用為形容無狀無象無聲之“道”之平常、常法、常道之意。11.原:古通愿。愿:《大戴禮記·官人》:“言願以為質。”《論語·陽貨》:“鄉愿,德之賊也。”《孟子·公孫丑上》:“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愿之乎?”《史記·項羽本紀》:“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边@里用為愿望、希望之意。12.賊:《詩·大雅·抑》:“不僭不賊,鮮不為則?!薄蹲髠鳌の墓四辍罚骸皻t為賊?!倍蓬A注:“毀則,壞法也?!薄独献印ち逭隆罚骸肮室灾侵螄?,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薄墩撜Z·先進》:“賊夫人之子!”《論語·陽貨》:“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薄肚f子·秋水》:“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薄盾髯印ば奚怼罚骸昂α紴橘\?!薄墩f文》:“賊,敗也?!边@里用為傷害、坑害之意。13.閹:這里用為曲意逢迎之意。14.惡:(wù務)《詩"鄭風"遵大路》:“無我惡兮,不寁故也!”《老子·二十章》:“美之與惡,相去若何?”《論語·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孟子·公孫丑上》:“無蓋惡之心,非人也?!薄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罚骸按税偈乐苟w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集韻·莫韻》:“惡,恥也?!边@里用為羞恥、羞愧之意。15.經:《易·頤·六二》:“顛頤,拂經于丘頤,征兇。”《詩·大雅·靈臺》:“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曰成之?!薄稌ぶ芄佟罚骸罢摰澜洶?,燮理陰陽?!薄兑住ね汀は蟆罚骸霸评?,屯,君子以經綸?!薄吨芏Y·天官·太宰》:“以經邦國,以治官府?!辟Z公彥疏:“經者,所以經紀為名,故云經?!薄蹲謪R·糸部》:“經,經理?!边@里用為治理、度量之意。經綸,唐玄應《一切經言義》卷一:“綸,經理也。”這里用為治理之意。
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士狂簡,進取,不忘其初?!鬃釉陉悾嗡剪斨袷??”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獧乎!狂者進取,獧者有所不為也’??鬃迂M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p>
“敢問何如斯可謂狂矣?”曰:“如琴張、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矣。”
“何以謂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
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曰:“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于世也者,是鄉原也。”
萬章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
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鬃釉唬骸異核贫钦撸簮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臃唇浂岩印=浾?,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