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萬章章句下第三節譯文及注釋
-
查閱典籍:《孟子》——「孟子·萬章章句下第三節」原文
譯文 萬章問:“冒味地請問互助合作的意思?” 孟子說:“不要挾強迫長輩,不要挾強迫尊貴的人,不要挾強迫兄弟而互助合作。所謂互助合作,是看其人生規律,因此不可以有要挾強迫的因素在里面。孟獻子,是擁有兵車百乘的世家,有互助合作的五個人,樂正裘、牧仲、其他三個人的姓名我忘記了,孟獻子和這五個人互助合作,是不提獻子家的地位的。這五個人如果也看重獻子家的地位,就不會與他互助合作了。不僅是擁有兵車百乘的世家如此,即使小國的國君也有這個問題。費惠公說:‘我對于子思,看成是老師;我對于顏般,則是互助合作關系;王順、長息則是侍奉我的臣子。’不僅是小國的君主如此,即使是大國的君主也有這個問題。晉平公對于亥唐這個人,叫他進去就進去,叫他坐下就坐下,叫他吃飯就吃飯,哪怕是粗茶淡飯,從不會不吃飽,因為不敢不吃飽。然而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并不與他共居官位,不與他共理政事,不與他共享俸祿。這只是讀書人對賢者的尊敬,不是王公對賢者的尊敬。舜去進見帝堯,帝堯讓女婿住在備用的房間里,也宴請舜,互為賓主,這是天子跟普通人互助合作的行為方式。以職位低的人尊敬職位高的人,就稱為尊重貴人。以職位高的人尊敬職位低的人,就稱為尊敬賢人。尊重貴人,尊敬賢人,其行為方式都是一樣的。”
注釋1.友:《易·損·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系邦國之民……八曰友,以任得民。”鄭玄注:“友,謂同井相合耦耡作者。”《論語·為政》:“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孟子·滕文公上》:“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趙岐注:“‘出入相友’,相友耦也。”《釋名·釋言語》:“友,有也,相保有也。”這里用為互助合作之意。2.挾:《孟子·盡心上》:“挾貴而問,挾賢而問,挾長而問。”《戰國策·秦策一》:“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這里用為要挾、強迫別人服從之意。3.孟獻子:人名,魯國的大夫,叫仲孫蔑。4.費惠公:周朝所封的一個小國的春秋時的一個國君。5.樂正裘、牧仲、顏般、王順、長息:皆人名。6.亥唐:人名,晉國人。
萬章問曰:“敢問友。”
孟子曰:“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孟獻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樂正裘、牧仲,其三人,則予忘之矣。獻子之與此五人者友也,無獻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獻子之家,則不與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為然也。雖小國之君亦有之。費惠公曰:‘吾于子思,則師之矣;吾于顏般,則友之矣;王順、長息則事我者也。’非惟小國之君為然也,雖大國之君亦有之。晉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則入,坐云則坐,食云則食。雖疏食菜羹,未嘗不飽,蓋不敢不飽也。然終于此而已矣。弗與共天位也,弗與治天職也,弗與食天祿也,士之尊賢者也,非王公之尊賢也。舜尚見帝,帝館甥于貳室,亦饗舜,迭為賓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貴貴、尊賢,其義一也。”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