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萬章章句上第二節(jié)譯文及注釋
-
查閱典籍:《孟子》——「孟子·萬章章句上第二節(jié)」原文
譯文 萬章問:“《詩經(jīng)》上說:‘娶妻應(yīng)該怎么辦?必須要稟告父母。’如果這話是真的,大舜是應(yīng)該最遵守這句話。可是大舜沒有報告父母就娶妻了,這是為什么呢?” 孟子說:“稟告了父母就娶不到妻子了。男女結(jié)合成家,是人生的重大倫常。如果稟告了,就要廢棄這個倫常,從而就會怨恨父母,所以大舜沒有報告父母。” 萬章說:“大舜不稟告父母而娶妻,我已經(jīng)聽懂其中的緣故了;帝堯嫁女兒給大舜而不稟告舜的父母,這又是為什么呢?” 孟子說:“帝堯也知道如果告訴了舜的父母就不能把女兒嫁給舜了。” 萬章說:“父母叫舜去整修谷倉頂,然后撤掉了梯子,父親瞽瞍放火焚燒谷倉。要舜去淘井,瞽瞍一出井就堵塞蓋住了井口。舜的弟弟象說:‘謀害舜都是我的功績,牛羊分給父母,糧倉分給父母,盾和戈歸我,琴歸我,雕漆的弓歸我,兩個嫂嫂讓她們侍候我睡覺。’象走進(jìn)舜的屋子,舜卻安坐在床上彈琴。象說:‘我想你想得好苦啊。’但神色慚愧。舜說:‘我心里想的唯有臣子和百姓,你就協(xié)助我管理他們吧。’我不明白,舜難道不知道象要謀殺他嗎?” 孟子說:“怎么會不知道呢?象憂愁他也憂愁,象高興他也高興。” 萬章說:“那么,舜是假裝高興嗎?” 孟子說:“不。從前有人送條活魚給鄭國的子產(chǎn),子產(chǎn)叫管理池沼的人把魚養(yǎng)在池塘里,管池沼的人卻把魚煮來吃了,卻向子產(chǎn)匯報說:‘剛放它時,好象犯人一樣死氣沉沉的,過了一會,就歡樂起來,很快就悠然游往水深處而找不見了。’子產(chǎn)說:‘它得到它所在的地方了,它得到它所在的地方了。’小吏退出后,對人說:‘誰說子產(chǎn)很有智慧?我已經(jīng)把魚煮熟吃了,他還說,它得到它所在的地方了,它得到它所在的地方了。’所以對君子可以欺騙其方正,卻難以蒙蔽他離開正道。象用敬愛兄長的辦法來欺騙舜,所以舜真誠地相信而感到高興,怎么能說是假裝的呢?”
注釋1.懟:(dui對)《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死誰懟。”《谷梁傳·莊公三十一年》:“力盡則懟。”《說文》:“懟,怨也。”《漢書·外戚傳》:“懟以手自搗。”《廣雅·釋詁四》:“懟,恨也。”這里用為怨恨之意。2.廩:(lin凜)《詩·周頌·豐年》:“亦有高廩。”《周禮·廩人》注:“盛米曰廩。”《公羊傳·桓公十四年》:“御廩者,粢盛委之所藏也。”《荀子·榮辱》:“余刀布,有囷廩。”《漢書·五行志》:“御廩,夫人八妾所舂米,藏以奉宗廟也。”這里用為米倉之意。3.捐:《谷梁傳·宣公十八年》:“捐殯。”《說文》:“捐,棄也。”按:“糞除穢污謂之捐。故寺人謂之中涓。以涓為之。”《漢書·食貨志》:“而國無捐瘠者。”孟康曰:“捐,謂民有饑相棄捐者,或謂貧乞者謂捐。”《后漢書·列女傳》:“捐金于野。”這里用為舍棄之意。捐階:撤掉梯子之意。4.揜:(yan掩)《禮記·中庸》:“誠之不可揜,如此夫。”《禮記·檀弓》:“廣輪揜坎。”《禮記·王制》:“諸侯不揜群。”《荀子·富國》:“出入相揜。”這里用為掩蓋、掩藏之意。5.象:人名,舜的同父異母之弟。6.謨:(mo莫)《爾雅·釋詁》:“謨,謀也。”《淮南子·脩務(wù)》:“周爰諮謨。”陸機(jī)《辯亡論下》:“遂獻(xiàn)宏謨。”這里用為計謀,謀略之意。7.弤:(di抵)《廣韻·薺韻》:“弤,《埤蒼》云,舜弓名。”《類篇·弓部》:“弤,畫弓也。”這里用為漆成紅色的弓之意。8.校人:《周禮·校人》:“六廄成校。”《左傳·成公十八年》:“校正屬焉。”這里用為管理池沼的小吏之意。9.圉:(yu雨)《爾雅》:“圉,禁也。”《周書·寶典》:“不圉我哉!”《太玄·卷三疆》:“終莫之圉。”《管子·輕重甲》:“守圉之國,用鹽獨甚。”《莊子》:“其來不可圉。”《說文》:“圉,囹圉,所以拘罪人也。”本義為監(jiān)押之意,這里用比喻為如犯人被監(jiān)押而死氣沉沉的樣子之意。
萬章問曰:“詩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
萬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則吾既得聞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
曰:“帝亦知告焉則不得妻也。”
萬章曰:“父母使舜完廩,捐階,瞽瞍焚廩。使浚井,出,從而揜之。象曰:‘謨蓋都君咸我績。牛羊父母,倉廩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棲。’象往入舜宮,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爾。’忸怩。舜曰:‘惟茲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識舜不知象之將殺己與?”
曰:“奚而不知也?象憂亦憂,象喜亦喜。”
曰:“然則舜偽喜者與?”
曰:“否。昔者有饋生魚于鄭子產(chǎn),子產(chǎn)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chǎn)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謂子產(chǎn)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彼以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偽焉?”
古文典籍
- 「詩經(jīng)」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jīng)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jīng)」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jīng)」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guī)」
- 「金剛經(jīng)」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jīng)」
- 「戰(zhàn)國策」
- 「地藏經(jīng)」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jīng)」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xù)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jīng)」
- 「四十二章經(jīng)」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xùn)」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黃帝四經(jīng)」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xùn)」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nóng)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
- 綠槐煙柳長亭路,恨匆忙分離去
- 一樹斜陽蟬更咽,曾綰灞陵離別
- 滿羅衫是酒,香痕凝處,唾碧啼紅相半
-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 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fēng)吹折
-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