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_德經第五十章評析
-
對于此章中“以其無死地”一句,莊子是這樣解釋的:“子列子問關尹曰:‘至人潛行不窒,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栗。請問何以至此?’關尹曰:‘是純氣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蛉羰钦?,其天守全,其神無隙,物奚自入焉?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是故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傷也。’”這句話對老子的“以其無死地”是一個很好的注腳,只要人能夠依照天道行事,那么外患就不能侵入其身,他就不會走向死亡的領域。所以任繼愈先生說:“老子看來,這個世界到處埋伏著危險,生命隨時受到威脅。他主張處處小心,不要進入危險范圍,只有無所作為,才最安全,最足以保全性命?!保ā独献有伦g》)老子生逢亂世,他看到人生危機四伏,生命安全隨時隨地受到威脅,因此他主張不要靠戰爭、搶奪來保護自己,不要以奢侈的生活方法來營養自己,而是清靜無為、恪守“道”的原則,他不妄為,不傷害別人。別人也找不到對他下手的機會,這就可以排除造成人們壽命短促的人為因素。老子以本章文字對人們進行勸說,希望人們能夠做到少私寡欲,清靜質樸、純任自然。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