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占一絕(壯別天涯未許愁)創作背景
-
這是李大釗同志于1916年春在日本寫的一首詩。當時的中國正是“風雨如磐”的時代,1915年12月,竊國大盜袁世凱在日美帝國主義的慫恿、支持下,廢除了共和體制,登基稱帝。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立即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反對。保衛共和、反對帝制的浪潮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12月25日,云南宣布獨立,都督蔡鍔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點燃了護國戰爭的烈火。正在日本留學的李大釗同志,聞訊深受鼓舞,放棄學業考試,立即回國,準備參加討袁護國運動。但他回到上海不久,袁世凱就被迫取消了帝制,于是李大釗又返回日本。當他到了日本江戶時,恰逢他的摯友幼衡準備回國。大釗同志在為幼衡送行時,口占這首絕句,抒發了對中國政局黑暗腐敗的憤激不滿的愛國主義的思想,表現了他為重建神州而矢志奮斗的堅定信念。【口占一絕】
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
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筑神州風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