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臣怨賞析
-
農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本詩為作者《系樂府》十二首中第九首。其總序云:“天寶辛未中,元子將前世嘗可嘆者,為詩十二篇,為引其義以名之,總命曰《系樂府》。古人詠歌不盡其情聲者,化金石以盡之。其歡怨甚邪戲盡歡怨之聲者,可以上感于上,下化之下,故元子系之”。本詩假托寫一前世可嘆之事,以古諭今。詩歌前六句寫朝廷失政,導致天怒人怨,上天為警示人間,狂風暴雨以及各種自然災異屢屢出現,而“人主”卻深居宮中無從得知。農臣滿腔怨氣,想要“干人主”以申訴,“將論”、“欲說”點明農臣之怨的具體內容及怨之多。“巡回”四句,寫農臣無法“干人主”而在宮門外徘徊,因無法向“人主”吐訴自己的怨氣而痛哭于都市,“淚盡”無奈而歸鄉里,深刻揭露了當時朝廷言路壅塞,下情不能上達的弊端。最后二句,希望詩能夠被采詩者采得,傳知“人主”,以補時政之缺,達到“感于上”“化于下”的目的。
不識天地心,徒然怨風雨。
將論草木患,欲說昆蟲苦。
巡回宮闕傍,其意無由吐。
一朝哭都市,淚盡歸田畝。
謠頌若采之,此言當可取。
全詩語言古樸,以古諭今,但也流露了儒家“天人感應”的思想,這是我們在理解這首詩時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