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

隋書_列傳卷十七部分譯文

查閱典籍:《隋書》——「隋書·列傳卷十七」原文

○韓擒虎  韓擒虎,字子通,河南東垣人,后遷居到新安。  他的父親韓雄,以勇猛有氣節(jié)而聞名,在北周做官,官職到大將軍、洛陽、虞州等八州刺史。  韓擒虎年少時,粗獷豪邁,以有膽識和謀略而著稱,體貌魁梧偉岸,有一副英雄豪杰的儀表。  他又喜歡讀書,經(jīng)書、史書、百家之言都略知大旨。  周太祖看見他后認為他很獨特,就讓他與太子們一起游玩。  后來,因為立了軍功,授官職為都督,新安太守,慢慢地提升到儀同三司,世襲新義郡公。  武帝攻打齊國,齊將獨孤永業(yè)鎮(zhèn)守金墉城,韓擒虎說服他投降。  進軍平定范陽,他又被加授上儀同,授官職為永州刺史。  陳國軍隊逼進光州城,韓擒虎以行軍總管之職打敗了他們。  又跟從宇文忻平定合州。  高祖作丞相后,他為合州刺史。  陳國將領甄慶、任蠻奴、蕭摩訶等互相聲援,多次侵犯江北,先后侵入北周邊界。  韓擒虎多次挫敗他們的銳氣,使陳國士氣大喪。  隋文帝開皇初年,文帝暗中懷有吞并江南的志向,認為韓擒虎有文武之才,平素很有名氣,于是就授他為廬州總管,委韓擒虎以平定陳國的重任,很是叫敵人懼怕。  等到大規(guī)模攻打陳國,以韓擒虎為先鋒,他率領五百士卒夜里渡江,襲擊采石,守城的陳軍都醉了,韓擒虎于是就攻取了它。  進攻姑蘇,半天時間就攻了下來,緊接著又奪取了新林。  江南的老百姓平常聽到他的威名、信譽,都來軍門拜見他,晝夜不斷。  陳國人非常害怕,他們的將領樊巡、魯世真、田瑞等陸續(xù)投降了韓擒虎。  晉王楊廣把這些情況奏報給高祖,高祖聽后非常高興,大擺宴席犒賞群臣。  晉王派遣行軍總管杜顏與韓擒虎會合,步兵和騎兵達兩萬人。  這時,陳叔寶派領軍蔡征鎮(zhèn)守朱雀航,聽說韓擒虎將到,眾士兵因害怕韓擒虎而潰逃。  任蠻奴被賀若弼戰(zhàn)敗,丟下軍隊向韓擒虎投降。  韓擒虎以精銳的騎兵五百人直攻朱雀門。  陳國士兵打算迎戰(zhàn),任蠻奴指著他們說:“我尚且投了降,你們還干什么!”大家都紛紛潰散逃走。  于是平定金陵,活捉陳國國君陳叔寶。  當時賀若弼也有一部分功勞。  于是皇帝就下詔對晉王說:“這兩個人,深謀大略,在東南防備侵犯之敵,我本委任他們,平定東南,安撫百姓,一切都跟我想的一樣。  九州不統(tǒng)一,已經(jīng)有幾百年了,憑他們這些名臣的功勞,來完成太平盛世的大業(yè),天下大事,還有什么能超過這些呢?聽到這情況感到很欣慰,實在是很高興。  平定江南,是這兩個人的力量啊!”于是賞賜絹帛萬段。  隨后又下詔對韓擒虎、賀若弼二人說:“你們揚國威于萬里之外,宣揚教化于江南一隅,使東南百姓從水深火熱中擺脫出來,幾百年的敵人十來天的時間就清除干凈,這只是你們的功勞啊。  你們高高的名聲塞于宇宙,昌盛的大業(yè)顯耀于天地,遠聽前世古人之事,很少與你們能夠匹敵。  軍隊凱旋,知道為期不遠了,我很想念你們,度日如年。”等到回到京城,賀若弼和韓擒虎在皇上面前爭功,賀若弼說:“我在蔣山殊死作戰(zhàn),打敗敵人精銳的部隊,活捉敵人的勇將,威風大振,于是平定陳國。  韓擒虎并不怎么與敵人交鋒,怎么能與我的功勞相比!”韓擒虎說:“我奉晉王的指示,讓我和你的軍隊合在一起,來攻打陳國都城,你賀若弼竟敢在我前面冒險出兵,一遇到賊人就展開戰(zhàn)斗,致使將士們死傷很多。  我?guī)ьI精銳的騎兵五百人,武器不沾血,就攻下金陵,使任蠻奴投降,捉住陳叔寶,占據(jù)他們的府庫,把他們的巢穴都傾覆了。  賀若弼到晚上,方才叩響北掖門,我打開城門接納他。  他連補救罪過都來不及,怎能與我相比!”皇上說:“你們兩個都應授予特殊功勛。”于是升任韓擒虎為上柱國,賞賜絹物八千段。  后來有司揭發(fā)韓擒虎放縱士兵,淫污陳宮,因犯這罪狀不對他加封爵邑。  以后,突厥來朝拜,皇上對他們說:“你們聽說江南有陳國天子嗎?”他們回答說:“聽說過。”于是皇上讓侍從領突厥使臣到韓擒虎面前,說:“這就是捉獲陳國天子的人。”韓擒虎狠狠地看了他們一眼,他們非常恐懼,不敢抬頭看他,他就是這樣威風凜凜。  另外封他為壽光縣公,食邑一千戶。  以行軍總管的身份屯兵駐守金城,防備胡寇來犯,隨之又授涼州總管之職。  不久,韓擒虎被皇上征召回到京城,皇上在內(nèi)殿設宴款待,恩禮很厚。  不久,他鄰邊的老婦人看見他的門下儀仗很盛大,同王宮一樣,老婦人感到奇怪便問他們。  他們中間有人回答說:“我來迎接大王。”忽然不見了。  又有人病得很厲害,恍恍忽忽地走到韓擒虎家里說:“我想拜見大王。”左右的人問道:“什么王?”回答說:“閻羅王。”韓擒虎的手下侍從想打他,韓擒虎制止他們說:“我生前做到了上柱國,死后能做閻羅王,這已很滿足了。”因此生病,幾天就死了。  死時五十五歲。 ○賀若弼  賀若弼字輔伯,河南洛陽人。  他的父親賀敦,因勇武剛烈而聞名,在北周時任金州總管,宇文護因嫉妒他的才能而陷害他。  臨刑時,賀敦把若弼叫到跟前對他說:“我決心平定江南,但是此志不能實現(xiàn),你應成就我的志愿。  我是因為不慎言而死,你不可不深思。”于是用錐子把若弼的舌頭刺出了血,告誡他說話要謹慎。  若弼年輕時慷慨激昂,胸有大志,驍勇無敵,射箭騎馬技巧嫻熟,通曉撰文,博覽群書,在當時很出名。  周齊王宇文憲聽到后很敬重他的才干,選拔他為記室。  不久,封為當亭縣公,升遷為小內(nèi)史。  周武帝時,上柱國烏丸軌對武帝說:“太子不是帝王之才,我也曾跟賀若弼議論過他。”武帝喚若弼問及此事,若弼知道太子之位不可動搖,恐怕禍及自己,就違心地對武帝說:“皇太子的德望一天比一天高,我沒有發(fā)現(xiàn)他的過錯。”武帝聽后默然不語。  若弼退出后,烏丸軌責備他背叛自己,若弼回答說:“君王做事不密就失去臣子;臣子做事不密就喪失生命,所以不敢隨便議論。”等到宣帝繼位,烏丸軌終究被殺,若弼卻得以免罪。  不久他與韋孝寬一起攻打陳國,攻克了數(shù)十座城,其中若弼攻下的最多,這樣他官拜壽州刺史,改封為襄邑縣公。  高祖擔任北周丞相時,尉遲迥在鄴城反叛,高祖恐怕若弼有變,就派長孫平乘驛馬去替代了他。  高祖稱帝以后,心中就有吞并江南之志,尋找可擔大任之人。  高赹說:“朝臣之中,有文武全才的沒有能比得上賀若弼。”高祖說:“你推薦對了人。”于是拜賀若弼為吳州總管,委托他以平陳之事,若弼欣然接受并以此為己任。  他與壽州總管源雄同為軍事重鎮(zhèn)的長官。  若弼曾贈詩給源雄:“交河有驃騎將軍的帳幕,合浦有伏波將軍的軍營,不要讓麒麟閣上,沒有我們二人的名號。”若弼進獻十條攻陳之策,皇上稱贊不已,賜給他寶刀。  開皇九年(589),大規(guī)模攻陳,高祖任命若弼擔任行軍總管。  準備渡江時,若弼酹酒發(fā)誓說:“我親承皇上旨意,遠振國威,討伐罪人,慰問百姓,剪除殘暴。  悠悠蒼天,浩浩長江,請為我作證。  如果揚善抑禍,大軍就能順利過江;如果事與愿違,就葬身魚腹之中,死而無怨。”當初,若弼請求派遣沿長江防務之兵在辦理換防之時,一定要先聚集在歷陽。  于是士兵廣列旗幟,營幕遍野,陳國認為是隋朝的大軍到了,就調(diào)動國中全部兵馬準備迎敵。  后知這只是駐軍換防,陳國集聚的人馬又散開了。  陳軍習以為常,不再加以防備。  到這時,若弼派大軍橫渡長江,陳國的軍隊一點也沒有察覺。  若弼偷襲陳國的南徐州,攻下此城,活捉了刺史黃恪。  若弼的部隊軍令嚴肅,秋毫無犯,如發(fā)現(xiàn)軍士到民間買酒的,若弼立即將他斬首。  若弼屯兵駐扎在蔣山的白土崗上,陳將魯達、周智安、任蠻奴、田瑞、樊毅、孔范、蕭摩訶等用強兵抵擋,田瑞先進攻若弼的軍隊,若弼打跑了他。  魯達等將輪番進攻,若弼的軍隊屢屢退卻。  若弼估計到其將領驕橫,其士卒懈怠之時,就督促勉勵將士,拼死作戰(zhàn),于是大敗陳軍。  部下開府員明擒拿到蕭摩訶,若弼命令左右推出斬首,可是摩訶神情自若,若弼放了他并且以禮相待。  若弼的軍隊從北掖門進入城內(nèi),當時韓擒虎已經(jīng)捉到了陳叔寶,若弼到時,叫來陳叔寶觀看。  叔寶恐惶得汗流滿面,兩腿戰(zhàn)戰(zhàn)去給若弼下拜。  若弼對他說:“小國的國君向大國的大臣下拜,是禮節(jié)。  到了我朝還不失做一個歸命侯,不要害怕。”若弼怨恨自己沒有擒住叔寶,功在韓擒虎之后,于是同韓擒虎互相責罵,以致拔刀相向。  皇上聽到若弼有功,很高興,下詔褒揚他,這記在《韓擒虎傳》中。  晉王因為若弼在事先決戰(zhàn),違反軍令,于是把若弼交給屬下處分。  皇上讓人乘驛馬召他來,見面時,親自迎接并慰勞他,說:“攻取三吳,是你的功勞。”皇上叫他登上御座,賜給若弼縑帛八千段,授官上柱國,加封宋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給他寶劍、寶帶、金雍瓦、金盤各一個,和雉尾扇、曲蓋,雜采二千段,女樂二部,還賜陳叔寶的妹妹給他做妾,讓他擔任右領軍大將軍,不久拜為右武侯大將軍。  若弼在當時貴極一時,官高位重,其兄賀隆封為武都郡公,其弟賀東封為萬榮郡公,同時擔任刺史、列將之職。  他家中珍寶古玩不計其數(shù),穿綺羅的婢妾有幾百人,當時的人以此為榮。  賀若弼自認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常以宰相自居。  不久楊素擔任右仆射,但若弼仍是將軍,很感不平,形于言表,因此被免去官職,若弼不滿就更深了。  數(shù)年以后,若弼下獄,高祖對他說:“我讓高赹、楊素擔任宰相,你總是揚言說他們兩個僅僅能吃飯罷了,是什么意思?”若弼說:“高赹,是我的朋友;楊素,是我的舅子,我知道他們的為人,的確說過這樣的話。”大臣啟奏若弼怨恨大,按罪當死。  皇上愛惜他曾有功,只是免官為庶民。  一年多后,恢復其爵位。  高祖也猜忌他,不再任用他,然而每當高祖設宴有所賞賜時,給他的賞賜很多。  開皇十九年(599),高祖駕臨仁壽宮,宴請王公大臣,下詔讓若弼作五言詩,他作的詩蘊含憤怨之情,高祖看后寬容了他。  若弼曾經(jīng)遇到突厥使者入朝,高祖賜突厥人射箭,突厥人一射就射中了靶子。  高祖說:“除了賀若弼沒有人能像他這樣善射。”于是叫若弼來射箭,若弼拜了兩拜祝愿說:“我若是赤誠為國的人,就應當一射就中靶子,如果不是這樣,就射不中。”結果一射就中了靶子。  皇上很高興,回過頭對突厥人說:“這個人,是上天賜給我的!”煬帝還在東宮當太子時,曾經(jīng)對若弼說:“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個人都是良將,相比之下誰優(yōu)誰劣呢?”若弼回答說:“楊素是員猛將,不是謀將;韓擒虎是員戰(zhàn)將,不是統(tǒng)帥之將;史萬歲是馬上將領,不是大將才。”太子說:“那么大將是誰呢?”若弼拜后說:“只有靠殿下抉擇了。”若弼的意思是自己是大將。  等到煬帝繼位后,他更加被皇上疏遠猜忌。  大業(yè)三年(607),若弼跟隨皇上到北方巡視,到了榆林。  煬帝設了一個很大的帳篷,那帳篷下可坐幾千人,召見了突厥啟民可汗并設宴款待。  若弼認為這樣太浪費,同高赹、宇文弼等人私下議論皇上過失。  被人奏明皇上,最后因這事被殺,時年六十四歲。

  ○韓擒虎弟僧壽 洪

  韓擒,字子通,河南東垣人也,后家新安。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 將軍、洛虞等八州刺史。擒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又好 書,經(jīng)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見而異之,令與諸子游集。后以軍功,拜都督、 新安太守,稍遷儀同三司,襲爵新義郡公。武帝伐齊,齊將獨孤永業(yè)守金墉城,擒 說下之。進平范陽,加上儀同,拜永州刺史。陳人逼光州,擒以行軍總管擊破之。 又從宇文忻平合州。高祖作相,遷和州刺史。陳將甄慶、任蠻奴、蕭摩訶等共為聲 援,頻寇江北,前后入界。擒屢挫其鋒,陳人奪氣。

  開皇初,高祖潛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聲名,于是拜為廬州 總管,委以平陳之任,甚為敵人所憚。及大舉伐陳,以擒為先鋒。擒率五百人宵濟, 襲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進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聞其 威信,來謁軍門,晝夜不絕。陳人大駭,其將樊巡、魯世真、田瑞等相繼降之。晉 王廣上狀,高祖聞而大悅,宴賜群臣。晉王遣行軍總管杜彥與擒合軍,步騎二萬, 陳叔寶遣領軍蔡徵守硃雀航,聞擒將至,眾懼而潰。任蠻奴為賀若弼所敗,棄軍降 于擒。擒以精騎五百,直入硃雀門。陳人欲戰(zhàn),蠻奴捴之曰:“老夫尚降,諸君何 事!”眾皆散走。遂平金陵,執(zhí)陳主叔寶。時賀若弼亦有功。乃下詔于晉王曰: “此二公者,深謀大略,東南逋寇,朕本委之,靜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 已數(shù)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業(yè),天下盛事,何用過此!聞以欣然,實深慶快。 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賜物萬段。又下優(yōu)詔于擒、弼曰:“申國威于萬里,宣 朝化于一隅,使東南之民俱出湯火,數(shù)百年寇旬日廓清,專是公之功也。高名塞于 宇宙,盛業(yè)光于天壤,逖聽前古,罕聞其匹。班師凱入,誠知非遠,相思之甚,寸 陰若歲。”及至京,弼與擒爭功于上前,弼曰:“臣在蔣山死戰(zhàn),破其銳卒,擒其 驍將,震揚威武,遂平陳國。韓擒略不交陣,豈臣之比!”擒曰:“本奉明旨,令 臣與弼同時合勢,以取偽都。弼乃敢先期,逢賊遂戰(zhàn),致令將士傷死甚多。臣以輕 騎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蠻奴,執(zhí)陳叔寶,據(jù)其府庫,傾其巢穴。弼至 夕,方扣北掖門,臣啟關而納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與臣相比!”上曰:“二將 俱合上勛。”于是進位上柱國,賜物八千段。有司劾擒放縱士卒,淫污陳宮,坐此 不加爵邑。

  先是,江東有謠歌曰:“黃斑青驄馬,發(fā)自壽陽涘。來時冬氣末,去日春風始。” 皆不知所謂。擒本名豹,平陳之際,又乘青驄馬,往反時節(jié)與歌相應,至是方悟。 其后突厥來朝,上謂之曰:“汝聞江南有陳國天子乎?”對曰:“聞之。”上命左 右引突厥詣擒前,曰:“此是執(zhí)得陳國天子者。”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 視,其有威容如此。別封壽光縣公,食邑千戶。以行軍總管屯金城,御備胡寇,即 拜涼州總管。俄征還京,上宴之內(nèi)殿,恩禮殊厚。無何,其鄰母見擒門下儀衛(wèi)甚盛, 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忽然不見。又有人疾篤,忽驚 走至擒家曰:“我欲謁王。”左右問曰:“何王也?”答曰:“閻羅王。”擒子弟 欲撻之,擒止之曰:“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斯亦足矣。”因?qū)嫾玻瑪?shù)日竟卒, 時年五十五。子世諤嗣。

  世諤倜儻驍捷,有父風。楊玄感之作亂也,引世諤為將,每戰(zhàn)先登。及玄感敗, 為吏所拘。時帝在高陽,送詣行所。世諤曰令守者市酒殽以酣暢,揚言曰:“吾死 在朝夕,不醉何為!”漸以酒進守者,守者狎之,遂飲令致醉。世諤因得逃奔山賊, 不知所終。

  僧壽字玄慶,擒母弟也,亦以勇烈知名。周武帝時,為侍伯中旅下大夫。高祖 得政,從韋孝寬平尉迥,每戰(zhàn)有功,授大將軍,封昌樂公,邑千戶。開皇初,拜安 州刺史。時擒為廬州總管,朝廷不欲同在淮南,轉(zhuǎn)為熊州刺史。后轉(zhuǎn)蔚州刺史,進 爵廣陵郡公。尋以行軍總管擊突厥于雞頭山,破之。后坐事免。數(shù)歲,復拜蔚州刺 史。突厥甚憚之。十七年,屯蘭州以備胡。明年,遼東之役,領行軍總管,還,檢 校靈州總管事。從楊素擊突厥,破之,進位上柱國,改封江都郡公。煬帝即位,又 改封新蔡郡公。自是之后,不復任用。大業(yè)五年,從幸太原。有京兆人達奚通妾王 氏,能清歌,朝臣多相會觀之,僧壽亦豫焉,坐是除名。尋令復位。八年,卒于京 師,時年六十五。有子孝基。

  洪字叔明,擒季弟也。少驍勇,善射,膂力過人。仕周侍伯上士,后以軍功拜 大都督。高祖為丞相,從韋孝寬破尉迥于相州,加上開府,甘棠縣侯,邑八百戶。 高祖受禪,進爵為公。尋授驃騎將軍。開皇九年,平陳之役,授行軍總管。及陳平, 晉王廣大獵于蔣山,有猛獸在圍中,眾皆懼。洪馳馬射之,應弦而倒。陳氏諸將, 列觀于側(cè),莫不嘆伏焉。王大喜,賜縑百匹。尋以功加柱國,拜蔣州刺史。數(shù)歲, 轉(zhuǎn)廉州刺史。時突厥屢為邊患,朝廷以洪驍勇,檢校朔州總管事。尋拜代州總管。 仁壽元年,突厥達頭可汗犯塞,洪率蔚州刺史劉隆、大將軍李藥王拒之。遇虜于恆 安,眾寡不敵,洪四面搏戰(zhàn),身被重創(chuàng),將士沮氣。虜悉眾圍之,矢下如雨。洪偽 與虜和,圍少解。洪率所領潰圍而出,死者大半,殺虜亦倍。洪及藥王除名為民, 隆竟坐死。煬帝北巡,至恆安,見白骨被野,以問侍臣。侍臣曰:“往者韓洪與虜 戰(zhàn)處也。”帝憫然傷之,收葬骸骨,命五郡沙門為設佛供,拜洪隴西太守。未幾, 硃崖民王萬昌作亂,詔洪擊平之。以功加位金紫光祿大夫,領郡如故。俄而萬昌弟 仲通復叛,又詔洪討平之。師未旋,遇疾而卒,時年六十三。

  ○賀若弼

  賀若弼,字輔伯,河南洛陽人也。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為金州總管,宇文 護忌而害之。臨刑,呼弼謂之曰:“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當成吾志。且 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錐刺弼舌出血,誡以慎口。弼少慷慨有大志,驍勇 便弓馬,解屬文,博涉書記,有重名于當世。周齊王憲聞而敬之,引為記室。未幾, 封當亭縣公,遷小內(nèi)史。周武帝時,上柱國烏丸軌言于帝曰:“太子非帝王器,臣 亦嘗與賀若弼論之。”帝呼弼問之,弼知太子不可動搖,恐禍及己,詭對曰:“皇 太子德業(yè)日新,未睹其闕。”帝默然。弼既退,軌讓其背己,弼曰:“君不密則失 臣,臣不密則失身,所以不敢輕議也。”及宣帝嗣位,軌竟見誅,弼乃獲免。尋與 韋孝寬伐陳,攻拔數(shù)十城,弼計居多。拜壽州刺史,改封襄邑縣公。高祖為丞相, 尉迥作亂鄴城,恐弼為變,遣長孫平馳驛代之。

  高祖受禪,陰有并江南之志,訪可任者。高颎曰:“朝臣之內(nèi),文武才干,無 若賀若弼者。”高祖曰:“公得之矣。”于是拜弼為吳州總管,委以平陳之事,弼 忻然以為己任。與壽州總管源雄并為重鎮(zhèn)。弼遺雄詩曰:“交河驃騎幕,合浦伏波 營,勿使騏驎上,無我二人名。”

  獻取陳十策,上稱善,賜以寶刀。開皇九年,大舉伐陳,以弼為行軍總管。將 渡江,酹酒而咒曰:“弼親承廟略,遠振國威,伐罪吊民,除兇翦暴,上天長江, 鑒其若此。如便福善禍淫,大軍利涉;如事有乖違,得葬江魚腹中,死且不恨。” 先是,弼請緣江防人每交代之際,必集歷陽。于是大列旗幟,營幕被野。陳人以為 大兵至,悉發(fā)國中士馬。既知防人交代,其眾復散。后以為常,不復設備。及此, 弼以大軍濟江,陳人弗之覺也。襲陳南徐州,拔之,執(zhí)其刺史黃恪。軍令嚴肅,秋 毫不犯。有軍士于民間沽酒者,弼立斬之。進屯蔣山之白土岡,陳將魯達、周智安、 任蠻奴、田瑞、樊毅、孔范、蕭摩訶等以勁兵拒戰(zhàn)。田瑞先犯弼軍,弼擊走之。魯 達等相繼遞進,弼軍屢卻。弼揣知其驕,士卒且惰,于是督厲將士,殊死戰(zhàn),遂大 破之。麾下開府員明擒摩訶至,弼命左右牽斬之。摩訶顏色自若,弼釋而禮之。從 北掖門而入。時韓擒已執(zhí)陳叔寶,弼至,呼叔寶視之。叔寶惶懼流汗,股忄栗再拜。 弼謂之曰:“小國之君,當大國卿,拜,禮也。入朝不失作歸命侯,無勞恐懼。” 既而弼恚恨不獲叔寶,功在韓擒之后,于是與擒相詢,挺刃而出。上聞弼有功,大 悅,下詔褒揚,語在《韓擒傳》。晉王以弼先期決戰(zhàn),違軍命,于是以弼屬吏。上 驛召之,及見,迎勞曰:”克定三吳,公之功也。“命登御坐,賜物八千段,加位 上柱國,進爵宋國公,真食襄邑三千戶,加以寶劍、寶帶、金甕、金盤各一,并雉 尾扇、曲蓋,雜彩二千段,女樂二部,又賜陳叔寶妹為妾。拜右領軍大將軍,尋轉(zhuǎn) 右武候大將軍。

  弼時貴盛,位望隆重,其兄隆為武都郡公,弟東為萬榮郡公,并刺史、列將。 弼家珍玩不可勝計,婢妾曳綺羅者數(shù)百,時人榮之。弼自謂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 宰相自許。既而楊素為右仆射,弼仍為將軍,甚不平,形于言色,由是免官,弼怨 望愈甚。后數(shù)年,下弼獄,上謂之曰:“我以高颎、楊素為宰相,汝每倡言,云此 二人惟堪啖飯耳,是何意也?”弼曰:“颎,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 為人,誠有此語。”公卿奏弼怨望,罪當死。上惜其功,于是除名為民。歲馀,復 其爵位。上亦忌之,不復任使,然每宴賜,遇之甚厚。開皇十九年,上幸仁壽宮, 宴王公,詔弼為五言詩,詞意憤怨,帝覽而容之。嘗遇突厥入朝,上賜之射,突厥 一發(fā)中的。上曰:“非賀若弼無能當此。”于是命弼。弼再拜祝曰:“臣若赤誠奉 國者,當一發(fā)破的。如其不然,發(fā)不中也。”既射,一發(fā)而中。上大悅,顧謂突厥 曰:“此人天賜我也!”

  煬帝之在東宮,嘗謂弼曰:“楊素、韓擒、史萬歲三人,俱稱良將,優(yōu)劣如何?” 弼曰:“楊素是猛將,非謀將;韓擒是斗將,非領將;史萬歲是騎將,非大將。” 太子曰:“然則大將誰也?”弼拜曰:“唯殿下所擇。”弼意自許為大將。及煬帝 嗣位,尤被疏忌。大業(yè)三年,從駕北巡,至榆林。帝時為大帳,其下可坐數(shù)千人, 召突厥啟民可汗饗之。弼以為大侈,與高颎、宇文弼等私議得失,為人所奏,竟坐 誅,時年六十四。妻子為官奴婢,群從徙邊。

  子懷亮,慷慨有父風,以柱國世子拜儀同三司。坐弼為奴,俄亦誅死。

  史臣曰:夫天地未泰,圣哲啟其機;疆埸尚梗,爪牙宣其力。周之方、邵,漢 室韓、彭,代有其人,非一時也。自晉衰微,中原幅裂,區(qū)宇分隔,將三百年。陳 氏憑長江之地險,恃金陵之馀氣,以為天限南北,人莫能窺。高祖爰應千齡,將一 函夏。賀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長策,韓擒奮發(fā),賈馀勇以爭先,勢甚疾雷,鋒逾駭 電。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海。稽諸天道,或時有廢興,考之人謀,實二臣之力。 其俶儻英略,賀若居多,武毅威雄,韓擒稱重。方于晉之王、杜,勛庸綽有馀地。 然賀若功成名立,矜伐不已,竟顛殞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若念父臨終之言,必 不及于斯禍矣。韓擒累世將家,威聲動俗,敵國既破,名遂身全,幸也。廣陵、甘 棠,咸有武藝,驍雄膽略,并為當時所推,赳赳干城,難兄難弟矣。

古文典籍

熱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