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愁詩(我所思兮在太山)注釋
-
【四愁詩】
我所思兮在太山,[1]
欲往從之梁父艱。[2]
側身東望涕沾翰。[3]
美人贈我金錯刀,[4]
何以報之英瓊瑤。[5]
路遠莫致倚逍遙,[6]
何為懷憂心煩勞。[7]
我所思兮在桂林,[8]
欲往從之湘水深。[9]
側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琴瑯玕,[10]
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
何為懷憂心煩怏。
我所思兮在漢陽,[11]
欲往從之隴阪長。[12]
側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13]
何以報之明月珠。[14]
路遠莫致倚踟躕,[15]
何為懷憂心煩紆。[16]
我所思兮在雁門,[17]
欲往從之雪雰雰。[18]
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19]
何以報之青玉案。[20]
路遠莫致倚增嘆,
何為懷憂心煩惋。[21]
注釋
(1)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2)翰:衣襟。
(3)金錯刀:王莽鑄幣“一刀平五千”,因“一刀”兩字用錯金工藝,故稱之為“金錯刀”。
(4)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5)瓊瑤:兩種美玉。
(6)倚:通“猗”,語助詞,無意義。
(7)桂林:郡名,今廣西省地。
(8)湘水:源出廣西省興安縣陽海山,東北流入湖南省會合瀟水,入洞庭湖。
(9)琴瑯玕:琴上用瑯玕裝飾。瑯玕是一種似玉的美石。
(10)漢陽:郡名,前漢稱天水郡,后漢改為漢陽郡,今甘肅省甘谷縣南。
(11)隴阪:山坡為“阪”。天水有大阪,名隴阪。
(12)襜褕:直襟的單衣。
(13)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貌。
(14)雁門: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15)雰雰:雪盛貌。
(16)段:同“緞”,履后跟。
(17)案:放食器的小幾(形如有腳的托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