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歌
作者:張衡 朝代:兩漢
- 同聲歌原文:
- 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
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
思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為羅衾幬,在上衛風霜。
灑掃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戶結金扃,高下華燈光。
衣解巾粉御,列圖陳枕張。
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眾夫希所見,天老教軒皇。
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
- 同聲歌拼音解讀:
- xiè hòu chéng jì huì ,dé chōng jun1 hòu fáng 。
qíng hǎo xīn jiāo jiē ,kǒng lì ruò tàn tāng 。
bú cái miǎn zì jié ,jiàn qiè zhí suǒ dāng 。
chóu miù zhǔ zhōng kuì ,fèng lǐ zhù zhēng cháng 。
sī wéi yuàn ruò xí ,zài xià bì kuāng chuáng 。
yuàn wéi luó qīn dào ,zài shàng wèi fēng shuāng 。
sǎ sǎo qīng zhěn xí ,dī fēn yǐ dí xiāng 。
zhòng hù jié jīn jiōng ,gāo xià huá dēng guāng 。
yī jiě jīn fěn yù ,liè tú chén zhěn zhāng 。
sù nǚ wéi wǒ shī ,yí tài yíng wàn fāng 。
zhòng fū xī suǒ jiàn ,tiān lǎo jiāo xuān huáng 。
lè mò sī yè lè ,méi chǐ yān kě wà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衡
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他「天資濬哲,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舍晝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數術窮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偉藝,磊落煥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有輯本《張河間集》。在地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地動儀」(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渾天儀」(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臺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著有《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書,畫出了完備的星象圖,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學論斷。在文學方面,他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星。名著《東京賦》和《西京賦》,合稱《二京賦》,描寫了東漢時期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諷刺了官僚貴族荒淫無恥的寄生生活。《南都賦》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南陽郡的社會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間風俗。此外還著有《定情賦》、《同聲歌》、《思玄賦》、《歸田賦》、《四愁詩》等30余篇。在地理學方面,他繪制有完備的地形圖,并研制出了「記里鼓車」、「指南針」等。在數學方面,他著有《算罔論》,并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間。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圓周率雖稍有誤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這樣精確的計算,不能不使人們感到驚嘆。他的這一成果比歐洲早1300多年;在氣象學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風儀」,是一種預測風力、風向的儀器,比西方的風信雞早1000多年;在機械學方面,他制造的「獨飛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還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動日歷等;在藝術方面,他居東漢時期著名的六大畫家之首。張衡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貢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也是留給整個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張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奪目的科學和文學的雙子星。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曾題詞道:「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
張衡的詩詞
-
- 歸田賦
- 歸田賦
- 同聲歌
- 四愁詩(我所思兮在太山)
- 四愁詩
- 歸田賦(游都邑以永久)
- 四愁詩
兩漢詩詞推薦
-
- 李夫人賦
- 太史公自序
- 明月皎夜光
- 五噫歌
- 招隱士
- 貨殖列傳序
- 論貴粟疏
- 東光
- 上山采蘼蕪
- 天馬二首·其二
- 同聲歌原文,同聲歌翻譯,同聲歌賞析,同聲歌閱讀答案,出自張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