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盡心章句下第二十四節讀解
-
查閱典籍:《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二十四節」原文
人有本性,但很多人是依著本性而行為,以為這就是命運。本性就是命運嗎?不是!所以孟子強調在人生道路上,在人的命運上,本性是不存在的,所以君子不稱它們是本性。命運也是不存在的,所以君子也不稱它們是命運。在《盡心上》里,孟子已詳細論述過本性的問題,如第一、二十一、三十一、三十八章等。如“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人的本性都是一樣,那為什么還會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呢?君子就是通過繼承和學習,把建立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的關系、把選擇最佳行為方式、把智慧的運用、把誠信對人的原則牢記在心中,并付諸于行動,才被稱為君子。而小人則是不想繼承歷史的經驗,不想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想與人建立相互親愛的關系,不想選擇最佳行為方式,不想動腦筋,不愿意誠信對人,所以才被稱為小人。圣人做事可以留下形跡,因為圣人做的事是光明磊落的,是盡心知命的,是值得后人仿效的,因此圣人做事可以留下形跡——他的行為方式,以供后來的人們學習。在孟子看來,行為方式這個問題很不好說清楚,因為行為方式沒有定規,沒有公式,沒有套套,即使是相同的事件,因為人物、地點、時間的不同,亦不可采用同樣的行為方式。所以孟子要從盡心知命說起,就是要人們懂得最根本的東西,因為只有懂得了最根本的東西,才能選擇到最佳行為方式。所以,只依著本性而行為,就是小人;只依著命運而行為,也是小人。
那么,本性和命運既然都不存在,而孟子又在大談本性和命運,這豈不是很矛盾嗎?其實一點也不矛盾。人是有本性,但人的本性可以改變,可以克制。人是有命運,但人的命運也可以改變!關鍵就在于人是否能盡心知命。而盡心知命則是要人們懂得最根本的東西,因為只有懂得了最根本的東西,才能夠盡到本性,才能選擇到最佳行為方式。那么最根本的東西既然不是本性和命運,那是什么呢?人類社會的形成主要不是人的生理組織與機制進化的生物學過程,而是以愛心和勞動為基礎的人類共同活動和相互交往等社會關系形成的過程。人類所特有的生存方式,決定人類社會所具有的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內容、形式、性質、特點都與“動物社會”有著根本的不同。這就是孟子所說的“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恒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也就是說,在嚴酷的大自然面前不得不憂患,不得不發愁于危難,因此人類才得以發達。而人類的發達則表現在人有品德、有理解能力、有權術、有知識。這就是人們最根本的東西,人類也就是在不斷地懂得最根本的東西后,在選擇最佳行為方式中發達起來的。所以,人們不要過分地依憑本性,也不能過分地依憑命運,因為本性和命運既然能夠被改變,那就是靠不住的。而只有懂得人生的道理,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人們才能夠獲得幸福和快樂。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禮之于賓主也,智之于賢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歡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風
- 江燕話歸成曉別,水花紅減似春休西風梧井葉先愁
- 東武望余杭,云海天涯兩渺茫
-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 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
-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里南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