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_卷八論韓公文譯文
-
查閱典籍:《容齋隨筆》——「容齋隨筆·卷八論韓公文」原文
劉禹錫、李習之、黃甫持正、李漢,都極為誠懇地稱贊韓愈的文章,劉禹錫的詩說:“高山無窮,太華削成。人文無窮,夫子挺生。鸞風一鳴,蜩螗革音。手持文柄,高視寰海。權衡低昂,瞻我所在。三十余年,聲名塞天。”李習之的詩說:“建武以還,文卑質喪。氣萎體敗,剽剝不讓。撥去其華,得其本根。包劉越贏,并武同殷。《六經》之風,絕而復新。學者有歸,大變于文。”他又說:“韓公常認為從楊雄以后,就沒有真正的作家出現,他所作的文章未曾模仿過前人,卻總是能和前賢的并駕齊驅。有志于學習古文的年輕人,沒有不把他的文章看做楷模的。”黃甫持正說:“先生的文章,無論什么形式,都十分高妙。他深入研究六經的精髓,掌握圣人權衡事物的觀點,與天下作家為友,堅決抵制異端邪說,以輔助孔子,捍衛偉大的儒家經典。他的思想包古含今,無邊無際。他的文章筆力雄健,辭藻華麗,震驚天下,內容充實縝密,章句妥帖美妙,登峰造極,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從周代以來,僅此一人而已。”又說:“先生作文章,立意、語言似乎都是出自天然。他學習孔子、孟子并以文章發揚他們的思想,鮮明壯美,是唐代散文的大家。”又說:“先生的文章,如長江秋天的洪流,一瀉千里,氣勢磅礴,但如用于灌溉,則可能是不適用的。”這一點如同不了解韓公似的。李漢說:“韓公文章的奇詭如蛟龍在飛翔,文采像是虎鳳在跳躍,語言鏗鏘有力如韶樂鳴奏,文章像太陽那樣光芒四射,像寶玉那樣晶瑩璀璨,表現出孔子的思想,周代六經中的感情,千姿百態,最終是對道德仁義的潤澤、表現,這是很明顯的。”這四個人對韓公的推崇可謂到極點了。及至蘇東坡的《韓文公廟碑》一問世,所有的評說都銷聲匿跡了。蘇東坡說:“一個普通的人卻成為百代宗師,說出一句話能成為天下人效法的準則,這是因為他的成就可以和天地的化育萬物并論,和國家命運的盛衰有深切的關系。從東漢以來,儒道衰喪,文風敗壞,經過唐朝貞觀、開元兩個興盛時期也不能挽救,只有韓文公談笑著揮斥邪說,天下人狂熱地追隨他,使思想和文風重新回到正道上來。他的文章使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八代以來衰敗的文風得以振興,他宣揚儒道,把天下人從沉溺中拯救出來,這難道不就是贊助天地、關系盛衰、浩大獨立的正氣嗎?”在碑文后面,蘇東坡又寫了一首騎龍遨游白云鄉的詩,慷慨激越,直追《詩經》中雅、頌的風格,正所謂象捕龍蛇,搜虎豹似的,宏大啊!蘇軾的語言!劉夢得、李習之、皇甫持正、李漢,皆稱誦韓公之文,各極其摯。劉之語云:“高山無窮,太華削成。人文無窮,夫子挺生。鸞鳳一鳴,蜩螗革音。手持文柄,高視寰海。權衡低昂,瞻我所在。三十余年,聲名塞天。”習之云:“建武以還,文卑質喪。氣萎體敗,剽剝不讓。拔去其華,得其本根。包劉越嬴,并武同殷。《六經》之風,絕而復新。學者有歸,大變于文。”又云:“公每以為自揚雄之后,作者不出,其所為文,未嘗效前人之言而固與之并,后進之士有志于古文者,莫不視以為法。”皇甫云:“先生之作,無圓無方,主是歸工,抉經之心,執圣之權,尚友作者,跂邪觝異,以扶孔子,存皇之極。茹古涵今,無有端涯。鯨鏗春麗,驚耀天下,栗密窈眇,章妥句適,精能之至,鬼入神出,姬氏以來,一人而已。”又云:“屬文意語天了,業孔子、孟軻而侈其文,焯焯烈烈,為唐文章”。又云:“如長江秋注,千里一道,然施于灌激,或爽于用。”此論似為不知公者。漢之語云:“詭然而蛟龍翔,蔚然而虎風躍,鏘然而韶鈞鳴,日光玉潔,周情孔思,千態萬貌,卒澤于道德仁義,炳如也。”是四人者,所以推高韓公,可謂盡矣。及東坡之碑一出,而后眾說盡廢,其略云:“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歷唐貞觀開元而不能救,獨公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于正。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漲,豈非參天地而獨存者乎?”騎龍白云之詩,蹈厲發越,直到《雅》、《頌》,所謂若捕龍蛇、搏虎豹者,大哉言乎!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 今宵絕勝無人共,臥看星河盡意明
-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千步虹橋,參差雁齒,直趨水殿
- 東風有恨致玄都,吹破枝頭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 藍橋何處覓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