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_卷八論務農譯文
-
查閱典籍:《貞觀政要》——「貞觀政要·卷八論務農」原文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任何事情都必須掌握根本。國家以人民為根本,人民以衣食為根本,經營農桑衣食,以不失時機為根本。要不失時機,只有君主不生事勞民才能做到。假若連年打仗,營建不停,而又想不占用農時,能辦得到嗎?”大臣王珪說:“從前,秦始皇、漢武帝,對外窮兵黷武,對內大建宮室,人力既已用盡,災禍也就接踵而至,他們難道就不想安定百姓嗎?只是沒有使用安定百姓的正確方法。隋代滅亡的教訓距今不遠,陛下親自承受了隋朝遺留下來的弊病,懂得怎樣去改變,不過剛開始還比較容易,要堅持到底就很難。我真希望陛下自始至終都能小心謹慎,從而善始善終?!碧谡f:“你講得很對。安定百姓和國家,關鍵在于君主,君主能與民休息,百姓就歡樂,君主多私欲,百姓就痛苦,這就是我之所以不敢任情縱欲,而不斷克制告誡自己的原因。”
貞觀二年,京城大旱,蝗蟲成災。唐太宗親自到田野去看稻谷,看見蝗蟲猖獗,就撿起了幾只并罵道:“百姓視稻谷為生命,你卻把谷子吃了,你是在危害百姓啊。如果說老百姓有罪過,那么責任也只在于國君一人,如果你真的有靈性,就應當只啃噬我的心臟,不要危害百姓。”說完就要把蝗蟲吃掉,左右的臣子大驚,連忙制止說:“吃了恐怕要生病,萬萬不可。”唐太宗說:“我只希望把災禍轉移到我身上,還怕什么疾病呢?”說完便一口將蝗蟲吞下。從此,蝗蟲不再成災。
貞觀五年,主管大臣上書說:“皇太子即將舉行加冠禮,在二月里舉行才吉祥,請陛下增加兵衛儀仗的規模,使禮節齊備。”太宗說:“如今百姓春耕剛開始,這樣做怕要妨礙農事?!庇谑窍铝顚⒍Y儀改在十月。太子少保蕭瑀上奏說:“按照陰陽家的推算,在二月里舉行最好。”太宗說:“陰陽講究禁忌,我從不信那一套。如果一舉一動都必須依照陰陽家的話去辦,不顧天理道義,而想求得福佑吉祥,怎么可能呢?如果所做的都遵照正道,自然會萬事吉祥。并且,吉兇取決于人,怎能聽信陰陽禁忌呢?農時很要緊,不能耽誤片刻?!?/p>
貞觀十六年,唐太宗因為天下米價大都一斗值五個錢,更便宜的,一斗只值三個錢。因此,他對侍臣說:“國家以百姓為根本,百姓又以糧食為生命。如果糧食不豐收,人們就不再為國家所有了。既然糧食對國計民生關系如此重大,我又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只希望能夠克勤克儉,不奢侈浮華,造福于民。我常常想賞賜天下百姓,使他們都富裕尊貴。現在我減少賦役,不占用他們農耕的時間,使他們能夠順應天時,把莊稼種好,其實,這就是使他們富裕。我還重視推行禮儀謙讓的風氣,讓鄉間的百姓,年輕的尊敬年長的,妻子尊敬丈夫,其實,這就是使他們尊貴。只要天下都能這樣,我即使不聽音樂、不打獵也樂在其中了。”
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夫不失時者,在人君簡靜乃可致耳。若兵戈屢動,土木不息,而欲不奪農時,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漢武,外則窮極兵戈,內則崇侈宮室,人力既竭,禍難遂興。彼豈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轍,殷鑒不遠,陛下親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則易,終之實難。伏愿慎終如始,方盡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寧國,惟在于君。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朕所以抑情損欲,克己自勵耳?!?/p>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睂⑼讨?,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碧谠唬骸八揭茷碾薰渭仓埽俊彼焱讨?。自是蝗不復為災。
貞觀五年,有司上書言:“皇太子將行冠禮,宜用二月為吉,請追兵以備儀注?!碧谠唬骸敖駯|作方興,恐妨農事?!绷罡挠檬隆L由俦J挰r奏言:“準陰陽家,用二月為勝?!碧谠唬骸瓣庩柧屑?,朕所不行。若動靜必依陰陽,不顧理義,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與吉會。且吉兇在人,豈假陰陽拘忌?農時甚要,不可暫失?!?/p>
貞觀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價率計斗值五錢,其尤賤處,計斗值三錢,因謂侍臣曰:“國以民為本,人以食為命。若禾黍不登,則兆庶非國家所有。既屬豐稔若斯,朕為億兆人父母,唯欲躬務儉約,必不輒為奢侈。朕常欲賜天下之人,皆使富貴,今省徭賦,不奪其時,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則富矣。敦行禮讓,使鄉閭之間,少敬長,妻敬夫,此則貴矣。但令天下皆然,朕不聽管弦,不從畋獵,樂在其中矣!”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 留戀海棠顏色、過清明
- 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
- 寸寸微云,絲絲殘照,有無明滅難消
-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 悵望倚危欄,紅日無言西下
- 唯見鴻雁飛,令人傷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