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書_卷六時訓解譯文
-
查閱典籍:《逸周書》——「逸周書·卷六時訓解」原文
立春這一天,東風吹,冰動解。過五天,冬眠動物動起來。又過五天,魚兒背上還有冰層。如果東風不能消解冰凍,那么號令就不能執行。冬眠動物不活動,是陰氣沖犯了陽氣。魚兒不上有冰的水面,預示民間私藏鎧甲、頭盔等武器。驚蟄這一天,水獺捕魚多,將魚擺放在水邊。過五天,鴻雁自南向北飛過來。又過五天,草木萌芽,將茁茁而生。如果水獺不擺放魚兒,國內將多發盜賊。鴻雁不向北飛來,遠方之人則不臣服。草木不萌芽生長,瓜果蔬菜不會成熟。雨水這一天,桃花初開。過五天,黃鸝開始歌唱。又過五天,老鷹化為布谷鳥。桃樹不開花,說明陽氣閉塞。黃鸝不唱歌,臣下不服從君王。老鷹不化為布谷鳥,賊寇屢屢發生。
春分這一天,燕子飛來。過五天,春雷隆隆響。又過五天,第一次出現閃電。燕子不來,婦女不會懷孕。春雷發不出響聲,諸侯國喪失百姓。不出現閃電,君王就沒有威嚴。
谷雨這一天,桐樹首次開花。過五天,田鼠化為鵪鶉。又過五天,彩虹開始出現。桐樹不開花,當年必有大寒。田鼠不化鵪鶉,國家多有貪婪殘暴之人。彩虹不出現,預示婦女淫亂。
清明這一天,水面生出浮萍。過五天,斑鳩擦磨翅膀。又過五天,戴勝鳥飛落桑枝上。水面不生浮萍,陰氣過盛。班鳩不擦摩翅膀,國家不能治軍。戴勝鳥不落桑樹上,政令教化會落空。
立夏這一天螻蟈叫,過五天蚯蚓從地下爬出。又過五天,土瓜土始生長。螻蟈不叫,地面積水漫溢;蚯蚓不出,寵妃會奪去王后性命;土瓜不生,貴族要遭困窮。
小滿這一天苦菜開花,過五天靡草枯死。又過五天,氣候由溫變熱。苦菜不開花,賢人潛伏不出。靡草不枯死,國內盜賊泛濫,氣候不變熱,那是陰氣太兇惡。
芒種這一天。螳螂生出來。過五天,伯勞鳥開始鳴叫。又過五天,百舌鳥不再出聲。螳螂不生出,這叫陰氣滅息。伯勞鳥不叫,政令不行而奸邪逼人。百舌鳥還在叫,定有巧佞之人在君側。
夏至這一天,鹿角脫落。過五天,蟬子開始嗚叫。又過五天,、半夏長出。鹿角不脫落,戰禍不停止。蟬子不嗚叫,貴臣放蕩淫佚。半夏不長出,老百姓會得傳染病。
小暑這一天,溫風吹來。過五天,蟋蟀上墻壁。又過五天,小鷹開始學飛翔。溫風不吹來,國家沒有寬松的政令。蟋蟀不上墻壁,就有強暴者橫行。小鷹不學飛,就不能防御敵寇。
大暑這一天,腐草變為贊火蟲。過五天,土地潮濕,空氣暑熱,又過五天,大雨按季節下起來。腐草不變為蝥火蟲,莊稼顆粒會提早脫落。土地潮濕而不暑熱,就會刑罰不當。大雨不按時下,國家沒有恩惠給百姓。
立秋這一天,涼風吹來。過五日,早上白色露水降。又過五天,寒蟬開始嗚叫。涼風不吹來,國家政令無威嚴。早上白色露水不降,老百姓多患咳喘。寒蟬不鳴叫,大臣們會以力逞強。
處暑這一天,老鷹會陳放捕到的鳥。過五天,天地開始肅殺。又過五天,莊稼成熟可收割。老鷹不陳放鳥雀,征戰會勞而無功。天地不肅殺,君臣之間會不分上下。農田里收不到五谷,溫暖的氣候造成大災。
白露這一天,大雁從北方飛過來。過五天,燕子向南飛回去。又過五天,眾鳥開始積存食物。大雁不飛過來,遠方之人會背叛。燕子不南歸,家庭會離散。鳥類不積存食物,下臣會驕橫傲慢。
秋分這一天,雷震不再聲響。過五天,冬眠動物培修洞穴。又過五天,地上積水逐漸于涸。雷震不停止聲響,諸侯縱欲放蕩。冬眠動物不培修洞穴,老百姓會失去依靠。積水不干涸,帶甲的動物要成災。
寒露這一天,最后一批大雁飛過來。過五天,麻雀掉入大水變為蛤蜊。又過五天,秋菊開出黃花。最后一批大雁不飛來,小民不馴服。麻雀不掉入海中變蛤蜊,季節會錯亂。秋菊不開黃花,土地不能耕種。
霜降這一天,豺把捕來的鳥獸陳放起來拜祭。過五天,草木枯黃落葉。又過五天,冬眠動物都蟄伏在地。豺不擺放鳥獸,武士們將無所作為。草木不枯黃落葉,這就是陽氣有差錯。冬眠動物不蟄伏,老百姓會四處流浪。
立冬這一天,水面開始結冰。過五天,地面開始封凍。又過五天,野雞飛入大海化為大蛤。水面不開始結冰,就是陰氣不足。地面開始封凍,是災禍的征兆。野雞不飛人大海化為大蛤,國中會出現大批淫婦。
小雪這一天,彩虹隱藏不再現。過五天,陽氣升上天,陰氣降地面。又過五天,天地凝結,閉塞而成冬。彩虹不隱藏,妻子不忠于丈夫。陽氣不升天,陰氣不落地,君臣間相互憎恨。天地不團塞成冬,國內淫亂放蕩。
大雪這一天,寒號鳥不再嗚叫。過五天,老虎開始交配。又過五天,馬藺草生長出來。寒號鳥還在啼叫,國內有妖言惑眾。老虎不交配,將帥不和睦。馬藺草不長出來,卿士們會專權欺主。
冬至這一天,蚯蚓盤結。過五天,麋鹿角開始脫落。又過五天,地下水泉會涌動。蚯蚓不盤結,國君政令行不通。麋鹿角不脫落,兵甲武器不能收藏。地下水泉不涌動,陰氣沒有陽氣來承接。
小寒這一天,大雁開始向北飛。過五天,喜鵲開始筑巢。又過五天,野雞開始啼叫。大雁不向北飛,百姓不會心向君王。野雞不開始啼叫,國內會發大水。
大寒這一天,母雞開始產蛋。過五天,猛禽凌空疾飛。又過五天,水塘中央結堅冰。母雞不開始產蛋,淫婦會迷亂男人。猛禽不高飛,國家不能翦除奸邪。水中不結堅冰,國君的政令無人聽從。
立春之日,東風解凍。又五日,蟄蟲始振。又五日,是對上冰,風不街凍,號令不行。蟄蟲不振,陰奸陽。魚不上冰,甲胄私藏。驚蟄之日,獺祭魚。又五日,鴻雁來。又五日,草木萌動。獺不祭魚,國多盜賊;鴻雁不來,遠人不服。草木不萌,動,果蔬不熟。雨水之日,桃始華。又五日,倉庚鳴。又五日,鷹化為鳩。桃不始華,是謂陽否。倉庚不鳴,臣不□主。鷹不化鳩,寇戎數起。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始電。玄鳥不至,婦人不娠;雷不發聲,諸侯失民。不始電,君無威震。谷雨之日,桐始華,又五日,田鼠化為鴽。又五日,虹始見。桐不華,歲有大寒。田鼠不化,鴽,若國貪殘。虹不見,婦人苞亂。清明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鳴鳩拂其羽。又五日,戴勝降于桑。萍不生,陰氣憤盈。鳴鳩不拂其羽,國不治;戴勝不降于桑,政教不中。
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螻蟈不鳴,水潦淫漫;蚯蚓不出,嬖奪后;王瓜不生,困于百姓。小滿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苦菜不秀,賢人潛伏。靡草不死,國縱盜賊。小暑不至,是謂陰慝。芒種之日,螳螂生。又五日,臭始鳴。又五日,反舌無聲。螳螂不生,是謂陰息。臭不始鳴,令奸壅偪。反舌有聲,佞人在側。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鳴。又五日,半夏生。鹿角不解,兵革不息。蜩不鳴,貴臣放逸。半夏不生,民多厲疾。小暑之日,溫風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鷹乃學習。溫風不至,國無寬教。蟋蟀不居辟,急迫之暴。鷹不學習,不備戎盜。大暑之日,腐草化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腐草不化為螢,谷實鮮落。土潤不溽暑,物不應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
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涼風不至,國無嚴政。白露不降,民多邪病。寒蟬不鳴,人皆力爭。處暑之日,鷹乃祭鳥。又刷日,天地始肅。又五日,禾乃登。鷹不祭鳥,師旅無功。天地不肅,君臣乃□。農不登谷,暖氣為災。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群鳥養羞。鴻雁不來,遠人背畔。玄鳥不歸,室家離散。群鳥不養羞,下臣驕慢。秋分之日,雷始收聲。又五日,蟄蟲培戶。又五日,水始涸。雷不始收聲,諸侯淫佚。蟄蟲不培戶,民靡有賴。水不始涸,甲蟲為害。寒露之日,鴻雁來賓。又五日,爵入大水,化為蛤。又五日,菊有黃華。鴻雁不來,小民不服。,爵不入大水,失時之極。較重無黃華,土不稼穡。霜降之日,豺乃祭獸。又五日,草木黃落。又五日,蟄蟲咸俯。豺不祭獸,爪牙不良。草木不黃落,是為愆陽。蟄蟲不咸附,民多流亡。
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水不冰,是謂陰負地。不始凍,咎征之咎。雉不入大水,國多淫婦。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又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又五日,閉塞而成冬。虹不藏,婦不專一。天氣不上騰,地氣不下降,君臣相嫉。不閉塞而成冬,母后淫佚。大雪之日,鴠鳥不鳴。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鴠鳥猶鳴,國有訛言。虎不始交,將帥不和。理睬挺不生,卿士專權。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蚯蚓不結,君政不行。麋角不解,兵甲不藏。水泉不動,陰不承陽。小寒之日,雁北向。又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鴝。雁不北向,民不懷主。鵲不始巢,國不寧。雉不始雊,國大水。大寒之日,雞始乳。又五日,鷙鳥厲疾。又五日,澤腹堅。雞不始乳,淫女亂男。鷙鳥不厲,國不除兵。水澤不腹,堅言乃不從。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往年同在鸞橋上,見倚朱闌詠柳綿
- 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廣陵城里昔繁華,煬帝行宮接紫霞
-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 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