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策_秦五四國為一將以攻秦譯文
-
查閱典籍:《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策·秦五四國為一將以攻秦」原文
燕、趙、吳、楚四國結(jié)成聯(lián)盟,準備攻打秦國,秦王召集大臣和賓客共六十多人商議對策。秦王問道:“當下四國聯(lián)合攻秦,而我國正當財力衰竭、戰(zhàn)事失利之時,應(yīng)該如何對敵?”大臣們不知怎樣回答。這時姚賈站出來自告奮勇說:“臣愿意為大王出使四國,一定破壞他們的陰謀,阻止戰(zhàn)事的發(fā)生?!鼻赝鹾苜澷p他的膽識和勇敢,便撥給他戰(zhàn)車百輛,黃金千斤,并讓他穿戴起自已的衣冠,佩上自己的寶劍。于是姚賈辭別秦王,遍訪四國。姚賈此行,不但達到了制止四國攻秦的戰(zhàn)略,而且還與四國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guān)系。秦王十分高興,馬上封給他1000戶城邑,并任命他為上卿。
秦臣韓非指責姚賈說:“姚賈拿著珍珠重寶,出使荊、吳、燕、代等地,長達三年,這些地方的國家未必真心實意和秦國結(jié)盟,而本國國庫中的珍寶卻已散盡。這實際上是姚賈借大王的權(quán)勢,用秦國的珍寶,私自結(jié)交諸侯,希望大王明察。更何況姚賈不過是魏都大梁一個守門人的兒子,曾在魏國作過盜賊,雖然在趙國作過官,后來卻被驅(qū)逐出境,這樣一個看門人的兒子、魏國的盜賊、趙國的逐臣,讓他參與國家大事,不是勉勵群臣的辦法!”
于是秦王召來姚賈問道:“寡人聽說你用秦國的珍寶結(jié)交諸侯,可有此事?”姚賈坦承無諱:“有。”秦王變了臉色說道:“那么你還有什么面目再與寡人相見?”姚賈回答說:“昔日曾參孝順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這樣的兒子;伍胥盡忠報主,天下諸侯都愿以之為臣;貞女擅長女工,天下男人都愿以之為妻。而臣效忠于大王,大王卻不知道,臣不把財寶送給那四個國家,還能讓他們歸服誰呢?大王再想,假如臣不忠于王,四國之君憑什么信任臣呢?夏桀聽信讒言殺了良將關(guān)龍逢,紂王聽信讒言殺了忠臣比干,以至于身死國亡。如今大王聽信讒言,就不會再有忠臣為國出力了?!?/p>
秦王又說道:“寡人聽說你是看門人之子、魏之盜賊、趙之逐臣。”姚賈仍是不卑不亢:“姜太公是一個被老婆趕出家門的齊人,在朝歌時連肉都賣不出去的無用的屠戶,也是被子良驅(qū)逐的家臣,他在棘津時賣勞力都無人雇用。但文王慧眼獨具,以之為輔佐,最終建立王業(yè)。管仲不過是齊國邊邑的商販,在南陽窮困潦倒,在魯國時曾被囚禁,齊桓公任用他就建立了霸業(yè)。百里奚當初不過是虞國一個乞丐,身價只有五張羊皮,可是秦穆公任用他為相后竟能無敵于西戎,還有,過去晉文公倚仗中山國的盜賊,卻能在城濮之戰(zhàn)中獲勝。這些人,出身無不卑賤,身負惡名,甚至為人所不齒,而明主加以重用,是因為知道他們能為國家建立不朽的功勛。假如人人都像卞隨、務(wù)光、申屠狄(古代隱士)那樣,又有誰能為國效命呢?所以英明的君主不會計較臣子的過失,不聽信別人的讒言,只考察他們能否為已所用。所以能夠安邦定國的明君,不聽信外面的毀謗,不封賞空有清高之名、沒有尺寸之功的人。這樣一來,所有為臣的不就不敢用虛名希求于國君了?!?/p>
秦王嘆服:“愛卿說的在理?!庇谑侨宰屢Z出使列國而責罰了韓非。
四國為一,將以攻秦。秦王召群臣賓客六十人而問焉,曰:“四國為一,將以圖秦,寡人屈于內(nèi),而百姓靡于外,為之奈何?”群臣莫對。姚賈對曰:“賈愿出使四國,必絕其謀,而安其兵。”乃資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劍。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秦王大悅,賈封千戶,以為上卿。
韓非知之,曰:“賈以珍珠重寶,南使荊、吳,北使燕、代之間三年,四國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寶盡于內(nèi)。是賈以王之權(quán),國之寶,外自交于諸侯,愿王察之。且梁監(jiān)門子,嘗盜于梁,臣于趙而逐。取世監(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與同知社稷之計,非所以厲群臣也。”
王召姚賈而問曰:“吾聞子以寡人財交于諸侯,有諸?”對曰:“有?!蓖踉唬骸坝泻蚊婺繌?fù)見寡人?”對曰:“曾參孝其親,天下愿以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為臣;貞女工巧,天下愿以為妃。今賈忠王而王不知也。賈不歸四國,尚焉之?使賈不忠于君,四國之王尚焉用賈之身?梁聽讒而誅其良將,紂聞讒而殺其忠臣,至身死國亡。今王聽讒,則無忠臣矣?!?/p>
王曰:“子監(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姚賈曰:“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賈人也,南陽之弊幽,魯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傳賣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盜,而勝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垢丑,大誹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與立功。使若卞隨、務(wù)光、申屠狄,人主豈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汙,不聽其非,察其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雖有外誹者不聽;雖有高世之名,無咫尺之功者不賞。是以群臣莫敢以虛愿望于上。”
秦王曰:“然?!蹦丝蓮?fù)使姚賈而誅韓非。
古文典籍
- 「詩經(jīng)」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jīng)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jīng)」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jīng)」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guī)」
- 「金剛經(jīng)」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jīng)」
- 「戰(zhàn)國策」
- 「地藏經(jīng)」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jīng)」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xù)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jīng)」
- 「四十二章經(jīng)」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xùn)」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黃帝四經(jīng)」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xùn)」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nóng)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 屏山遮斷相思路,子規(guī)啼到無聲處
- 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 去年今日關(guān)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