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經_傲禮譯文
-
查閱典籍:《反經》——「反經·傲禮」原文
《左傳》上說:“沒有以傲慢為禮的。”《曲禮》上說:“不要失去恭敬的態度。”然而古人確實有以傲慢為禮的,這是什么原因呢?是想使對方的品德能夠彰明于世。為什么這樣說呢?過去有個隱士侯嬴,是魏國首都大梁東門的守門人。魏公子信陵君聽說候嬴是個賢者,就置辦了一次大宴會宴請賓客。待賓客都坐好后,信陵君率領一隊車馬,把車中左邊的客位空著,親自去迎接守東門的侯嬴。侯嬴領公子去了一趟市場,待來到信陵君家中,侯嬴被當做最尊貴的賓客。侯生對信陵君說:“今天,我為你所做的事已經很不少了。我本是東門看守大門的人,而你以魏國公子的身分屈尊駕車迎接我。而且在稠人廣眾之中,本不應去,可是我故意讓你去了一趟市場。我為了成就你禮賢下士的聲名,所以才故意讓你和你的車馬停在市場那么長的時間,來觀察你,你的態度卻更加謙恭。市場上的人都認為我是個小人,而認為你是個有道德的人,能禮賢下士。”[當初,信陵君去迎接侯嬴,侯嬴說:“我有個朋友在市場中的屠狗店干活,想借你車駕去拜訪他。”侯嬴下車去見他的朋友朱亥,和朱亥聊天,暗中觀察信陵君,信陵君的面色反而更加謙和。市場上的人都圍著看,隨從信陵君的騎兵都暗中責罵侯嬴。侯嬴看信陵君面色仍然沒有變化,還是那么謙和,這才辭別朋友上了車。]漢朝的廷尉張釋之等待朝見皇帝,三公九卿等高官顯貴都在場,有個老人王生說:“我的棘帶松開了。”回頭對張廷尉說:“給我把襪帶系上!”有人對王生說:“為什么在大廷廣眾之中,單單要侮辱張廷尉呢?”王生說:“我年紀很老了,地位又低,自己思謀沒有什么辦法能對張廷尉有所幫助。張廷尉是如今天下有名望的大臣,所以才讓他當著大廷廣眾的面跪下給我系襪帶。我是想讓張廷尉更被世人看重啊。”那些高官顯貴聽了,認為王生是個有賢德的人,也更加尊重張廷尉了。[漢朝的汲黯,常常見了大將軍衛青不跪拜,只行個平揖禮。有人對汲黯說:“皇帝打算讓群臣都以下屬的禮節拜見大將軍,你不應該見大將軍不跪拜。”汲黯說:“以大將軍那樣尊貴的地位,卻有平揖的朋友,不是更被世人看重嗎?”大將軍聽了這話,認為汲黯是賢德之人。]
由此看來,以做為禮,可以使人更受尊重。
[《老子》說:“國家亂昏的時候才顯示出忠臣來,六親不和時才顯出父母的慈愛和子女的孝順。”這是說忠臣、孝子因為不管國家昏亂與否,仍然做自己該做的事,這才顯示出節操的高尚。如果過去侯嬴對信陵君不傲慢,那么市場上的人就不了解信陵君有禮賢下士的風度。如果王生對張廷尉不傲慢,那么三公九卿,高官顯貴就不了解張遷尉能降低身分,屈已下人。所以說:不好的人,是好人得以顯示出來的憑借和參照啊。]
《左傳》曰:“無傲禮。”《曲禮》曰:“無不敬。”然古人以傲為禮,其故何也?欲彰于人德耳。何以言之?昔侯嬴為大梁夷門監,魏公子聞之,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侯生引公子過市,及至家,以為上客。侯生謂公子曰:“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稠人廣眾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以觀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初,公子迎侯生,侯生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駕過之。”侯生下見其客朱亥,與之語,微察公子,公子色愈和。市人皆觀,從騎竊罵侯生,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也。)
張釋之居廷中,三公九卿盡會立,王生老人曰:“吾襪解。”顧謂張廷尉為我結襪。人或謂王生曰:“獨奈何廷辱張廷尉?”王生曰:“吾老且賤,自度終無益于張廷尉。張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結襪,欲以重之。”諸公聞之,賢王生而重張廷尉。(汲黯常與大將軍抗禮,或謂黯曰:“自天子常欲令群臣下大將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將軍有揖客,反不重耶?”大將軍聞之,愈賢黯也。)
由是觀之,以傲為禮,可以重人矣。
(議曰:《老子》云:“國家昏亂有忠臣,六親不和有孝慈。”此言忠臣孝子,因不知昏亂,乃見其節。向使侯生不傲,則士人不知公子能下士也。使王生不倨,則三公不知廷尉能折節也。故曰:“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信矣夫!)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 蕭條清萬里,瀚海寂無波
- 把君詩卷燈前讀, 詩盡燈殘天未明。
- 桑柘外秋千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
- 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谹谹如殷雷
-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