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創作背景
-
峨眉山月半輪秋,[1] 影入平羌江水流。[2] 夜發清溪向三峽,[3][4] 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首詩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于725年(開元十三年的時候)以前。這首詩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寫的一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詩人是乘船從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間吐出的半輪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總是隨江流。夜里船從清溪驛出發,要向三峽駛去,船轉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見了。這首詩用了五個地名,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