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 簡介
「南北朝」
-
沈約(441-513)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省武康縣)人。祖父沈林子在宋為征虜將軍。父親沈璞為淮南太守,元嘉末被誅。沈約年幼孤貧,好學(xué)習(xí),博覽群書。歷仕宋、齊、梁三朝,官至尚書令,封建呂侯。沈約與謝朓、王融同時,是當(dāng)時文壇上的主要人物。他和謝朓等人開創(chuàng)了「永明體」的新體詩歌,比較講求聲韻格律。他還提出「四聲八病」之說,這對于后來格律詩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也影響了詩歌的形式主義的傾向。他曾著有《四聲譜》,今已不存。現(xiàn)存的著作有《宋書》和輯本《沈隱侯集》。
沈約相關(guān)資料
-
在沈約之前,已經(jīng)有人開始撰寫南朝劉宋皇朝時期的歷史了。最早撰寫劉宋國史的是何承天。他在宋文帝時以著作郎身份,起草了宋史的紀(jì)、傳和《天文》、《律歷》…詳情
詩文 沈約詩文兼?zhèn)洹.?dāng)時的許多重要詔誥都是出自于他的手筆,在齊梁間的文壇上負(fù)有重望。《南史》稱:“謝玄暉善為詩,任彥升工于筆,約兼而有之,然不能…詳情
沈約是“神不滅”論的積極維護(hù)者。南朝時期,佛教盛行,但也出現(xiàn)了反佛的斗士。劉宋時期的史學(xué)家范曄是一位無神論者,“常謂死者神滅,欲著《無鬼論》”,確…詳情
沈約瘦腰 沈約從少年時代起就很用功讀書,白天讀的書,夜間一定要溫習(xí)。他母親擔(dān)心他的身體支持不了這樣刻苦的學(xué)習(xí),常常減少他的燈油,早早撤去供他取暖…詳情
南朝梁藏書家、史學(xué)家。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鎮(zhèn))人。少年避難,流寓孤貧。篤志好學(xué),晝夜不倦,遂博通群書,歷仕宋、齊、梁三代。宋時為記室參…詳情
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xué),博通群籍,擅長詩文。在沈約的少年時代,他白天讀的書,夜間一定要溫習(xí)。母親擔(dān)心他的身體支持不了這樣刻苦的學(xué)習(xí),常常減少他的燈…詳情
沈約的作品
-
- 《昭君辭》
- 《冬節(jié)后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
- 《詠新荷應(yīng)詔》
- 《夜夜曲(河漢縱且橫)》
- 《石塘瀨聽猿》
- 《詠檐前竹》
- 《詠檐前竹》
- 《冬節(jié)后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
- 《詠芙蓉》
- 《詠湖中雁》
南北朝名人推薦
-
- 何遜
- 陶弘景
- 王融
- 邢邵
- 江淹
- 釋寶月
- 徐陵
- 謝朓
- 湯惠休
- 魏胡太后
- 劉勰
- 南朝樂府
- 丘遲
- 蕭愨
- 孔稚圭
- 王僧孺
- 顏之推
- 吳均
- 劉昶
- 虞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