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 簡介
「清朝」
- 李秀成(1823~1864)中國太平天國將領,后期軍事統帥。廣西藤縣人。咸豐元年(1851)參加太平軍。三年二月克金陵(今南京),稱天京,以功保升軍帥、監軍。次年,調守廬州(今合肥)。六年春,隨燕王秦日綱回救鎮江,與清軍大戰于高資、湯頭,解鎮江之圍,旋大破清軍江北、江南大營。晉升地官正丞相,七年,封合天侯。時當天京事變后,授命為副掌率,與陳玉成同掌兵符,提調軍務。八年夏,與陳玉成等共商解京圍之策。九月大破清軍江北大營。十月,在三河之戰中配合陳玉成部全殲湘軍精銳李續賓部。九年,封忠王。曾與干王洪仁玕共訂"圍魏救趙"之策,并于十年初親率大軍奔襲杭州,誘敵分兵,然后間道馳還,五路合擊,再破江南大營;又乘勝東取蘇(州)、常(州),建立蘇福省,為太平天國后期戰爭開辟了新的重要基地。但李秀成此后對天京上游戰事重視不足,在二次西征中進兵遲緩,合攻湖北誤期,進抵湖北南部后即撤軍東下,雖得一浙江而安慶陷落,天京西面失去屏障。同治元年(1862)進軍上海,未克。集結各路大軍(共十三王)回救天京,久戰無功而退;又北進江北,半途而返,損折精銳大半,軍勢大挫。二年,受任真忠軍師,主持天京戰守。湘軍圍城日急,他力主"讓城別走",洪秀全固執不從,遂致坐困。三年六月十六,天京城破,他保護幼主突出重圍后被俘。寫有長篇供詞,記述太平天國后期軍事甚詳,但流露出偷生乞憐情緒,不久被殺害。
李秀成相關資料
-
李秀成的作品
-
- 《抒意二首(舉觴對客且揮毫)》
清朝名人推薦
-
- 黃遵憲
- 鄭燮
- 莊棫
- 孔夷
- 項鴻祚
- 鄧廷楨
- 龔翔麟
- 郭麐
- 嚴遂成
- 屈復
- 馮班
- 沈德潛
- 洪升
- 端木國瑚
- 顧彩
- 劉絮窗
- 彭駿孫
- 康有為
- 律然
- 陳文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