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饗拜洛樂章。齊和
作者:武則天 朝代:唐代
- 唐大饗拜洛樂章。齊和原文:
- 沉潛演貺分三極,廣大凝禎總萬方。
既薦羽旌文化啟,還呈干戚武威揚。
- 唐大饗拜洛樂章。齊和拼音解讀:
- chén qián yǎn kuàng fèn sān jí ,guǎng dà níng zhēn zǒng wàn fāng 。
jì jiàn yǔ jīng wén huà qǐ ,hái chéng gàn qī wǔ wēi yá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并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于天空之上。于稱帝后上尊號“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后按武曌遺愿改稱“則天大圣皇后”)。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據說她有《垂拱集》百卷、《金輪集》六卷。今存詩歌僅四十余首。
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第一個貢獻是打擊了保守的門閥貴族。
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以后,把反對她做皇后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這對于武則天來說,是殺雞儆猴,但這些關隴貴族和他們的依附者,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們趕出政治舞臺標志著關隴貴族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雖然,早在貞觀年間就提出過“勸農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議“勸農桑,薄賦役”。在她掌權以后,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她還注意地方吏治,加強對地主官吏的監察。對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農民,也采取比較寬容的政策。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萬戶進一步增加到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9.1%。這在中古時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唐代經濟發展的客觀數據。
第三個貢獻是穩定了邊疆形勢。
武則天執政后,邊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鎮,吐蕃也不斷在青海一帶對唐展開進攻。北邊一度臣服的東突厥和東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則天一方面組織反攻,恢復了安西四鎮,打退了突厥、契丹的進攻,同時在邊地設立軍鎮,常駐軍隊,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廣到現甘肅張掖、武威、內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薩爾一帶。以溫和的民族政策,接納多元文化的發展。對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婁師德,武則天特致書嘉勉。書中特別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鎮兵的糧食“數年咸得支給”。
第四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
唐人沈既濟在談及科舉制度時說到:“太后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后君臨天下二十余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沈既濟的這些話包含了豐富的內容。一是武則天重視科舉,大開志科。有一次策試制科舉人時,她親臨考場,主持考試。二是當時進士科和制科考試主要都是考策問,也就是申論。文章的好壞是錄取的主要標準。三是武則天用人不看門第,不問你是否是高級官吏的子孫,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別注意從科舉出身者中間選拔高級官吏。科舉出身做到高級官吏的越來越多,這就大大刺激了詩人參加科舉的積極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這就是沈既濟所說的“浸已成風”。開元、天寶年間“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的社會風氣,就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動了文化的全面發展,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崔融、李喬都是這個時期涌現出來的,雕塑、繪畫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稱武則天當政時期為“貞觀遺風”。
武則天的詩詞
-
- 唐大饗拜洛樂章。禋和
- 唐大饗拜洛樂章。咸和
- 唐明堂樂章。商音
- 唐明堂樂章。羽音
- 唐大饗拜洛樂章。昭和
- 唐享昊天樂。第十
- 贈胡天師
- 唐享昊天樂。第十二
- 唐大饗拜洛樂章。拜洛
- 曳鼎歌
唐代詩詞推薦
-
- 夜聽許十損誦詩愛而有作
- 題友人居
- 傷墮水烏
- 賞牡丹應教
- 陳式水墨山水
- 春中
- 寄浙東皇甫中丞
- 上子男壽昌宰
- 贈薛勛下第
- 詠簾
- 唐大饗拜洛樂章。齊和原文,唐大饗拜洛樂章。齊和翻譯,唐大饗拜洛樂章。齊和賞析,唐大饗拜洛樂章。齊和閱讀答案,出自武則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