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作者:蘇軾 朝代:宋朝
-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原文:
-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絕猿鳥去,惟有喬木攙天長。
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
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
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
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拼音解讀:
-
shān cāng cāng ,shuǐ máng máng ,dà gū xiǎo gū jiāng zhōng yāng 。
yá bēng lù jué yuán niǎo qù ,wéi yǒu qiáo mù chān tiān zhǎng 。
kè zhōu hé chù lái ,zhào gē zhōng liú shēng yì yáng 。
shā píng fēng ruǎn wàng bú dào ,gū shān jiǔ yǔ chuán dī áng 。
é é liǎng yān huán ,xiǎo jìng kāi xīn zhuāng 。
zhōu zhōng jiǎ kè mò màn kuáng ,xiǎo gū qián nián jià péng lá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山色蔥蘢,煙水渺茫,大小二孤山,聳立江水中央。崖高險絕,猿鳥不度,喬木破空。有客舟從那里而來,槳聲流水間船身抑揚。沙灘平坦,微風徐來,望客不見,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詳情
相關賞析
-
李思訓是中國“北宗”山水畫的創始人。他曾在江都(今屬江蘇揚州)、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做過官,一路上,長江風景是他親身觀賞過的,此畫即使不是對景寫生,畫中景色也是經過畫家靈敏的眼…詳情
這首題畫詩,是宋神宗元豐元年(l078)蘇軾任徐州(今屬江蘇)知州時創作的。題中李思訓,唐代著名畫家,官至左〔一作右)武衛大將軍,世稱李將軍。他的山水畫多以青綠勝,明代畫論家董其昌…詳情
作者介紹
-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057)參加禮部考試,中第二名。仁宗殿試時,與其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因母喪回蜀。嘉祐六年(1061)經歐陽修推薦,應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任期滿后值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還朝任職,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時期。他強調改革吏治,反對驟變。認為「慎重則必成,輕發則多敗。」因意見未被采納,請求外調,從熙寧四年(1071)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每到一處,多有政績。元豐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蘇軾詩句深文周納,羅織罪名,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獄。5個月后被貶黃州為團練副使。元豐八年(1094)哲宗立,任用司馬光,廢除新法。蘇軾調回京都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由于與當政者政見不合,再次請調外任。先后任杭州、潁州、揚州知州。后遷禮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讀兩學士。紹圣元年(1094)哲宗親政后,蘇軾又被一貶再貶,由英州、惠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縣)。直到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才遇赦北歸。死于常州。宋孝宗時追謚文忠。蘇軾政治上幾經挫折,始終對人生和美好事物有著執著的追求。他的思想主體是儒家思想,又吸收釋老思想中與儒家相通的部分,保持達觀的處世態度。文學主張與歐陽修相近。要求有意而言,文以致用。重視文學的藝術價值。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創作以詩歌為多,計)2700余首,題材豐富多樣。詩中表現了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疾苦的關切,特別是對農民的同情。如《荔枝嘆》、《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五禽言》、《吳中田婦嘆》等。描寫自然景物的詩寫得精警有新意,耐人尋味。如《有美堂暴雨》、《題西林壁》等。詩歌還反映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畫面,無事不可入詩。寫物傳神,奔放靈動,觸處生春,極富情韻,成一代之大觀。散文成就很高,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談史議政的文章氣勢磅礴,善于騰挪變化。敘事記游的散文既充滿詩情畫意,又深含理趣。《喜雨亭記》、《石鐘山記》、前后《赤壁賦》是其代表作品。詞作多達三百四五十首,突破了相思離別、男歡女愛的藩籬,反映社會現實生活,抒寫報國愛民的情懷。「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包括對農民生活的表現。詞風大多雄健激昂,頓挫排宕。語言和音律上亦有創新。「指出向上一路,而新天下耳目」。在詞的發展史上開創了豪放詞派。代表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等。愛情詞、詠物詞均有佳作,表現出多樣化的藝術風格。傳世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蘇軾的詩詞
-
- 稼說送張琥
- 瑞鷓鴣(觀潮)
- 浣溪沙(新秋)
- 清平樂(秋詞)
- 蘇幕遮(詠選仙圖)
-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 少年游·潤州作
- 范增論
- 西江月·頃在黃州
- 減字木蘭花·立春
宋朝詩詞推薦
-
- 解連環·怨懷無托
- 虞美人(絲絲楊柳絲絲雨)
- 胡搗練(小亭初報一枝梅)
- 水龍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 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 雨霖鈴(寒蟬凄切)
- 角招(為春瘦)
- 采桑子(花時惱得瓊枝瘦)
-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淺
- 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
-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原文,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翻譯,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賞析,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閱讀答案,出自蘇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