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情似游絲
作者:周紫芝 朝代:宋朝
- 踏莎行·情似游絲原文:
-
情似游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shù)。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 踏莎行·情似游絲拼音解讀:
-
qíng sì yóu sī ,rén rú fēi xù 。lèi zhū gé dìng kōng xiàng qù 。yī xī yān liǔ wàn sī chuí ,wú yīn xì dé lán zhōu zhù 。
yàn guò xié yáng ,cǎo mí yān zhǔ 。rú jīn yǐ shì chóu wú shù 。míng cháo qiě zuò mò sī liàng ,rú hé guò dé jīn xiāo qù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離情繚亂似漫空漂浮的游絲,離人漂泊如隨風(fēng)飛舞的柳絮。離別時(shí)凝定了淚眼空自相覷。整條河溪煙霧彌漫楊柳樹萬絲千縷,卻無法將那木蘭舟維系。夕陽斜照下大雁向遠(yuǎn)方遷徙,煙霧覆蓋了沙洲草樹…詳情
相關(guān)賞析
-
上片開頭兩句,連用兩個(gè)比喻?!扒樗朴谓z”,喻情之牽惹:“人如飛絮”,喻人之飄泊也。兩句寫出與情人分別時(shí)的特定心境。游絲、飛絮,古代詩詞中是常常聯(lián)用的,一以喻情,一以喻人,使之構(gòu)成一…詳情
此詞抒寫離情別緒。上片寫離別時(shí)的情景。情似游絲,淚眼相覷。一溪煙柳,難系蘭舟。寫盡了離別況味。下片寫別后相思之苦。愁緒無數(shù),無法排遣。全詞凄迷哀婉,愁思無限?!?a href="http://www.pinswag.com/wenzhang/9759.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詳情
作者介紹
- 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字小隱,號(hào)竹坡居士。宣城(今屬安徽)人。少時(shí)家貧,勤學(xué)不輟,紹興十二年(1142年)進(jìn)士。歷官樞密院編修,紹興十七年(1147年)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興國軍(今湖北陽新縣),為政簡靜,晚年隱居九江廬山。諛頌秦檜父子,為時(shí)論所嘲。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從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來甚密。
周紫芝以詩著名,無典故堆砌,自然順暢。周紫芝也能詞,風(fēng)格與詩近,清麗婉曲,無刻意雕琢痕跡。譬如《踏莎行》寫離人別情:“游絲飛絮,斜陽煙渚,愁情無數(shù)。”給人的感覺是情深意切,景物迷離。堪稱難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淚珠閣定空相覷”一句的用詞尤其巧妙,最后這一問更是催人淚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薩蠻》、《謁金門》、《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倉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詩話》一卷、《竹坡詞》三卷。周紫芝存詞150首。
周紫芝的詩詞
-
- 漁家傲(往歲阻風(fēng)長蘆,夜半舟中所見如此)
- 鷓鴣天·一點(diǎn)殘紅欲盡時(shí)
- 臨江仙(記得武陵相見日)
- 踏莎行(情似游絲)
- 瀟湘夜雨(二妙堂作)
- 千秋歲(生日)
- 醉落魄(江天云?。?/a>
- 水調(diào)歌頭(丙午登白鷺亭作)
- 雨中花令(吳興道中,頗厭行役,作此曲寄武林交舊)
- 漁家傲(送李彥恢宰旌德)
宋朝詩詞推薦
-
- 鵲橋仙(茅檐人靜)
- 黃金縷·妾本錢塘江上住
- 水調(diào)歌頭(砧聲送風(fēng)急)
- 慶春時(shí)(倚天樓殿)
- 駐馬聽(鳳枕鸞?。?/a>
- 解語花·梅花
- 神女賦
- 好事近(揮袖上西峰)
-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
- 富人之子
- 踏莎行·情似游絲原文,踏莎行·情似游絲翻譯,踏莎行·情似游絲賞析,踏莎行·情似游絲閱讀答案,出自周紫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