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誤
作者:曹雪芹 朝代:清朝
- 終身誤原文: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 終身誤拼音解讀:
- dōu dào shì jīn yù liáng yīn ,ǎn zhī niàn mù shí qián méng 。
kōng duì zhe ,shān zhōng gāo shì jīng yíng xuě ;zhōng bú wàng ,shì wài xiān shū jì mò lín 。
tàn rén jiān ,měi zhōng bú zú jīn fāng xìn :zòng rán shì qí méi jǔ àn ,dào dǐ yì nán pí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1)金玉良姻:指寶玉與寶釵的婚姻。小說中曾寫薛寶釵的金鎖“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上面所鏨的兩句吉利話與賈寶玉出生時銜來的那塊通靈玉上“癩僧所鐫的篆文”,“是一對兒”。薛姨媽也說:“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持“紅樓夢反封建論”者認為這段婚姻是符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謂美滿婚姻。金玉:語意雙關,既有貴重的意思,同時指代寶釵和寶玉。木石,語意雙關,和“金玉”相對,指代黛玉和寶玉。…詳情
相關賞析
-
這首曲子出自《紅樓夢》,象征著封建婚姻的“金玉良姻”和象征著自由戀愛的“木石前盟”,在小說中都被畫上了癩僧的神符,載入了警幻的仙冊。這樣,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賈寶玉和薛寶釵的結合,便都成了早已注定了的命運。這一方面固然有作者悲觀的宿命論思想的流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反映了這樣的事實:在封建宗法社會中,要違背封建秩序、封建禮教和封建家族的利益,去尋求一種建立在共同理想、志趣基礎上的自由愛情,是極其困難的。因此,眼淚還債的悲劇也像金玉相配的“喜事”那樣有它的必然性。…詳情
作者介紹
- 曹雪芹
曹雪芹,生辰不詳,死于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公元1763年2月12日),亦有說死于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公元1764年2月1日)。名霑,字芹圃,號雪芹,又號芹溪。曹家世代顯赫,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任江南江寧織造,其妻孫氏為康熙小時之奶母,身份是包衣,也就是皇家的奴隸,歸屬正白旗。《紅樓夢》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所寫,后八十回據說由高鶚續寫。《紅樓夢》在寫作的過程中就以抄本的形式流傳,因此版本很多,現在的版本一般都是以書商程偉元所修訂的程甲本或程乙本為模本。《紅樓夢》是中國一部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曠世巨著,在世界文學史上也享有崇高地位。世界各地都有"紅學會"(紅樓夢研究學會),這在世界文壇上是不多見的,唯有英國的莎士比亞和中國的《紅樓夢》能享此殊榮,但莎士比亞有100多部作品,而《紅樓夢》只有一部。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一部巨著。★特別鳴謝非常感謝網友ANING的無私幫助!他為本卷《紅樓夢詩詞》添加了詳盡的注釋與翻譯資料。★華夏翁附記原本收《薄命司對聯》等作品共79件。"正文"的文字和標點與197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相較,多有出入,遂依"人版"改訂。"注釋"中加注回目。"分析"從"隨風而逝--紅樓詩抄"下載,據稱內容多據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朗讀作品"中的多音字盡可能地作了處理。03年7月31日完成。
曹雪芹的詩詞
-
- 詠紅梅花得“紅”字
- 贊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肙煙眉)
- 香菱詠月·其二
- 姽婳詞
- 中秋對月有懷(未卜三生愿)
- 唐多令·柳絮
- 代別離·秋窗風雨夕
- 西江月(無故尋愁覓恨)
- 春夢歌(春夢隨云散)
- 終身誤
清朝詩詞推薦
-
- 虞美人·聽雨
- 望江南·春睡起
- 己亥雜詩(一十三度溪花紅)
- 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 采桑子(謝家庭院殘更立)
- 齊天樂·菊影(雁聲吹過黃昏雨)
- 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
- 獄中題壁(望門投止思張儉)
- 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
- 舟夜書所見(月黑見漁燈)
- 終身誤原文,終身誤翻譯,終身誤賞析,終身誤閱讀答案,出自曹雪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