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
作者:周邦彥 朝代:清朝
- 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原文:
-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云深無雁影。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 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拼音解讀:
-
qiū yīn shí qíng jiàn xiàng míng ,biàn yī tíng qī lěng 。zhù tīng hán shēng ,yún shēn wú yàn yǐng 。
gèng shēn rén qù jì jìng ,dàn zhào bì gū dēng xiàng yìng 。jiǔ yǐ dōu xǐng ,rú hé xiāo yè yǒ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時陰時晴的秋日又近黃昏,庭院突然變得清冷。佇立在庭中靜聽秋聲,茫茫云深不見鴻雁蹤影。夜深人散客舍靜,只有墻上孤燈和我人影相映。濃濃的酒意已經全消,長夜漫漫如何熬到天明? 注釋⑴…詳情
相關賞析
-
這首詞寫羈旅孤棲的情景。詞的上片寫日間情境,于明處寫景,暗里抒情,寓情于景;下片寫夜間的情景,于明處抒情,襯以典型環(huán)境,情景交融。上片一開篇就推出了一個陰雨連綿,偶爾放晴,卻已薄暮…詳情
作者介紹
- 周邦彥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雋少檢,不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元豐初,「游太學,有俊聲」。神宗時擢為試太學正。元四年(1089)出為廬州(今安徽合肥)教授。紹圣四年(1097)還朝,任國子主簿。徽宗即位,改除校書郎,歷考功員外郎,衛(wèi)尉宗正少卿兼議禮局檢討。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長治)。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寧波)任入秘書監(jiān),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宣和二年(1120)移知處州(今浙江麗水),值方臘起義,道梗不赴。未幾罷官,提舉南京鴻慶宮,輾轉避居于錢塘、揚州、睦州(今浙江建德)。卒年六十六。《宋史》、《東都事略》與《咸淳臨安志》均有傳。《宋史·藝文志》著錄其《清真居士集》十一卷,已佚。清人厲鶚《宋詩紀事》輯得其佚詩六首,今人羅忼烈又輯得古近體詩三十四首。周邦彥「負一代詞名」(張炎《詞源》卷下),其詞「渾厚和雅」(《詞源》),「縝密典麗」(劉肅《陳元龍集注〈片玉集〉序》,對后世影響較大。
周邦彥的詩詞
-
- 菩薩蠻·梅雪
- 南鄉(xiāng)子(撥燕巢)
- 荔枝香近(歇指·第二)
- 浣溪沙·爭挽桐花兩鬢垂
- 浪淘沙慢(萬葉戰(zhàn))
- 慶春宮(云接平崗)
- 過秦樓·大石
- 青房并蒂蓮(維揚懷古)
- 水龍吟(越調梨花)
- 浣溪沙(翠葆參差竹徑成)
清朝詩詞推薦
-
- 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
- 湘春夜月·近清明
- 菩薩蠻·江城烽火連三月
- 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
- 南柯子(驛館吹蘆葉)
-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繡絲)
- 戲答元珍
- 別老母(搴幃拜母河梁去)
- 除夕感懷(年華世事兩迷離)
- 三垂岡
- 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原文,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翻譯,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賞析,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閱讀答案,出自周邦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