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兒(和陳簿)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 丑奴兒(和陳簿)原文:
- 鵝湖山下長亭路,明月臨關。明月臨關。幾陣西風落葉干。
新詞誰解裁冰雪,筆墨生寒。筆墨生寒。曾說離愁千萬般。
- 丑奴兒(和陳簿)拼音解讀:
- é hú shān xià zhǎng tíng lù ,míng yuè lín guān 。míng yuè lín guān 。jǐ zhèn xī fēng luò yè gàn 。
xīn cí shuí jiě cái bīng xuě ,bǐ mò shēng hán 。bǐ mò shēng hán 。céng shuō lí chóu qiān wàn bā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初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今屬山東)人。受學于亳州劉瞻,與黨懷英為同舍生,號辛黨。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義軍烽起。棄疾聚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奉表南歸。高宗于建康召見,授右承務郎,任滿。改廣德軍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論》、《九議》,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復失地的建議。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遷倉部郎官,出為江西提點刑獄,調京西轉運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遷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五年(1178),召為大理少卿,出為湖北轉運副使,改湖南轉運副使。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遷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淳熙八年(1181)冬,臺臣王藺劾棄疾「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落職,卜居上饒城北之帶湖,筑室百楹,以稼名軒,自號稼軒居士,自是投閑置散凡十年。紹熙三年(1192),起為提點福建刑獄,次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以諫官黃艾、謝深甫論列,丐祠歸。所居帶湖雪樓毀于火,徙鉛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長達八年。嘉泰三年(1203),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于會稽創建秋風亭。四年,改知鎮江府。開禧元年(1205),復以言者論列,奉祠歸鉛山。開禧三年,年六十八,葬鉛山南十五里陽原山中。德祐元年(1275)追謚忠敏。平生以氣節自負,功業自許,謀猷略遠,然讒擯銷沮,南歸四十馀年間,大半皆廢棄不用,故陳亮《辛稼軒畫像贊》嘆為「真鼠枉用,真虎不用」。其胸中古今,用資為詞,激昂排宕,別開生面,不可一世。《宋史》有傳。有《稼軒集》,又有《稼軒奏議》一卷,均佚。今人輯有《稼軒詩文鈔存》。詞有四卷本《稼軒詞》及十二卷本《稼軒長短句》兩種。《四庫總目提要》云:「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特起,能于翦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迄今不廢。」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而產生的消極情緒。
辛棄疾的詩詞
-
-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 最高樓(醉中有四時歌者,為賦)
- 西江月(題可卿影像)
- 水調歌頭(壽韓南澗七十)
- 行香子(三山作)
- 生查子(獨游西巖)
- 江城子(戲同官)
-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 漢宮春·立春日
- 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
宋代詩詞推薦
-
- 姑射山詩題曾山人壁
- 水龍吟(登白鶴山,借前韻呈同游諸丈)
- 賀圣朝(鎖試府學夜坐作)
- 清平樂(以千葉粉紅牡丹送曾守)
- 憶秦娥·秋蕭索
- 破陣子
- 秋蕊香令
- 浣溪沙·雨過殘紅濕未飛
- 漁家傲(十月二日老妻生辰)
- 鵲橋仙(歇指調)
- 丑奴兒(和陳簿)原文,丑奴兒(和陳簿)翻譯,丑奴兒(和陳簿)賞析,丑奴兒(和陳簿)閱讀答案,出自辛棄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