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應制聽琵琶作)
作者:曾覿 朝代:宋代
- 定風波(應制聽琵琶作)原文:
- 捍撥金泥雅制新。紫檀槽映小腰身。婭姹雛鶯相對語。欣睹。上林花底暖生春。
颯颯胡沙飛指下。休訝。一般奇絕稱精神。向道曲終多少意。須記。昭陽殿里舊承恩。
- 定風波(應制聽琵琶作)拼音解讀:
- hàn bō jīn ní yǎ zhì xīn 。zǐ tán cáo yìng xiǎo yāo shēn 。yà chà chú yīng xiàng duì yǔ 。xīn dǔ 。shàng lín huā dǐ nuǎn shēng chūn 。
sà sà hú shā fēi zhǐ xià 。xiū yà 。yī bān qí jué chēng jīng shén 。xiàng dào qǔ zhōng duō shǎo yì 。xū jì 。zhāo yáng diàn lǐ jiù chéng ē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曾覿
曾覿(音di迪)(1109-1180) 字純甫,汴京(今河南開封)人。紹興中,為建王內知客。孝宗受禪,以潛邸舊人,授權知閣門事。淳熙初,除開府儀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觀使。趨奉宮廷,詞多應制之作。其詞語言婉麗,風格柔媚。代表作為《阮郎歸》、《水調歌頭》(三)、《西江月》(一)、《定風波》(【二】、【三】)、《長相思》、《采桑子》、《眼兒媚》(一)、《憶秦娥》(五)等,其中以《阮郎歸》一詞為最著名。該詞雖是一首詠燕詞卻通篇不著一燕字,庭院深深,楊柳陰濃,燕子雙雙終日呢喃,獨占風光;凌空飛舞,仿佛池中點點浮萍散漫,又象風中飄揚的柳絮那樣輕盈。末尾兩句詞人借燕子惜花表現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憐惜之情。全詞畫面生動,描摹傳神,結構上渾然天成,不愧佳作。純甫詞結有《海野詞》。
曾覿的詩詞
-
- 浣溪沙(奉詔次韻張池州賞杏聽琵琶)
- 南柯子(次韻南劍趙倅)
- 水龍吟·楚天千里無云
- 虞美人(中秋前兩夜作)
- 朝中措(趙知合生日)
- 鷓鴣天(選德殿賞燈,先宴梅堂,侍兩宮,沾醉口占)
- 朝中措(同前代御帶作)
- 朝中措(山父賞牡丹,酒半作)
- 南柯子(元夜書事)
- 水調歌頭(書懷)
宋代詩詞推薦
-
- 念奴嬌(寄孟使君)
- 清明日貍渡道中
- 烏夜啼(桂花)
- 水龍吟(寄留守無愧文)
- 臨江仙(和子安)
- 水調歌頭(渡江)
- 南鄉子·端午
- 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
- 傾杯(大石調)
- 阮郎歸(茶詞)
- 定風波(應制聽琵琶作)原文,定風波(應制聽琵琶作)翻譯,定風波(應制聽琵琶作)賞析,定風波(應制聽琵琶作)閱讀答案,出自曾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