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荔枝二首)
作者:李綱 朝代:宋代
- 減字木蘭花(荔枝二首)原文:
- 華清賜浴。寶甃溫泉澆膩玉。笑靨開時。一騎紅塵獻荔枝。
明珠乍剖。自擘輕紅香滿手。錦襪羅囊。猶瘞當年驛路旁。
- 減字木蘭花(荔枝二首)拼音解讀:
- huá qīng cì yù 。bǎo zhòu wēn quán jiāo nì yù 。xiào yè kāi shí 。yī qí hóng chén xiàn lì zhī 。
míng zhū zhà pōu 。zì bò qīng hóng xiāng mǎn shǒu 。jǐn wà luó náng 。yóu yì dāng nián yì lù pá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綱
李綱(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紀,江蘇無錫人,祖籍邵武(今屬福建),自祖父一輩起遷居無錫縣(今江蘇省無錫市),因無錫有河,名曰梁溪,故號稱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進士。歷官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團結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政,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復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罷。多次上疏,陳抗金大計,均未被采納。后抑郁而死。宋代著名愛國民族英雄,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亦能詞,其詠史之作,形象鮮明生動,風格沉雄勁健。代表作為《六幺令》、《水調歌頭》([一]、[三]、[六])、《水龍吟》(三)、《永遇樂》、《江城子》([二]、[七])、《念奴嬌》([一]、[三])、《雨霖鈴》、《喜遷鶯》(三)、《望江南》([一]、[五]、[十])等。其中《六幺令》以江煙水云歌月以及玉樹疏鐘古寺高樓等背景映襯詞人“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之感古傷今之情懷和“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之堅韌不拔之操守,讀來令人肅然起敬。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梁溪詞》等等。
政和二年(1112)李綱進士及第。五年,李綱任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議論朝政過失,被罷去諫官職事。宣和元年(1119),李綱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內憂外患問題,被宋徽宗趙佶認為議論不合時宜,謫監南劍州沙縣稅務。宣和七年七月,李綱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其年冬,金兵兩路攻宋,完顏宗望(斡離不)所率東路軍直逼宋都開封。
在宋廷一派慌亂情況下,李綱向宋徽宗提出了傳位給太子趙桓,以號召軍民抗金的建議。趙桓(宋欽宗)即位后,升李綱為尚書右丞,就任親征行營使,負責開封的防御。他率領開封軍民及時完成防御部署,親自登城督戰,擊退金兵。金帥完顏宗望見開封難以強攻,轉而施行誘降之計,宋廷彌漫了屈辱投降的氣氛。李綱因堅決反對向金割地求和,被宋欽宗罷官。由于開封軍民憤怒示威,迫使宋欽宗收回成命,李綱才又被起用。完顏宗望因無力攻破開封,在宋廷答應割讓河北三鎮之后,遂于靖康元年(1126)二月撤兵。開封守衛戰在李綱組織下獲得勝利。
金兵撤離之后,李綱即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誣陷。靖康元年五月,宋廷強令李綱出任河東、河北宣撫使,驅趕他出朝。李綱就任后,宋廷又事事加以限制,使宣撫使徒具空名,無節制軍隊之權。李綱被迫于九月辭職,旋又被加上“專主戰議,喪師費財”的罪名,先責建昌軍(今江西南城)安置,再謫夔州(今重慶奉節白帝城)。
李綱被貶不久,金兵再次兩路南下圍攻開封。宋欽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綱,任命他為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但已無濟于事。當李綱在長沙得知此命時,北宋已經滅亡。
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另建朝廷。為利用李綱的聲望,起用他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右相)。其時,李綱正在赴開封途中,接到任命,便趕到南京,竭盡思慮,為高宗籌劃重整朝綱,組織抗金,并同高宗周圍的汪伯彥、黃潛善等投降派展開尖銳斗爭。他反對投降,主張“一切罷和議”,嚴懲張邦昌及其他為金兵效勞的宋朝官員,以勵上節。為加強抗金斗爭的力量,他推薦堅決抗戰的老臣宗澤出任東京留守,去開封整修防御設施;又力主設置河北招撫司和河東經制司,支持兩河軍民的抗金斗爭,并推薦張所和傅亮分別任河北招撫使、河東經制副使。他還針對北宋以來軍政腐敗,賞罰不明等情況,頒布了新軍制二十一條,著手整頓軍政,并建議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帥府,實行縱深防御。
李綱整頓軍政的設施,有助于宋朝廷支撐局面,尚能為宋高宗所接受。然而,他主張堅決抗金及反對投降活動,卻為宋高宗及汪伯彥、黃潛善所不容。因此,他們又設法驅逐李綱。首先,調李綱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左相),另委黃潛善接任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以牽制李綱。接著,又罷免張所、傅亮,撤銷河北招撫司及河東經制司,蓄意破壞李綱的抗金部署,迫使李綱辭職。李綱任宰相僅七十五天,就被驅逐出朝,不久貶鄂州(今湖北武漢市武昌),繼又流放到海南島的萬安軍(今廣東儋縣東南)。直到建炎三年(1129)底才獲自由。
建炎四年,李綱回到邵武居住。此后,于紹興二年(1132)二月至紹興三年,任荊湖廣南路宣撫使,兼知潭州(后改湖南安撫使),又于紹興五年十月至七年十一月任江南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他雖然被排斥在外,但一直關心國事,一再上疏陳述政見,繼續反對屈辱投降,支持岳飛抗金斗爭。紹興十年正月卒。卒贈少師,謚忠定。
李綱一生著述甚多,其遺文由其諸子編成《梁溪全集》一百八十卷,刊行于世。其中《靖康傳信錄》、《建炎進退志》、《建炎時政記》等,系李綱在北宋末、南宋初置身朝廷時的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的記錄,是研究這段歷史的寶貴資料。
李綱的詩詞
-
- 永遇樂(秋夜有感)
- 念奴嬌(漢武巡朔方)
-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
- 望江南·江上雪
- 六么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 江城子(新酒初熟)
- 江城子(再游武夷,至晞真館,與道士泛月而歸)
- 水龍吟(光武戰昆陽)
- 喜遷鶯(真宗幸澶淵)
- 念奴嬌(中秋獨坐)
宋代詩詞推薦
-
- 鶯啼序·春晚感懷
- 菩薩蠻(春愁)
- 一翦梅(壽吳景年礻B13A)
- 朝中措(趙伊一哥回侍)
- 清平樂(贈云麓麓道人)
- 長相思令
- 青玉案
- 踏莎行(荊南作)
- 浣溪沙(餞別陳漢卿于張叔信后堂,席上用叔信韻)
- 甘州(為小玉梅賦,并柬韓竹閑)
- 減字木蘭花(荔枝二首)原文,減字木蘭花(荔枝二首)翻譯,減字木蘭花(荔枝二首)賞析,減字木蘭花(荔枝二首)閱讀答案,出自李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