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拼音解讀:
-
bā yuè qiū gāo fēng nù hào ,juàn wǒ wū shàng sān zhòng máo , máo fēi dù jiāng sǎ jiāng jiāo 。
gāo zhě guà juàn zhǎng lín shāo ,xià zhě piāo zhuǎn chén táng ào 。
nán cūn qún tóng qī wǒ lǎo wú lì , rěn néng duì miàn wéi dào zéi ,gōng rán bào máo rù zhú qù 。
chún jiāo kǒu zào hū bú dé ,guī lái yǐ zhàng zì tàn xī 。
é qǐng fēng dìng yún mò sè ,qiū tiān mò mò xiàng hūn hēi 。
bù qīn duō nián lěng sì tiě ,jiāo ér è wò tà lǐ liè 。
chuáng tóu wū lòu wú gàn chù ,yǔ jiǎo rú má wèi duàn jué 。
zì jīng sàng luàn shǎo shuì mián ,zhǎng yè zhān shī hé yóu chè !
ān dé guǎng shà qiān wàn jiān ,dà bì tiān xià hán shì jù huān yán ,fēng yǔ bú dòng ān rú shān 。
wū hū ! hé shí yǎn qián tū wū jiàn cǐ wū ,wú lú dú pò shòu dòng sǐ yì zú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譯文及注釋
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詳情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創作背景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當時安史之亂還未平定。關中地區鬧革命,民不聊生。這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現在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現在甘肅成縣)到了巴陵。公元760年,經親友的幫助…詳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鑒賞
這首詩可分為四節。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韻,“號”、“茅”、“郊”、“梢”、“坳”五個開口呼的平聲韻腳傳來陣陣風聲。“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勢迅猛。“風怒號”三字,…詳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評解
這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句式長短不齊,韻腳兩韻一轉,多次變換,有一種參差錯落、曲折跌宕的感覺,這有助于表現坎坷生活和悲涼郁塞的心情.《唐宋詩醇》評價這首詩說:"極無聊事,以…詳情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奔在靈武(今甘肅省)即位的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到淪陷后的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陜西省鳳翔縣),授官左拾遺。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拋棄官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嚴武死后,他離開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后,離夔州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唐太宗大歷五年(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
-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 嚴公仲夏枉駕草堂,兼攜酒饌(得寒字)
- 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跡
- 奉贈太常張卿二十韻(均)
- 愁坐
- 江陵望幸
- 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
- 遣憤
- 秋雨嘆之一
- 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
-
- 游終南山
- 更漏子(春葉闌)
- 讀莊子
- 東平別前衛縣李寀少府 / 送前衛縣李宷少府
- 汴河懷古(盡道隋亡為此河)
- 綠水詞(今宵好風月)
- 秋詞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
- 贈賣松人
-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 雜詩(無定河邊暮角聲)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翻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賞析,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相關翻譯
相關賞析
作者介紹
杜甫的詩詞
唐朝詩詞推薦
詩詞類別
杜甫的詩詞
-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 《嚴公仲夏枉駕草堂,兼攜酒饌(得寒字)》
- 《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跡》
- 《奉贈太常張卿二十韻(均)》
- 《愁坐》
- 《江陵望幸》
- 《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
- 《遣憤》
- 《秋雨嘆之一》
- 《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