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用惠洪韻)
作者:黃庭堅 朝代:宋代
- 西江月(用惠洪韻)原文:
- 細細風清撼竹,遲遲日暖開花。香幃深臥醉人家。媚語嬌聲婭姹。
姹婭聲嬌語媚,家人醉臥深幃。香花開暖日遲遲。竹撼清風細細。
- 西江月(用惠洪韻)拼音解讀:
- xì xì fēng qīng hàn zhú ,chí chí rì nuǎn kāi huā 。xiāng wéi shēn wò zuì rén jiā 。mèi yǔ jiāo shēng yà chà 。
chà yà shēng jiāo yǔ mèi ,jiā rén zuì wò shēn wéi 。xiāng huā kāi nuǎn rì chí chí 。zhú hàn qīng fēng xì xì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授葉縣尉。熙寧五年(1072)為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監教授。元豐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為秘書郎。元祐元年(1086)為《神宗實錄》檢討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時張耒、秦觀、晁補之俱在京師,與庭堅同游蘇軾之門,有「蘇門四學士」之稱。《神宗實錄》成,擢為起居舍人。哲宗親政,以修實錄不實的罪名,被貶涪州(今四川涪陵)別駕、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紹圣四年(1097)移戎州(今四川宜賓)。崇寧元年(1102),內遷知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到任九天,即被罷免,主管洪州玉隆觀。次年復被除名編管宜州(今廣西宜山)。四年,卒于貶所,年六十一,私謚文節先生。《宋史》有傳。尤長于詩,世號「蘇黃」。其詩多寫個人日常生活,在藝術上講究修辭造句,追求新奇。工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編》三卷。《全宋詞》收錄其詞一百九十馀首。《全宋詞補輯》又從《詩淵》輯得二首。黃庭堅詩歌創作影響很大,與蘇軾并稱「蘇黃」,是「江西詩派」的創始人。其詩宗法杜甫,并有「奪胎換骨」「點石成金」「無一字無來處」之論。作詩力求新奇,詩風瘦硬峭拔,也有清新流暢之作,另有詩反映了人民的疾苦。由于他學識淵博,功力深厚,創作態度嚴謹,詩中往往表現出超邁的見識和曠達的襟懷,在宋代詩歌發展史上獨樹一幟。但過多地在字句、技巧上下功夫,不免有晦澀生硬之弊。詞與秦觀齊名,少年時多做艷詞,有的詞寫得疏宕灑脫,清雅明暢。晚年詞風接近蘇軾。今存詞180多首。有《山谷集》,自選其詩文名《山谷精華錄》,詞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詞》)。工書法,兼擅行、草,自成風格。書跡有《華嚴疏》《松風閣詩》及《廉頗藺相如傳》等。
黃庭堅的詩詞
-
- 滿庭芳·茶
- 南歌子·槐綠低窗暗
- 鷓鴣天(明日獨酌自嘲呈史應之)
-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 定風波(次高左藏韻)
- 歸田樂引(對景還消瘦)
- 謁金門(山又水)
- 滿庭芳·茶
- 點絳唇(重九日寄懷嗣直弟,時再涪陵。用東坡余九日點絳唇舊韻)
- 秋懷二首
宋代詩詞推薦
-
- 滿江紅(丁丑登均州武當山)
- 水龍吟(云麓新葺北墅園池)
- 風入松·桂
- 水龍吟(庚寅寄遠)
- 漁家傲(湖州幕官作舫室)
- 柳梢青(寄鶴林)
- 惜黃花
- 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 西江月(十一月初六日夜偶成)
- 臨江仙(乙未,高宗慶七十,母氏封宜人作)
- 西江月(用惠洪韻)原文,西江月(用惠洪韻)翻譯,西江月(用惠洪韻)賞析,西江月(用惠洪韻)閱讀答案,出自黃庭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