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
作者:裴迪 朝代:南北朝
- 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原文:
-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 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拼音解讀:
-
guī shān shēn qiǎn qù ,xū jìn qiū hè měi 。
mò xué wǔ líng rén ,zàn yóu táo yuán lǐ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你若要歸山無論深淺都要去看看;山巒溝壑清凈秀美要盡情地賞玩。千萬別學陶淵明筆下那個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幾天就匆匆出山。 注釋武陵人:指陶潛《桃花源記》的武陵漁人。…詳情
相關賞析
-
崔九曾與王維,作者同隱于終南山,從作者這首送崔九歸山的詩中看得出來,崔九大約不大愿意再隱居下去了,于是有了作者的這一番勸勉。…詳情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這兩句是說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論入山深淺,都要飽覽山川之秀麗,林木之幽美。這當然是勸勉崔興宗不要再留戀世俗的生活,把對山水的感情升華到一種與世俗生活相對…詳情
作者介紹
- 裴迪
裴迪(716-?),唐代詩人,河東(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書省郎。其一生以詩文見稱,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與大詩人王維、杜甫關系密切。早年與“詩佛”王維過從甚密,晚年居輞川、終南山,兩人來往更為頻繁,故其詩多是與王維的唱和應酬之作。“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諼。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這首號稱“詩中有畫”的詩篇就是閑居輞川時王維答贈裴迪的。受王維的影響,裴迪的詩大多為五絕,描寫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維山水詩相近。
《輞川雜詠》組詩是裴迪的代表作。其中《漆園》一首:“好閑早成性,果此諧宿諾。今日漆園游,還同莊叟樂。”不論從思想性還是藝術性來說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可以和王維的詩相提并論。裴迪的詩作雖然不多,但他是裴氏最有成就的詩人,他以他的作品豐富了盛唐詩壇。從這一點上看,裴迪是注重詩的質量的。
裴迪的詩詞
-
- 西塔寺陸羽茶泉
- 輞川集二十首。宮槐陌
- 輞川集二十首。鹿柴
- 輞川集二十首。臨湖亭
- 輞川集二十首。金屑泉
- 輞川集二十首。柳浪
- 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 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
- 輞川集二十首。木蘭柴
- 輞川集二十首。文杏館
南北朝詩詞推薦
-
- 野望
- 無題·八歲偷照鏡
-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
- 琵琶行 / 琵琶引
- 早寒江上有懷 / 早寒有懷 / 江上思歸
-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
- 斷句(白云滿鄣來)
- 敕勒歌(敕勒川)
-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 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原文,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翻譯,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賞析,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閱讀答案,出自裴迪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