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令(次子瞻韻送元素內翰·般涉調)
作者:張先 朝代:宋代
- 定風波令(次子瞻韻送元素內翰·般涉調)原文:
- 浴殿詞臣亦議兵。禁中頗牧黨羌平。詔卷促歸難自緩。溪館。彩花千數酒泉情。
春草未青秋葉暮。□去。一家行色萬家情。可恨黃鶯相識晚。望斷。湖邊亭上不聞聲。
- 定風波令(次子瞻韻送元素內翰·般涉調)拼音解讀:
- yù diàn cí chén yì yì bīng 。jìn zhōng pō mù dǎng qiāng píng 。zhào juàn cù guī nán zì huǎn 。xī guǎn 。cǎi huā qiān shù jiǔ quán qíng 。
chūn cǎo wèi qīng qiū yè mù 。□qù 。yī jiā háng sè wàn jiā qíng 。kě hèn huáng yīng xiàng shí wǎn 。wàng duàn 。hú biān tíng shàng bú wén shē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進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辟為通判。后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石林詩話》卷下)。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初以《行香子》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人稱為「張三中」。后又自舉平生所得意之三詞:云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歸朝歡》);「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剪牡丹》),世稱「張三影」。《宋史》無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存詞一百八十多首。他以登山臨水、創作詩詞自娛。詞與柳永齊名,擅長小令,亦作慢詞。其詞含蓄工巧,情韻濃郁。題材大多為男歡女愛、相思離別,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閑適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如《天仙子》,宋祁極為贊賞,稱之為「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他自己也很得意,連同《歸朝歡》中的「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剪牡丹》中的「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自稱「張三影」。《一叢花令》中有「沉思細想,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之句,刻劃閨中怨女的心理活動極為細膩生動。賀裳在《皺水軒詞話》中評此詞尤為「無理而妙」。詩歌在當代也享有盛名。
張先的詩詞
-
- 漁家傲·和程公辟贈
- 菩薩蠻(般涉調)
- 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
- 漁家傲·和程公辟贈(巴子城頭青草暮)
- 相思令(蘋滿溪。柳繞堤)
- 河傳(仙呂調)
- 翦牡丹(舟中聞雙琵琶·般涉調)
- 江城子(高平調)
- 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 青門引·春思
宋代詩詞推薦
-
- 驀山溪·自述
- 長壽仙促拍(貴妃生日)
- 念奴嬌(寒食次盧野涉,并懷孫季蕃)
- 謁金門(春晚)
- 滿庭芳(八月十六夜,景修詠東坡舊詞,因韻成此)
- 勸學詩 / 偶成
- 虞美人(席上贈王提刑)
- 齊天樂(湖上即席分韻得羽字)
- 減字木蘭花(春詞)
- 水調歌頭(和李守)
- 定風波令(次子瞻韻送元素內翰·般涉調)原文,定風波令(次子瞻韻送元素內翰·般涉調)翻譯,定風波令(次子瞻韻送元素內翰·般涉調)賞析,定風波令(次子瞻韻送元素內翰·般涉調)閱讀答案,出自張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