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中呂調)
作者:張先 朝代:宋代
- 菩薩蠻(中呂調)原文:
- 玉人又是匆匆去。馬蹄何處垂楊路。殘日倚樓時。斷魂郎未知。
闌干移倚遍。薄幸教人怨。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
- 菩薩蠻(中呂調)拼音解讀:
- yù rén yòu shì cōng cōng qù 。mǎ tí hé chù chuí yáng lù 。cán rì yǐ lóu shí 。duàn hún láng wèi zhī 。
lán gàn yí yǐ biàn 。báo xìng jiāo rén yuàn 。míng yuè què duō qíng 。suí rén chù chù há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進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辟為通判。后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石林詩話》卷下)。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初以《行香子》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人稱為「張三中」。后又自舉平生所得意之三詞:云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歸朝歡》);「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剪牡丹》),世稱「張三影」?!端问贰窡o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存詞一百八十多首。他以登山臨水、創作詩詞自娛。詞與柳永齊名,擅長小令,亦作慢詞。其詞含蓄工巧,情韻濃郁。題材大多為男歡女愛、相思離別,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閑適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如《天仙子》,宋祁極為贊賞,稱之為「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他自己也很得意,連同《歸朝歡》中的「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剪牡丹》中的「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自稱「張三影」?!兑粎不睢分杏小赋了技毾?,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之句,刻劃閨中怨女的心理活動極為細膩生動。賀裳在《皺水軒詞話》中評此詞尤為「無理而妙」。詩歌在當代也享有盛名。
張先的詩詞
-
- 偷聲木蘭花(般涉調)
- 生查子(雙調)
- 武陵春(雙調)
- 怨春風(高平調)
- 醉垂鞭(錢塘送祖擇之·般涉調)
-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 沁園春(寄都城趙閱道·般涉調)
- 南歌子(林鐘商)
- 少年游(渝州席上和韻·般涉調)
- 青門引·春思
宋代詩詞推薦
-
- 殢人嬌(王都尉席上贈侍人)
- 菩薩蠻(雙浮亭)
- 鷓鴣天(清明)
- 驀山溪(和雪)
- 水調歌頭(上韻州方檢詳,時有節制之命)
- 浪淘沙慢(夷則商賦李尚書山園)
- 浣溪沙(菊節)
- 點絳唇(登郢州城樓)
- 漢宮春(癸亥生日)
- 洞仙歌(為葉夢錫總領壽)
- 菩薩蠻(中呂調)原文,菩薩蠻(中呂調)翻譯,菩薩蠻(中呂調)賞析,菩薩蠻(中呂調)閱讀答案,出自張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