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炎光謝
作者:柳永 朝代:宋代
- 二郎神·炎光謝原文:
- 炎光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云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
- 二郎神·炎光謝拼音解讀:
- yán guāng xiè 。guò mù yǔ 、fāng chén qīng sǎ 。zhà lù lěng fēng qīng tíng hù ,shuǎng tiān rú shuǐ ,yù gōu yáo guà 。yīng shì xīng é jiē jiǔ zǔ ,xù jiù yuē 、biāo lún yù jià 。jí mù chù 、wēi yún àn dù ,gěng gěng yín hé gāo xiè 。
xián yǎ 。xū zhī cǐ jǐng ,gǔ jīn wú jià 。yùn qiǎo sī 、chuān zhēn lóu shàng nǚ ,tái fěn miàn 、yún huán xiàng yà 。diàn hé jīn chāi sī yǔ chù ,suàn shuí zài 、huí láng yǐng xià 。yuàn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zhàn dé huān yú ,nián nián jīn yè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于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歷荊湖、吳越。景祐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馀杭令、定海曉峰鹽場監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潤州(今江蘇鎮江)。身后很凄涼,由歌女們聚資營葬。《宋史》無傳,事跡散見筆記、方志。善為詩文,「皆不傳于世,獨以樂章膾灸人口」(《清波雜志》卷八)。所著《樂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詞自成一派,世稱「屯田蹊徑」、「柳氏家法」。《避暑錄話》卷三記西夏歸朝官語:「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可見柳詞影響之大。其詞對后世詞家及金元戲曲、明清小說有重大影響。詞集名《樂章詞》,主要內容描寫歌妓舞女的生活和思想,抒發自己的不平和牢騷以及羈旅行役之苦、離別懷人之情。都市的風物之美、社會的富庶在詞中也得到突出的表現。如描寫杭州風光的《望海潮》,相傳金主完顏亮讀到「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在為歌女們寫作的詞篇中,表現了對她們的同情,唱出了她們的心聲。在這類詞中,也有一些庸俗的內容和頹廢的情調。藝術成就最高的是羈旅行役之作。《雨霖鈴》、《八聲甘州》是這方面的代表作,融情入景,有點有染,感人至深。同時,賦予身世之嘆和濃重的傷感情調,為人們千古傳誦。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在詞的發展史上有著突出的貢獻。首先,他始衍慢詞。運用鋪敘、渲染等手法,擴大了詞的容量。其次,以俚語、俗語入詞,呈現口語化的特色。同時,在藝術上運用傳統的情景交融、點染等手法,又善于化用前人詩句入詞,使詞作韻味雋永、深婉含蓄。由于在題材和藝術上都有創新,所以流傳很廣。甚至連西夏也「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有《樂章集》傳世,存詞210多首,按宮調編次,共16個宮調150個詞調,這說明柳永的作品不僅是詞集而且是可以入樂演唱的唱本,故名《樂章集》。
柳永的詩詞
-
- 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
- 離別難(中呂調)
- 拋球樂(林鐘商)
- 慢卷綢(雙調)
- 望海潮·東南形勝
- 破陣樂·露花倒影
- 戚氏(中呂調)
- 傾杯(鶩落霜洲)
- 玉女搖仙佩·佳人
- 雪梅香·景蕭索
宋代詩詞推薦
-
- 望海潮(上梁帥生辰)
- 念奴嬌(謝王廣文雙姬詞)
- 六州歌頭·寄稼軒承旨
- 滿庭芳(送權府蘇臺道宗朝奉)
- 酒泉子(十之一)
- 木蘭花慢(中秋新河)
- 青玉案(社日客居)
- 琴調相思引(臨別余干席上作)
- 剔銀燈(仙呂調)
- 內家嬌(壽王城山)
- 二郎神·炎光謝原文,二郎神·炎光謝翻譯,二郎神·炎光謝賞析,二郎神·炎光謝閱讀答案,出自柳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