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腰輕(中呂宮)
作者:柳永 朝代:宋代
- 柳腰輕(中呂宮)原文:
- 英英妙舞腰肢軟。章臺柳、昭陽燕。錦衣冠蓋,綺堂筵會,是處千金爭選。顧香砌、絲管初調,倚輕風、珮環微顫。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漸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趨蓮步,進退奇容千變。算何止、傾國傾城,暫回眸、萬人腸斷。
- 柳腰輕(中呂宮)拼音解讀:
- yīng yīng miào wǔ yāo zhī ruǎn 。zhāng tái liǔ 、zhāo yáng yàn 。jǐn yī guàn gài ,qǐ táng yàn huì ,shì chù qiān jīn zhēng xuǎn 。gù xiāng qì 、sī guǎn chū diào ,yǐ qīng fēng 、pèi huán wēi chàn 。
zhà rù ní shang cù biàn 。chěng yíng yíng 、jiàn cuī tán bǎn 。màn chuí xiá xiù ,jí qū lián bù ,jìn tuì qí róng qiān biàn 。suàn hé zhǐ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zàn huí móu 、wàn rén cháng duà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于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歷荊湖、吳越。景祐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馀杭令、定海曉峰鹽場監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潤州(今江蘇鎮江)。身后很凄涼,由歌女們聚資營葬。《宋史》無傳,事跡散見筆記、方志。善為詩文,「皆不傳于世,獨以樂章膾灸人口」(《清波雜志》卷八)。所著《樂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詞自成一派,世稱「屯田蹊徑」、「柳氏家法」。《避暑錄話》卷三記西夏歸朝官語:「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可見柳詞影響之大。其詞對后世詞家及金元戲曲、明清小說有重大影響。詞集名《樂章詞》,主要內容描寫歌妓舞女的生活和思想,抒發自己的不平和牢騷以及羈旅行役之苦、離別懷人之情。都市的風物之美、社會的富庶在詞中也得到突出的表現。如描寫杭州風光的《望海潮》,相傳金主完顏亮讀到「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在為歌女們寫作的詞篇中,表現了對她們的同情,唱出了她們的心聲。在這類詞中,也有一些庸俗的內容和頹廢的情調。藝術成就最高的是羈旅行役之作。《雨霖鈴》、《八聲甘州》是這方面的代表作,融情入景,有點有染,感人至深。同時,賦予身世之嘆和濃重的傷感情調,為人們千古傳誦。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在詞的發展史上有著突出的貢獻。首先,他始衍慢詞。運用鋪敘、渲染等手法,擴大了詞的容量。其次,以俚語、俗語入詞,呈現口語化的特色。同時,在藝術上運用傳統的情景交融、點染等手法,又善于化用前人詩句入詞,使詞作韻味雋永、深婉含蓄。由于在題材和藝術上都有創新,所以流傳很廣。甚至連西夏也「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有《樂章集》傳世,存詞210多首,按宮調編次,共16個宮調150個詞調,這說明柳永的作品不僅是詞集而且是可以入樂演唱的唱本,故名《樂章集》。
柳永的詩詞
-
- 玉樓春(鳳樓郁郁呈嘉瑞)
- 破陣樂(露花倒影)
- 尾犯(林鐘商)
- 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
- 巫山一段云(五之五·雙調)
- 安公子·遠岸收殘雨
- 定風波(佇立長堤)
- 甘草子(二之二)
- 甘草子(秋盡)
- 迷仙引(才過笄年)
宋代詩詞推薦
-
- 鵲橋仙令(歇指)
- 勝勝慢(冬至日,用劉春卿韻,送彥逢弟赴官西興)
- 賀新郎(和劉宰潛夫韻)
- 浣溪沙(壽潘宰)
- 斗百花(三之一)
- 點絳唇·時霎清明
- 綺羅香(前題)
- 沁園春·送李御帶珙
- 多麗(西湖)
- 臺城路(為湖天賦)
- 柳腰輕(中呂宮)原文,柳腰輕(中呂宮)翻譯,柳腰輕(中呂宮)賞析,柳腰輕(中呂宮)閱讀答案,出自柳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