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垂光同年
作者:徐夤 朝代:唐代
- 贈垂光同年原文:
- 丹桂攀來十七春,如今始見茜袍新。須知紅杏園中客,
終作金鑾殿里臣。逸少家風惟筆札,玄成世業是陶鈞。
他時黃閣朝元處,莫忘同年射策人。
- 贈垂光同年拼音解讀:
- dān guì pān lái shí qī chūn ,rú jīn shǐ jiàn qiàn páo xīn 。xū zhī hóng xìng yuán zhōng kè ,
zhōng zuò jīn luán diàn lǐ chén 。yì shǎo jiā fēng wéi bǐ zhá ,xuán chéng shì yè shì táo jun1 。
tā shí huáng gé cháo yuán chù ,mò wàng tóng nián shè cè ré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徐夤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登乾寧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禮待簡略,遂拂衣去,歸隱延壽溪(現留于綬溪公園,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龍》、《釣磯》二集,詩二百六十五首。 注: 校 ⑴夤,《唐才子傳》卷一〇作“寅”。 徐夤系唐乾寧元年 (890)進士,授秘書省正字。他的賦被當時文壇譽為“錦繡堆”。《蘭陔詩話》有“賦就長安振大名,斬蛇功與樂天爭”的記載。唐亡后,他回到家鄉,在延壽溪賦閑垂釣。現在溪上片石微露,稱為“釣磯”的地方,據說是他的遺跡。徐夤的不少詩篇收入《全唐詩》。他在詩中自我解嘲曰:“何人買我安貧趣,百萬黃金未可論。” 徐夤在延壽建有一座藏書樓,自題楹聯:“壺公山下千盅粟,延壽橋頭萬卷書。”徐夤釣魚處被稱為“徐潭”。其后人徐鐸也在潭邊建“萬卷樓”,藏書相當豐富。宋熙寧九年 (1076),他和胞兄徐銳同時登第。他廷試時中了狀元,后官至吏部尚書。時人稱其為“龍虎榜頭孫繼祖,鳳凰池上弟聯兄。”當時楓亭人薛奕,也中了武狀元,神宗皇帝盛贊:“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人彀中。”一時成為佳話。南宋詩人劉克莊對延壽溪情有獨鐘,對徐夤的懷念殷切尤加。 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每當初夏時節,明月朗照“釣磯”,隱約可見一個披蓑戴笠、蹲坐而釣的老者。村人都說那是徐夤的化身,其實可能是九華山的倒影。但劉克莊卻鄭重地記下這么一件事:有一次自己作“門外青山皆我有,從今不必呼徐潭”詩,當晚即夢見徐夤拊其背,因而驚嘆千古才人固不與草木同腐,數百年之后精神可畏。
徐夤的詩詞
-
- 經故廣平員外舊宅
- 張儀
- 溫陵殘臘書懷寄崔尚書
- 休說
- 東
- 憶潼關早行
- 贈月君
- 不把漁竿
- 寄華山司空侍郎
- 和尚書詠煙
唐代詩詞推薦
-
-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送崔全被放歸都覲省
- 題蘇仙山(郴州城東有山,為蘇耽修真之所,名蘇仙山)
- 奉和魯望懷楊臺文楊鼎文二秀才
- 代謝玄暉新亭送范零陵
- 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二首
- 寄贈薛濤
- 奉和裴晉公涼風亭睡覺
- 潭州鶴會
- 送袁十嶺南尋弟
- 贈垂光同年原文,贈垂光同年翻譯,贈垂光同年賞析,贈垂光同年閱讀答案,出自徐夤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