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曲(銅壺滴漏初盡)
作者:馮延巳 朝代:唐朝- 壽山曲(銅壺滴漏初盡)原文:
【壽山曲】
銅壺滴漏初盡,高閣雞鳴半空。
催啟五門金鎖,猶垂三殿簾櫳。
階前御柳搖綠,仗下宮花散紅。
鴛瓦數行曉日,鸞旗百尺春風。
侍臣舞蹈重拜,圣壽南山永同。
- 壽山曲(銅壺滴漏初盡)拼音解讀:
-
【shòu shān qǔ 】
tóng hú dī lòu chū jìn ,gāo gé jī míng bàn kōng 。
cuī qǐ wǔ mén jīn suǒ ,yóu chuí sān diàn lián lóng 。
jiē qián yù liǔ yáo lǜ ,zhàng xià gōng huā sàn hóng 。
yuān wǎ shù háng xiǎo rì ,luán qí bǎi chǐ chūn fēng 。
shì chén wǔ dǎo zhòng bài ,shèng shòu nán shān yǒng tó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壽山曲(銅壺滴漏初盡)壽山曲
銅壺滴漏初盡,高閣雞鳴半空。 催啟五門金鎖,猶垂三殿簾櫳。 階前御柳搖綠,仗下宮花散紅。 鴛瓦數行曉日,鸞旗百尺春風。 侍臣舞蹈重拜,圣壽南山永同…詳情 - 馮延巳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南唐開國時,因為多才藝,先主李昪任命他為秘書郎,讓他與太子李璟交游。后來李璟為元帥,馮延巳在元帥府掌書記。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年),就任命馮延巳為翰林學士承旨。到保大四年(946年),馮延巳終于登上了宰相的寶座。第二年,陳覺、馮延魯舉兵進攻福州,結果死亡數萬人,損失慘重。李璟大怒,準備將陳覺、馮延魯軍法處死。馮延巳為救兩人性命,引咎辭職,改任太子太傅。保大六年(948年),出任撫州節度使。在撫州呆了幾年,也沒有做出什么政績。到了保大十年(952),他再次榮登相位。 延巳當政期間,先是進攻湖南,大敗而歸。后是淮南被后周攻陷,馮延魯兵敗被俘,另一宰相孫晟出使后周被殺。958年,馮延巳被迫再次罷相。當時朝廷里黨爭激烈,朝士分為兩黨,宋齊丘、陳覺、李征古、馮延巳等為一黨,孫晟、常夢錫、韓熙載等人為一黨。幾次兵敗,使得李璟痛下決心,鏟除黨爭。于958年下詔,歷數宋齊丘、陳覺、李征古之罪,宋齊丘放歸九華山,不久就餓死在家中,陳覺、李征古被逼自殺。至此,宋黨覆沒。而馮延巳屬于宋黨,居然安然無恙,表明李璟對馮延巳始終信任不疑,也可能是馮延巳作惡不多。罷相兩年后,即公元960年,馮延巳因病去世,終年五十八歲。也就是這一年,趙匡胤奪取天下,建立起北宋王朝。再過一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即位。 馮延巳的人品,頗受非議,常常被政敵指責為“奸佞險詐”(文瑩《玉壺清話》卷十),“諂媚險詐”(陸游《南唐書·馮延巳傳》)。他與魏岑、陳覺、查文徽、馮延魯五人被稱為“五鬼”。政敵的攻擊,難免言過其實,但馮延巳一再被人指責,似乎也不是毫無根據。馮延巳的政治見解和政治才干確屬平庸。比如他曾說:“先主李昪喪師數千人,就吃不下飯,嘆息十天半月,一個地道的田舍翁,怎能成就天下的大事。當今主上(李璟),數萬軍隊在外打仗,也不放在心上,照樣不停地宴樂擊鞠,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據馬令《南唐書·馮延巳傳》)這番話,足見馮延巳政治上的平庸荒唐。 跟李璟、李煜一樣,馮延巳也多才多藝,這也是李璟信任他的重要原因。他又工書法,《佩文齋書畫譜》列舉南唐十九位書法家的名字,其中就有馮延巳的大名。他的詩也寫得工致,但流傳下來的僅有一首。不過馮延巳最著名最有成就的,還是詞。馮延巳詞的特點,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因循出新。所謂“因循”,是說他的詞繼承花間詞的傳統,創作目的還是“娛賓遣興”,題材內容上也沒有超越“花間詞”的相思恨別、男歡女愛、傷春悲秋的范圍。所謂“出新”,是說他的詞在繼承花間詞傳統的基礎上,又有突破和創新。
-
- 醉花間(林雀歸棲撩亂語)
- 芳草渡(梧桐落)
- 采桑子(畫堂昨夜愁無睡)
- 賀圣朝(金絲帳暖牙床穩)
- 三臺令(春色)
- 思越人(酒醒情懷惡)
-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
-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
- 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 謁金門·風乍起
-
- 對酒
- 詠史二首
- 夜箏(紫袖紅弦明月中)
- 箕山
- 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
- 同賦山居七夕
- (七言古詩)田家行
- 苦篁調嘯引(請說軒轅在時事)
-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
- 兇宅
- 壽山曲(銅壺滴漏初盡)原文,壽山曲(銅壺滴漏初盡)翻譯,壽山曲(銅壺滴漏初盡)賞析,壽山曲(銅壺滴漏初盡)閱讀答案,出自馮延巳的作品
相關翻譯
相關賞析
作者介紹
馮延巳的詩詞
唐朝詩詞推薦
詩詞類別
馮延巳的詩詞
- 《醉花間(林雀歸棲撩亂語)》
- 《芳草渡(梧桐落)》
- 《采桑子(畫堂昨夜愁無睡)》
- 《賀圣朝(金絲帳暖牙床穩)》
- 《三臺令(春色)》
- 《思越人(酒醒情懷惡)》
-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
-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
- 《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 《謁金門·風乍起》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