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生祠戲題(夢想三山更五湖)
作者:陳沆 朝代:清朝
- 盧生祠戲題(夢想三山更五湖)原文:
- 【盧生祠戲題】[1]
夢想三山更五湖,新從世外得真吾。
生來不是封侯相,便過邯鄲夢也無。
- 盧生祠戲題(夢想三山更五湖)拼音解讀:
- 【lú shēng cí xì tí 】[1]
mèng xiǎng sān shān gèng wǔ hú ,xīn cóng shì wài dé zhēn wú 。
shēng lái bú shì fēng hóu xiàng ,biàn guò hán dān mèng yě wú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相關(guān)賞析
-
作者介紹
- 陳沆
陳沆(hàng)(1785~1826)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稱為“一代文宗”。 原名學(xué)濂,字太初,號秋舫,室名簡學(xué)齋,白石山館。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乾隆五十年(1785)出身于下層官僚家庭。曾祖父陳嘉霽生前苦讀經(jīng)書,屢試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陳士珂,舉于鄉(xiāng),終生未仕,做一個“傳道授業(yè)解惑”之人。其父陳光詔,字金門,清乾隆己亥(1779)舉人,官授知縣。他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極好。
陳沆于嘉慶十八年(1813)中舉,二十四年(1819)中進(jìn)士一甲一名,其策論文章,氣勢雄渾,論述精辟,筆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廣東省大主考(學(xué)政),次年,任清禮部會試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監(jiān)察御史。陳沆卒年,《清史列傳》記為道光六年(1826)。周錫恩撰《陳修撰沆傳》則言年四十一,當(dāng)為道光五年(1825)。后歸葬于浠水縣西調(diào)軍山南麓。
陳沆的詩既不墨守古人,也不隨俗轉(zhuǎn)移,其詩造意刻苦而出以自然,語言琢煉而達(dá)于質(zhì)樸,才情流溢而氣韻沉深。陳衍論道光以來詩學(xué)時,將陳沆列為“清蒼幽峭”一派之首,說他“用人人能識之字、能造之句,經(jīng)匠心熔鑄,遂無前人已言之意,已寫之景,又皆后人欲言之意,欲寫之景。當(dāng)時嗣響,頗乏其人”(《石遺室詩話》卷二),指出了他在晚清詩發(fā)展中的地位。
陳沆著有《近思錄補注》十四卷,《簡學(xué)齋詩存》4卷、《簡學(xué)齋詩刪》4卷,共收詩360余首,《白石山館遺稿》,《詩比興箋》四卷,《簡學(xué)齋集》六冊,《簡學(xué)齋詩存》四卷,《館課賦存》一卷,《館課試律存》一卷,《館課賦續(xù)鈔》一卷,《白石山館詩》則是作者手錄詩稿的復(fù)印,其詩均見《詩存》。《蘄水縣志》卷二十二《藝文志》錄《詠史樂府》13首,為集外詩。
陳沆的詩詞
-
- 揚州城樓
- 盧生祠戲題(夢想三山更五湖)
- 嘲廬山道士
- 雨后行舟(春江一雨嫩寒催)
清朝詩詞推薦
-
- 蝶戀花·雨霰疏疏經(jīng)潑火
- 己亥雜詩(少年哀樂過于人)
- 菩薩蠻·闌風(fēng)伏雨催寒食
- 長相思·以書寄西泠諸友即題其后
- 九日感賦
- 狼三則
- 蘇武慢·寒夜聞角
- 青玉案·元夕
-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 村家四月詞(野老籬邊獨一家)
- 盧生祠戲題(夢想三山更五湖)原文,盧生祠戲題(夢想三山更五湖)翻譯,盧生祠戲題(夢想三山更五湖)賞析,盧生祠戲題(夢想三山更五湖)閱讀答案,出自陳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