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
作者:李賀 朝代:唐朝
- 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原文:
- 【浩歌】
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
不需浪飲丁都護,世上英雄本無主。[1]
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發薄不勝梳。
看見秋眉換新綠,二十男兒那刺促。
- 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拼音解讀:
- 【hào gē 】
nán fēng chuī shān zuò píng dì ,dì qiǎn tiān wú yí hǎi shuǐ 。
wáng mǔ táo huā qiān biàn hóng ,péng zǔ wū xián jǐ huí sǐ ?
qīng máo cōng mǎ cān chà qián ,jiāo chūn yáng liǔ hán xì yān 。
zhēng rén quàn wǒ jīn qū zhī ,shén xuè wèi níng shēn wèn shuí ?
bú xū làng yǐn dīng dōu hù ,shì shàng yīng xióng běn wú zhǔ 。[1]
mǎi sī xiù zuò píng yuán jun1 ,yǒu jiǔ wéi jiāo zhào zhōu tǔ 。
lòu cuī shuǐ yān yù chán chú ,wèi niáng fā báo bú shèng shū 。
kàn jiàn qiū méi huàn xīn lǜ ,èr shí nán ér nà cì cù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賀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陽縣)人。唐皇室遠支。因父親名晉肅,「晉」、「進」同音,不得參加進士科考試,堵塞了仕進之路,僅作過幾年奉禮郎(管宗廟祭祀司儀一類事務的從九品小官)。他對這種低微的職務很不滿,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詩,損害了身體,年僅二十七歲就逝世了。李賀早年即工詩,很有才名,受知于韓愈、皇甫湜。他繼承了《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又從漢魏六朝樂府及蕭梁艷體詩多所汲取,以豐富的想象力和新穎詭異的語言,表現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駕大自然而創造出新奇幽美的藝術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獨創風格,并對中晚唐某些詩人發生了一些影響。他的詩大都構思奇特,意境怪誕、想象豐富,語言新穎詭異。但由于仕進無路,少年失意,使他生活孤寂,性情冷僻,詩中常帶有感傷、消沉的情調。他作詩態度嚴肅,冥索苦思,命意遣詞,都力求深刻、獨到。
李賀的詩詞
-
-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
- 客游(悲滿千里心)
- 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
- 沙路曲(柳臉半眠丞相樹)
- 客游
- 嘲雪
-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八
- 馬詩二十三首·其三
- 馬詩二十三首·其八
- 牡丹種曲
唐朝詩詞推薦
-
- 途中見杏花(一枝紅艷出墻頭)
- 春中田園作
- 桂殿秋(仙女下)
- 駁復仇議
- 邊詞(五原春色舊來遲)
- 上歸州刺史代通狀(家在閩山東復東)
- 柳(半煙半雨江橋畔)
- 天仙子(躑躅花開紅照水)
- 寒食寄京師諸弟(雨中禁火空齋冷)
- 公子行(輕薄兒)
- 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原文,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翻譯,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賞析,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閱讀答案,出自李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