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過白遙嶺
作者:羅鄴 朝代:唐代
- 春過白遙嶺原文:
- 鳥道穿云望峽遙,羸蹄經宿在岧峣.到來山下春將半,
上得林端雪未消。返駕王尊何足嘆,哭途阮籍謾無聊。
未知遇此凄惶者,泣向東風鬢欲凋。
- 春過白遙嶺拼音解讀:
- niǎo dào chuān yún wàng xiá yáo ,léi tí jīng xiǔ zài tiáo yáo .dào lái shān xià chūn jiāng bàn ,
shàng dé lín duān xuě wèi xiāo 。fǎn jià wáng zūn hé zú tàn ,kū tú ruǎn jí màn wú liáo 。
wèi zhī yù cǐ qī huáng zhě ,qì xiàng dōng fēng bìn yù diāo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羅鄴
羅鄴 luó yè(825—?),字不詳,余杭人,有“詩虎”之稱。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父為鹽鐵吏,家貲鉅萬。子二人俱有文學名,羅鄴尤長律詩,才智杰出,筆端超絕,氣概非凡。以七言詩見長。在咸通、乾符年間(860—879),時宗人羅隱、羅虬俱以聲格著稱,遂齊名,號“江東三羅”。其詩寫身世之感,頗有理趣,如《仆射陂晚望》中有“身事未知何日了,馬蹄惟覺到秋忙”之句,頗受宋人稱許。間用俚語入詩,曉暢明白。明代有人將羅鄴置于“三羅”之首,輯有《羅鄴詩集》一卷,《全唐詩》卷六五四收其詩。羅鄴在唐咸通中,屢下第,有《下第》句云:“故鄉依舊空歸去,帝里如同不到來”。江西觀察使崔安潛侍郎廉平時就很仰慕羅鄴詩作,問江西,時羅鄴適漂泊湘、浦間,欲用之,為幕吏所阻。既而俯就督郵,不得志,踉蹌北征,赴職單于牙帳。在光啟末年至大順間(888—891),羅鄴以垂老之身,踉嚙北行,往帳前任職。生活在萬里沙漠中,舉目無親,舉事無成,前途無望,郁郁而終。羅鄴去家愈遠,萬里風沙,滿目誰親,郁郁而終。光化中(898—901),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羅鄴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羅鄴的詩詞
-
- 秋日留題蔣亭
- 傷侯第
- 夏晚望嵩亭有懷
- 鸚鵡詠
- 野花
- 經故洛城
- 南行
- 春江恨別
- 留獻彭門郭常侍
- 歲仗
唐代詩詞推薦
-
- 贈靈鷲山道潤禪師院
- 觀江南牡丹
-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法曲
- 寄情(一作許渾代作)
- 送人游江南
- 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首
- 清河
- 壁上詩二首
-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
- 旅夜聞笛
- 春過白遙嶺原文,春過白遙嶺翻譯,春過白遙嶺賞析,春過白遙嶺閱讀答案,出自羅鄴的作品